秦素亞
(中國石油工程建設公司華東設計分公司(北京),北京 100101)
濕硫化氫環(huán)境存在于煉油廠的各主要裝置中,因其處于溫度較低的部位,不像高溫部位那樣容易引發(fā)火災爆炸而常被忽視,高溫硫腐蝕多為均勻腐蝕,控制相對容易;而濕硫化氫環(huán)境下的腐蝕,則常以材料開裂破壞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該腐蝕對煉油裝置管道和設備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也是當前采油、化工、煤氣生產(chǎn)中最為突出的腐蝕問題和技術難題之一[1-3]。
各國對濕硫化氫腐蝕環(huán)境的定義都有相關的標準,國際上比較權威的分類標準是NACE MR0175 中的規(guī)定[4],濕H2S 環(huán)境定義如下:所有潮濕氣體(水為液相)、氣態(tài)冷凝物、含硫酸性原油中,當氣相中含有H2S 且滿足如下條件之一:
(1)氣相總壓不小于1.8 MPa,且H2S 分壓不小于0.000 3 MPa。
(2)氣相總壓小于1.8 MPa 且不小于0.4 MPa,H2S 分壓不小于0.07 MPa。
(3)氣相總壓小于0.4 MPa 且H2S 摩爾分數(shù)不小于15%。
由以上定義可以得出,濕H2S 腐蝕破壞環(huán)境必要條件之一是有液相水的存在且H2S 分壓不小于0.000 3 MPa(相當于常溫下其冷凝水 中H2S 質量分數(shù)為10 μg/g 左右)。而API581 則是將H2S 濃度和pH 值聯(lián)系起來,將濕H2S 腐蝕環(huán)境危害分成了“低、中、高”三類(詳見表1)。
表1 濕H2S 腐蝕環(huán)境危害
國際腐蝕協(xié)會把濕H2S 環(huán)境下的破壞開裂做如下的危害分級[5],詳見圖1。
圖1 酸性濕H2S 環(huán)境分級示意
濕H2S 環(huán)境的腐蝕類型主要有硫化物應力腐蝕開裂(SSCC)、氫鼓泡(HB)、氫致開裂(HIC)以及應力導向型氫致開裂(SOHIC)。
硫化物應力腐蝕開裂是在有水和H2S存在的情況下,由腐蝕環(huán)境和拉應力共同作用下的一種金屬開裂[6]。硫化氫在金屬表面產(chǎn)生腐蝕過程中釋放出來的氫原子被金屬吸收而產(chǎn)生的應力腐蝕開裂即為SSCC。一般情況下,開裂方向垂直于拉應力方向。
氫鼓泡是由氫原子聚積在鋼材中平面不連續(xù)處(如空位、夾渣、折迭及硫化物夾雜等)結合成氫分子而形成。
氫致開裂是指在金屬內部不同平面上鄰近氫鼓泡處逐步產(chǎn)生的內部裂紋或延伸至金屬表面處的裂紋。由于氫鼓泡內部壓力積累導致氫鼓泡周圍有很高的應力存在,這些高應力區(qū)域之間的相互作用使金屬內部不同層面的氫鼓泡連接起來而導致HIC。
應力導向氫致開裂是指在應力引導下,夾雜物或缺陷處因氫聚集而形成的小裂紋疊加,沿著垂直于應力的方向(即鋼板的壁厚方向)發(fā)展導致的開裂。
這四種腐蝕開裂類型的比較見表2。
表2 濕H2S 環(huán)境腐蝕開裂四種形式比較
由第一部分的定義可得,硫化氫只有在溶解于水時才夠成濕硫化氫腐蝕環(huán)境,H2S-H2O 的腐蝕機理及破壞形式相關性見圖2[7]。
從圖2 及本文第2 部分關于各腐蝕開裂形式的定義可得,濕硫化氫環(huán)境下的氫損傷可以分為兩大類[8]:
(1)由氫脆導致的硫化物應力腐蝕開裂(SSCC);
(2)氫內壓導致的氫鼓泡(HB)、氫致開裂(HIC)和應力導向氫致開裂(SOHIC)。
濕硫化氫腐蝕破壞的兩大類型之間是有一定聯(lián)系的:SSCC 是HIC 的另一種表現(xiàn)形式,由吸附硫化物腐蝕過程中在金屬表面生成的氫原子引起[9];所有腐蝕類型發(fā)生的實質均是鋼材中氫原子的滲入→氫原子來源與濕H2S 腐蝕反應→必須有水存在才會發(fā)生這種腐蝕反應;SOHIC 是HIC 的一種特殊形式,它通常發(fā)生在金屬本體上。
圖2 濕H2S 環(huán)境下鋼腐蝕與破壞的相關性
這兩大類之間的相互區(qū)別,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SSCC 的發(fā)生必須滿足3 個條件:材料對SSCC 的敏感性,腐蝕介質體系和外界拉應力存在;而HIC 則在不需要外力的情況下形成,生成裂紋的驅動力靠進入鋼中氫產(chǎn)生的氣壓,當氫氣壓超過材料屈服強度時產(chǎn)生變形開裂[10]。
(2)材料對SSCC 的敏感程度主要與鋼材本身的兩種因素有關——硬度及應力水平。硬度越高,鋼材對SSCC 越敏感;而材料對HIC 的敏感性,主要與鋼材質量有關,如:鋼材中不連續(xù)區(qū)的數(shù)量、尺寸、形狀??紤]到這一點,鋼材中的硫含量是關鍵因素,降低鋼材中的硫含量會降低鋼材對氫鼓泡和HIC 的敏感程度。
(3)SSCC 通常發(fā)生在高強度(硬度)鋼或者低強度鋼的焊接熱影響區(qū),焊縫和焊接熱影響區(qū)會有較高的硬度和較大的焊接殘余應力;而HIC通常發(fā)生在鋼材晶格缺陷處,特別是在由于硫化物夾雜延長而導致的微型金屬邊界結構處。
(4)控制SSCC 的主要方法是控制硬度和降低殘余應力,即進行焊后消除應力熱處理;而HIC主要是由鋼材內部缺陷處氫氣積聚產(chǎn)生高壓引起,控制這類氫損傷的主要方法是控制鋼材中雜質的含量和形狀,特別是雜質硫化物的含量和形狀,并進行焊后消除應力熱處理。
濕硫化氫條件下,按濕H2S 環(huán)境危害程度進行選材,在煉油廠壓力容器和管道方面廣泛采用碳鋼材料,應是鎮(zhèn)靜鋼,尤其是抗SSCC 鋼與抗HIC 鋼。
(1)材料對SSCC 敏感性。由該文第3 部分的分析可得,抗SSCC 的材料要對SSCC 敏感性低。研究表明,當顯微組織處于熱力學穩(wěn)定狀態(tài)時,可改善H2S 應力腐蝕開裂性能[11-12]。淬火加高溫回火得到鐵素體均勻彌散分布球狀碳化物組織,抗SSCC 最好;正火加回火或等溫處理得到粗大球狀、薄片狀碳化物組織抗SSCC 次之;而淬火后未經(jīng)回火的馬氏體組織抗SSCC 最差。因此材料的使用狀態(tài)至少為:正火加回火或者正火。
(2)材料硬度。金屬材料對SSCC 的敏感性主要與強度(用硬度表示)有關,鋼的強度越高,就越敏感[13-14]。在給定條件下,硬度低于某值時,即可不發(fā)生斷裂,大量的實際分析認為材料不發(fā)生SSCC 的最高硬度值為HRC20~HRC27,工程上HRC22 作為臨界硬度值。如果焊縫硬度超過臨界值就應進行熱處理或重焊。
(3)化學成分。鋼材中化學成分對SSCC 影響因素見表3。
表3 化學成分對SSCC 的影響
(4)熱處理。SSCC 主要是由氫脆影響和外部應力引起,控制SSCC 的主要方法是控制硬度和降低殘余應力,即進行焊后消除應力熱處理。
(1)材料對HIC 敏感性。降低鋼中有害元素S 含量和控制夾雜物的形態(tài)及分布,降低C 含量防止珠光體帶狀組織生成,降低Mn 和P 含量防止偏析帶形成,均可減小HIC 敏感性;在鋼水中加入硅鈣粉或稀土元素,則可形成比MnS 更穩(wěn)定的CaS 或稀土硫化物,由于它們是分散的球狀夾雜物,因此也可降低HIC 敏感性[15]。
(2)化學成分。鋼材中化學成分對HIC 影響因素見表4。
表4 化學成分對HIC 的影響
(3)焊后熱處理。嚴格控制焊接工藝,消除焊接缺陷,焊后進行應力消除熱處理,焊縫硬度應小于HB200,如發(fā)現(xiàn)大于HB200 的焊縫應鏟除重焊再熱處理。
歐洲國家結合圖1 提出了濕H2S 環(huán)境下的選材要求,見表5。
表5 不同濕H2S 環(huán)境下的選材要求[5]57 w,%
化工、石化和石油等行業(yè)標準也對濕H2S 腐蝕環(huán)境下用鋼做了相應的規(guī)定。抗SSCC 用鋼,總結如下:
(1)碳鋼必須是鎮(zhèn)靜鋼。
(2)基體金屬硬度應低于HRC22(相當于HB237)。
(3)冷彎區(qū)及焊縫處需作應力消除熱處理,焊縫硬度宜小于HB200。
(4)C 質量分數(shù)應低于0.20%,Ni 質量分數(shù)應低于1%。
(5)材料實測的屈服強度(σs)不大于355 MPa,抗拉強度(σb)不大于630 MPa。
(6)材料供貨狀態(tài)至少為:正火加回火、正火或者退火。
(7)碳當量一般要求小于0.43%。
(8)無縫鋼管應選用GB9948 的鋼管,以保證雜質元素S 和P 的含量滿足要求。
(9)基材和焊縫表面不得有深度大于0.5 mm 的尖銳缺陷存在。
抗HIC 鋼除了滿足上述條件外,還應滿足:
(1)應由真空脫氣法制造。
(2)氧質量分數(shù)小于0.005%。
(3)抗氫誘導裂紋(HIC)試驗:試驗方法按NACE TM0284—2003 中的酸化液A 進行,測試結果應滿足NACE TM0284—2003 的要求,同時:裂紋長度率(CLR)不超過5%;裂紋厚度率(CTR)不超過1.5%;裂紋敏感率(CSR)不超過0.5%。
(4)無縫鋼管及管件:S 小于0.010%。
(5)鋼板、焊管:S 小于0.002%、P 小于0.010%。
濕硫化氫腐蝕是煉油裝置中金屬材料常見的破壞形式,在設計選材時應根據(jù)材料所處濕硫化氫環(huán)境危害等級及不同類型的腐蝕開裂形式確定選材和施工方案,以最大限度滿足裝置安穩(wěn)長滿優(yōu)的運行要求。
[1]柳曾典.濕硫化氫環(huán)境用低合金高強度鋼[J].石油化工設備技術,1998,19(5):57-61.
[2]徐翔,唐懿.壓力容器用調質鋼H2S 應力腐蝕行為[J].石油化工設備,2009,38(3):10-15.
[3]郭志軍,陳東風,李亞軍,等.油氣田高含H2S、CO2和Cl-環(huán)境下壓力容器腐蝕機理研究進展[J].石油化工設備,2008,37(5):53-57.
[4]NACE MR0175—2003/ ISO 15156,石油和天然氣工業(yè)在含H2S 環(huán)境下油氣生產(chǎn)使用的材料[S].
[5]柴祥東,張國信,黎國磊,等.濕H2S 環(huán)境中容器殼體開裂問題的探討[J].腐蝕與防護,2004,25(5):54-61.
[6]孔德楹,肖艷華.液化石油氣裝置中濕H2S 環(huán)境的腐蝕機理及選材[J].石油化工設備,2010,39(5):82-84.
[7]余存燁.石化廠濕硫化氫環(huán)境下鋼的腐蝕開裂與選材[J].化工設備與管道,2009,46(6):60-66.
[8]劉洪福.煉油廠濕硫化氫環(huán)境下材料的氫損傷[J].石油化工腐蝕與防護,2002,19(5):61-63.
[9]李永紅.煉油廠脫硫裝置腐蝕與選材探討[J].煉油技術與工程,2008,38(7):24-27.
[10]張萬貞.濕H2S 環(huán)境中金屬材料腐蝕的研究[J].石油化工腐蝕與防護,2006,23(3):22-25.
[11]趙平.H2S 腐蝕的影響因素[J].全面腐蝕控制,2002,16(3):8-9.
[12]Snape E.Roles of composition and microstructure in sulfide cracking of steel[J].Corrosion,1968,24 (9):261-282.
[13]張亦良,姚希夢.壓力容器用鋼的硫化氫應力腐蝕[J].壓力容器,1998,15(1):30-35.
[14]薛錦.應力腐蝕與環(huán)境氫脆[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