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桑
在2015年最新的姓氏排行榜中,來姓排名第218位,人口約14.8萬,約占全國人口的0.011%。
雖然來姓不多見,但歷史卻很悠久,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時期,源于虞姓。當(dāng)時,周武王在滅了殷商之后,正想尋找舜的后裔,無意中得知朝中擔(dān)任陶正(執(zhí)掌陶器生產(chǎn)的官職)一職的遏父是舜帝的第32代世孫后,便立馬將女兒許配給遏父之子胡公滿為妻,延續(xù)舜帝的血脈,并封地于陳邑(今河南淮陽)。胡公滿的子孫便以國為姓,稱陳氏。陳氏有諸多分支,其中一支分封在徠邑(今河南滎陽),他們以封邑名稱為姓,稱徠氏,后簡化為“來”。
除開虞姓來氏,關(guān)于來氏的起源還有另一種說法。據(jù)《路史》記載:來,源于子姓,來氏人是殷商的子孫。在《通志·氏族略》中也有記載,商王將郲地(今山東郲龍口)分封給他的一支子孫,此支子孫遂以封地名稱“郲”為姓氏。春秋時期,郲國被魯國所并,族人為避難,將“郲”簡化為“來”。
雖然來姓很稀有,但在歷史上也不乏名人將士,比如東漢名將、戰(zhàn)略家來歙(xī)。據(jù)《后漢書》記載,公元35年,來歙和部下蓋延、馬成在下辨(今甘肅成縣)大敗敵軍。他們攻克城池,乘勝前進。敵人非常害怕,便派刺客行刺來歙,遇刺后的來歙緊急召見蓋延。蓋延見狀,悲痛不已。來歙叱責(zé)蓋延說:“虎牙大將軍怎么敢這樣!現(xiàn)在我被刺客刺中,沒辦法報效國家了,所以叫你來,想把軍務(wù)托付給你,你反而學(xué)小孩子哭哭啼啼的!刺客的刀雖然還扎在我身上,我就不能命令士兵殺了你嗎?”蓋延這才勉強止住眼淚,接受來歙的囑咐和告誡。接著,來歙忍痛寫下了表章:“我深恨自己沒有盡到職責(zé),唯恐給國家?guī)硇呷?。治理國家是以任用賢才為根本……望陛下裁決明察。”寫完表章后,來歙拔出了刺在身上的劍,隨后氣絕身亡。光武帝看到表章,悲痛萬分,追封來歙為中郎將,并賜予征羌侯官印,謚號節(jié)侯。來歙的遺體被送回洛陽后,光武帝還穿著孝服,親臨吊喪、送葬。
來歙之后,其子孫來護兒也是隋朝名將,一生驍勇善戰(zhàn)。除了功臣名將,歷史上還誕生過許多來姓文人,如明朝著名畫家來周、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學(xué)家和戲劇家來集之,他們共同抒寫了一部輝煌的來姓史。
來姓香火傳承至今,主要分布在浙江、河南、陜西、山東、湖北、安徽等省,其中浙江為當(dāng)代來姓第一大省,占來姓總?cè)丝诘?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