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帥
【摘要】《紫色》這部小說是美國著名女作家愛麗絲·沃克的代表作,小說講述了女主人公西麗一生的服從、覺醒、抗爭、獨立的辛酸歷程,揭示了黑人女性在當時父權制社會中性別主義與種族主義的雙重歧視下,從一味服從、麻木無知的懦弱女性蛻變到獨立堅強、勇敢抗爭的過程。這部小說中的女主角也是愛麗絲·沃克現(xiàn)實生活中的縮影,作者也想借此來抒發(fā)渴望擺脫這種坎坷命運的強烈愿望?!娟P鍵詞】紫色;西麗;服從;抗爭中圖分類號:I106
一、作者概述及小說中心思想
愛麗絲·沃克是美國著名的黑人女性作家,她倡導女性主義,提倡平等看待性別和種族。她出生在美國南方的一個貧窮落后的家庭里,又因自身種族的原因,從小就遭到各種歧視和折磨,她在黑人農(nóng)奴制度下長大,受盡了奴隸主的折磨,深刻體會到農(nóng)奴制度的不公平,其中尤其對女性的歧視更加嚴重,所以,她的命運就更加坎坷與不公,她深刻明白其中的痛苦與無助。因此,愛麗絲·沃克想擺脫這種暗無天日,窮困潦倒的命運,也希望不要讓這種種族主義與性別主義再持續(xù)下去,還女性一個平等、自由的空間,于是,她撰寫了<紫色》這部小說,揭示了當時社會中黑人女性從服從到覺醒再到抗爭的心理歷程,描述了黑人女性悲慘生活的事實與原因,并努力尋求解脫、拯救自己的方法。愛麗絲·沃克在她青年時期時,她為了尋求解救廣大黑人婦女的方法,積極投身到婦女運動中,后來,在整個運動中她率先提出了女性主義的理論,這在她的很多作品中都有體現(xiàn),這些作品都有一個共同的中心思想:披露了當時美國社會對黑人種族的歧視,人們渴望平等、自由,在喚醒民族意識上也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紫色》是愛麗絲·沃克眾多小說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這部小說之所以能成為經(jīng)典,不光是其豐富的語言文字,更是因為這是一部有關民族意識覺醒的作品,它對喚醒人們心中對自由的向往,實現(xiàn)民族團結(jié)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才成為一部不朽的作品。 這部小說的女主人公是西麗,講述了女主人公西麗一生的服從、覺醒、抗爭、獨立的辛酸歷程,揭示了黑人女性在當時父權制社會中性別主義與種族主義的雙重歧視下,從一味服從、麻木無知的懦弱女性蛻變到獨立堅強、勇敢抗爭的獨立女性的過程。這部小說主張女性主義,提倡自由平等的社會關系,并鼓勵廣大黑人女性獨立自主,自尊自強,喚起了其女性意識[1]。
小說的開頭使用最常見的書信格式,這種寫作方法在18世紀的美國非常流行,也是大部分男性在描述女性時慣用的格式。而全文也是由九十二封信組成,描述了西麗最美好三十年的歲月,記錄了西麗在男性主義統(tǒng)治社會中經(jīng)歷的種種磨難,內(nèi)心所受的屈辱,后來她覺醒了,意識到自己的自由與平等需要靠自己去爭取,于是她奮起反抗,最終獲得了獨立自由。其中有七十封信是西麗自己寫給上帝的,她只有向上帝述說自己內(nèi)心的痛苦,而上帝只能收信卻無法回信,根本解決不了現(xiàn)狀,到后來,她在與另外一個女性相處時,逐漸意識到自己也應該抗爭,來尋找自由,最終她邁向了自強之路[2]。
二、《紫色》中西麗坎坷的一生
(一)服從
這部小說的故事是在美國南部的一個小鄉(xiāng)村里發(fā)生的,女主人公西麗是當時社會中典型的黑人女性奴隸,處于社會的最底層,由于自身是女性且是黑人,所以在她很小時便喪失了受教育的權利,每天被人打罵,受人侮辱,整天都在提心吊膽地過日子,后來又被自己的繼父強奸,還生下了一對兒女,自己的母親知道此事后,又氣又恨,郁郁而終。但是,她的繼父卻并沒有因此而放棄對西麗的種種惡行。在家里窮困潦倒時,她繼父便把她以一頭牛的價格賣給了羅伯特做老婆,那時的西麗,只能認命,逆來順受,毫無反抗的意識,她的繼父還是擔心西麗會將自己的罪行供出來,他還反咬一口,說西麗最愛撒謊。然而,將她賣給別人做老婆并不是噩夢的結(jié)束,而是另一個噩夢的開始。她到了羅伯特家里之后,給四個孩子當了繼母,為他們一家人做奴隸,每天過著暗無天日的日子,羅伯特還找出各種理由來虐待她,到這里她還是不知道反抗,內(nèi)心仍然處于麻木的狀態(tài)。
直到羅伯特的大兒子哈伯結(jié)婚之后,哈伯也用同樣的方式來對待自己的妻子,每天非打即罵,以各種理由來殘害索菲亞,然而,索菲亞的處理方式卻與西麗不同,她不愿意被人打罵,用強硬的態(tài)度對待哈伯,面對哈伯的虐待,索菲亞敢于說不,敢用權利來壓制哈伯。卻在此時,西麗反而成了哈伯的幫兇,并教哈伯繼續(xù)欺壓索菲亞。后來,索菲亞跑來質(zhì)問西麗,為什么要成為哈伯德幫兇來殘害自己,西麗只是弱弱地回答了一句,“我是嫉妒你!”[3]因為,索菲亞把她不敢說的話,不敢做的事都做了。也是因為這樣一來,西麗認識到自己也必須要有反抗,才能擺脫現(xiàn)狀,但是,她習慣于逆來順受,習慣被人呵斥,還沒能想到與廣大女性團結(jié)起來對抗強權。
(二)抗爭
徹底喚醒西麗反抗精神的是一個個性鮮明、敢愛敢恨的女歌唱家 莎格,她幫助西麗重新找回自我,與此同時還受到索菲亞的勇氣與力量的刺激,教會她怎樣對待那些不公平的待遇以及如何反擊男人的壓迫。在這兩個女性出現(xiàn)之前,西麗的生活是灰暗的、空白的、任人擺布的,直到她們的出現(xiàn),她才意識到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是多么惡劣,并從她們那里得到了同情與關愛。西麗真正的反抗是在某某先生偷看并藏起來了妹妹寫給她的信之后,積累了多年的怨恨終于爆發(fā),并謀劃著怎樣殺死某某先生。以前,西麗排解痛苦的方法是通過給上帝寫信來使自己的內(nèi)心得到安慰,在與莎格討論之后,發(fā)現(xiàn)這種方法并不能真正達到自己的目的,于是她開始嘗試全新的生活,也正是這樣她才真正認識到自己的存在。
西麗選擇了離家出走,重獲自由的她,終于如愿以償,找到了生命的意義。西麗的轉(zhuǎn)變就是愛麗絲-沃克對女性主義理論認識的體現(xiàn)。她認為,女性與男性擁有同樣的權利,應該擁有力量與自由,她深刻認識到,只有女性自身認識到生命存在的價值與意義,打破傳統(tǒng)觀念,才能真正地獨立自主。在這部小說中還有姐妹情誼,也正是這種深厚的姐妹情誼才使得西麗這樣懦弱膽小,逆來順受的女子變得堅強勇敢,并受到鼓勵,使之成為了一個光輝的女性形象。
(三)獨立
最終,西麗在莎格的鼓勵下,與索菲亞聯(lián)合開創(chuàng)了自己的服裝店,生意也在蒸蒸日上,她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xiàn)了女性獨立自主的社會地位,在經(jīng)營這家服裝店的同時,她漸漸意識到女性主義,敢于站出來說不。
《紫色》的結(jié)局是皆大歡喜的,在文章中頻繁出現(xiàn)的某某先生最終也轉(zhuǎn)變觀念,接受西麗,不再把她當做奴隸、傭人,也不再虐待、欺壓她,而是把她當做一個完整獨立的人來看待。他終于認識到,西麗和自己一樣也享有同樣的權利,并與她推心置腹交談之后,他終于認識到西麗存在的價值,愿意與她做一對平等的夫妻。在文章的結(jié)尾處,某某先生送給西麗一個親手做的紫色青蛙,這就象征著西麗獨立的人格與享有幸福的權利。
三、結(jié)束語
《紫色》這部小說,揭示了當時社會中黑人女性從服從到覺醒再到抗爭的心理歷程,描述了黑人女性的悲慘生活的事實與原因,并努力尋求解脫、拯救自己的方法。
男人和女人從來都是享有同樣的權利,但并不是要將兩者對立、隔離起來,或者是要女性主義來代替男權制度,而是愛麗絲·沃克希望通過這樣一部小說來喚起廣大女性對女性主義的認識,并廢除男權制度,推翻男性的壓迫,達成和諧共處的關系,這不僅是在解放女性思想,也是在解放男性思想,這也是愛麗絲·沃克一生追求女性主義的根本原因,她一直都在為黑人婦女的解放而奮斗。
參考文獻:
[1]蔣蕭.《紫色》中黑人女性意識的覺醒[J].科技創(chuàng)新報,2014 (15):231-233.
[2]張心嘉,祝嫦鶴.解讀紫色>中西麗的女性意識成長[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7(9): 14-16.[3]沃克.《紫色》[M].陶潔,譯.南京:譯林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