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富
(邳州市戴莊中學 江蘇邳州 221300)
初中體育教學融入拓展訓練的路徑探析①
朱俊富
(邳州市戴莊中學 江蘇邳州 221300)
為了促進高素質人才綜合能力的提高,實現(xiàn)人才的全面發(fā)展,我國教育部更加重視對中小學生的教育,積極推進中小學體育課程的教學改革。近年來,拓展訓練以體驗式的教學方法在提高學生身心素質、拓展學生思維方式等方面已經(jīng)取得顯著成果,在體育教學中融入拓展訓練成為教育界研究的重點之一。該研究以初中體育教學為例,通過探討初中體育教學中拓展訓練開展情況,分析初中體育教學融入拓展訓練的積極作用,并進行合理有效的路徑探析,為初中體育教學改革提供積極的指導作用。
初中體育教學 拓展訓練 融入路徑 教學改革
現(xiàn)階段,開展拓展訓練教學工作的中學仍然只占一小部分,且開展難度相對較大。傳統(tǒng)體育課程主要包括常見的幾種球類運動,且教學重點主要集中在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學生之間團結互助、勇于拼搏精神的培養(yǎng)上,很難達到拓展訓練提高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目標。在這一背景下,教育部門積極推進中學體育教學開展拓展訓練的工作,并組織編制多種拓展訓練課程專用教材。但是從各中學拓展訓練的實施情況來看,工作進展仍不樂觀。多數(shù)中學在體育課程教學活動中涉及拓展訓練的內容仍然較少,沒有健全的拓展訓練課程體系作為指導,教學工作計劃性較差。由于初中體育課程引入拓展訓練仍然處于探索階段,對于拓展訓練的目標仍不明確。雖然國內學者針對拓展訓練展開的研究工作與日俱增,但是重點仍然是拓展訓練工作開展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的研究,而很少進行初中體育教學拓展訓練目標的界定。傳統(tǒng)體育教學主要目標是教授學生相關體育知識及技能,而拓展訓練的目標除此之外還包括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生存能力等方面的培養(yǎng),具有更強更全面的目標性,對初中體育教學工作有著積極的指導作用。
傳統(tǒng)體育課程主要在教室內以及校園運動場地開展,而拓展訓練課程對于場地的需求還需要額外的野外訓練場地。而對于一般的初中學校而言,拓展訓練場地成為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難題。野外訓練基地專業(yè)性較強,需要投入的財力較大,對學校財務造成一定的壓力。部分開展拓展訓練的初中由于受到經(jīng)費及場地的限制,只能利用校園內的訓練場地開展一些最普通的訓練項目,拓展訓練教學效果不佳。針對這種情況,可以考慮地區(qū)學校合資共建拓展訓練基地的方式,緩解各學校的經(jīng)濟成本,同時可以保證拓展訓練課程的有效開展。
拓展訓練課程較傳統(tǒng)的體育課程而言專業(yè)性較強,各項目對教師的專業(yè)素質要求較高,同時由于拓展訓練項目自身的特點,要求教師在課程的管理、突發(fā)事件的處理方面的能力更強。我國初中體育課程融入拓展訓練的時間還不長,課程體系建設、課程教學改革仍處于摸索階段,還沒有成熟的理論及實踐模式作為參考。多數(shù)拓展訓練課程教師都是由體育教師擔任,雖然體育教師接受過專業(yè)的體育知識及技能的學習與實踐,具有較強的體育教學能力,但是由于對拓展訓練項目缺少一定的了解,很少接受專業(yè)的培訓工作,所以很難實現(xiàn)有效的拓展訓練教學。
在我國應試教育環(huán)境的影響下,教育部門及教師更加重視學生的升學率,家長精力也集中于孩子學習成績的提高上。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部分教師及家長認為體育課程是教學體系中可有可無的部分,甚至耽誤學生的學習時間,不支持體育課程占用學生過多的時間,體育課被其他課程老師占用的情況較為普遍。相對于傳統(tǒng)體育課程而言,拓展訓練課程不僅對時間要求更多,危險系數(shù)也高于傳統(tǒng)體育項目,風險性較高。鑒于這一點,很多學生家長不支持拓展訓練項目,體育教師的積極性也難以提高。
在我國素質教育方針指導下,初中教育更加重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教育目標。由于初中階段是學生走向成熟的關鍵時期,是初中生情感意識以及價值觀念培養(yǎng)最為重要的一個階段。在這一時期,初中生經(jīng)常會面臨許多心理矛盾,產(chǎn)生較大的心理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問題的產(chǎn)生,所以對初中生進行引導式的教育有著極大的必要性。將拓展訓練課程與初中生的身心特點相結合,重點進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及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初中生的身心發(fā)展有著極大的幫助,對體育教學效果的提高作用較為明顯。
很大一部分初中體育教學工作的重點就是使學生的體育測試成績達標,課程的趣味性較低,教學模式較為單一,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受到很大抑制。再加上學校重視文化課程教學而忽視體育課程教學,對體育設施等投入較小,體育場地及器材較為缺乏,難以保證體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隨著素質教育工作的開展,各中學不斷進行體育教學工作的改革,結合初中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在培養(yǎng)學生運動興趣的前提下進行寓教于樂的體育教學活動。拓展訓練擺脫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身心素質的綜合發(fā)展,符合體育教學改革的最終目標。
新課程標準要求不斷進行體育教學的改革,但是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課堂中心,以體育知識與技能的教授為主要內容的體育教學仍然存在于多數(shù)中學體育課堂中。這種課程教學模式極大限制了學生的自由,與素質教育目標不一致。而在體育教學中引入拓展訓練,學生成為體育課堂的中心,與教師進行探討式學習。在拓展訓練中,教師扮演的是引導者的作用,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體驗式的教學方式,促進現(xiàn)代體育課程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
健全的課程管理體系是初中體育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必要前提,學校管理層要加深對拓展訓練重要性的認識,不斷完善課程管理體系,保證拓展訓練教學活動有基本的制度保障。由于初中生身心發(fā)展還不成熟,部分拓展訓練項目對初中生而言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要根據(jù)學生年齡段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實施難度差別化的拓展訓練項目,保證教學活動的循序漸進。每一堂拓展從訓練課程都應該有相應的安全預案,在突發(fā)情況發(fā)生時能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
拓展訓練項目本身對場地及器材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場地建設與器材的選擇對拓展訓練活動來說選擇性較大。由于拓展訓練項目靈活性較強,不一定需要室外場地,部分訓練項目在室內也可進行,而所需要的器材替代性較強,傳統(tǒng)體育課堂所用的器材大部分可以用來進行拓展訓練??紤]到部分學校經(jīng)濟能力的限制,可以采取與校外拓展訓練基地合作的方式,在訓練基地淡季時開展訓練項目,提高基地使用率,同時實現(xiàn)學校與訓練基地的雙贏。
由于拓展訓練項目的特殊性,要求授課教師掌握專業(yè)的拓展訓練知識與技能,對拓展訓練活動具有較強的指導能力與組織管理能力,面對各種突發(fā)事件時能夠冷靜處理,保證課程的順利開展。因此,學校應該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專門的拓展訓練知識與技能培訓活動,進行教師之間、學校之間、地區(qū)之間的經(jīng)驗交流與學習,實現(xiàn)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教師本身應該具有較強的創(chuàng)新意識,突破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的限制,最大限度利用學校提供的資源,進行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提高體育教學效率。
拓展訓練與初中體育課程相融合,在有效完成體育教學目標的同時,增加了體育課程的趣味性,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是對傳統(tǒng)體育課程的拓展,積極作用較為明顯。隨著中學體育設施及體育場地建設的不斷完善以及體育課程師資隊伍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為拓展訓練活動的開展提供保障。因此,要不斷將拓展訓練融入初中體育教學中,以此推進初中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步伐。
[1]許紅.試論拓展訓練融入初中體育教學的可行性[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4(9):271.
[2]王微青.拓展訓練融入初中體育教學的可行性[J].文學教育,2013(8):149.
[3]徐波.拓展訓練融入初中體育教學的可行性分析[J].運動,2013(22):125.
[4]張兆青.初中體育教學若干問題分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4):76-77.
[5]邵景鈺,汪冉.初中體育教學中引入素質拓展訓練的可行性分析[J].才智,2014(13):66.
[6]殷昌偉.素質拓展訓練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5(9):104.
G807.3
A
2095-2813(2015)09(c)-005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7.059
朱俊富(1983,2—),男,漢,江蘇邳州人,本科學歷,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