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琪
新幾內亞島的熱帶叢林中沒有猛獸,也沒有野貓,極樂鳥幾乎沒有天敵,在漫長的歲月里,它們無憂無慮地進化,終于獲得一身漂亮無比的彩色羽衣。
在人們的口耳相傳中,極樂鳥十分“癡情”。但事實上,極樂鳥十分多情,大部分雄鳥都是“花花公子”,對“送上門來”的雌鳥基本上是來者不拒。
在生物學家兼攝影師蒂姆·拉曼的鏡頭下,全世界有幸見識到了極樂鳥五彩斑斕的羽毛,它們騰空飛起時,碩大艷麗的尾翼有如滿天彩霞,流光溢彩……
傳說,極樂鳥是天國神鳥,以天露花蜜為食,飛舞時會發(fā)出一陣陣迷人的樂聲,它們追逐自由和幸福,一生只落地一次,那便是它們生命的終點和故鄉(xiāng)——南太平洋新幾內亞島。巴布亞新幾內亞人不僅深信這一傳說,且引以為豪,將這種色彩鮮艷、帶有華麗尾羽的珍奇小鳥作為吉祥物,繪在自己的國旗、國徽、民航客機上,象征著自由與幸福。
正是由于這種獨特的鳥圖騰、鳥文化,巴布亞新幾內亞才躋身于世界文明之林。英國著名詩人、美學家赫伯特·里德說過:“美學上的價值,也正是道德上的價值?!币蚨鴺O樂鳥美化并賜福于這方土地,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們前來探尋和觀賞。
在動物分類學中,極樂鳥是一個科名,包含了42個品種,它們主要分布于新幾內亞島、澳大利亞北部以及印度尼西亞東北部。
極樂鳥堪稱世界上最漂亮的鳥類家族,華麗的外表是其最顯著的特點,因此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觀賞鳥。在不同的地方,它們還有“天堂鳥”、“太陽鳥”、“女神鳥”等眾多美名。更有意思的是,極樂鳥大多喜歡逆風飛行,或許是因為順風會吹亂它們漂亮的羽衣,因此也被稱作“風鳥”。
新幾內亞島的熱帶叢林中沒有猛獸,也沒有野貓,極樂鳥幾乎沒有天敵,在漫長的歲月里,它們無憂無慮地進化,終于獲得一身漂亮無比的彩色羽衣,特別是雄鳥,更是將“努力變漂亮”當成了畢生的追求。當然,這一過程也是漫長的——大多數(shù)極樂鳥的壽命為15~25年,但它們的絢麗羽毛要完全長成,則至少需要5年時間,也難怪它們會如此珍惜,甚至不惜頂風飛行了。
在極樂鳥這個大家族中,最著名的當屬紅羽極樂鳥——也叫“新幾內亞極樂鳥”。它們成年后,體長可達34厘米左右,是極樂鳥中個頭最大的一類。它們擁有一對如同金色絲線的修長尾羽,雄鳥身上還披著栗紅色的“斗篷”,頭頂自帶金色“皇冠”,喉部還有一條翡翠色“項鏈”,兩脅之下的羽毛非常蓬松,如錦似綢般炫麗的飾羽能豎起來蓋在背上,遮住翅膀。
個頭最小的極樂鳥是王風鳥,被稱為“極樂鳥中的活寶石”,體長14~17厘米,重約50克,雄鳥有緋紅色的背、雪白的腹部和天藍色的腳,鵝黃色的小嘴看起來幾乎透明,明亮的小眼睛周圍仿佛被畫上了濃濃的眼線和睫毛,尾后還插著兩支與身體幾乎等長的飾羽,末端還有螺旋狀羽毛,形象奇特,小巧玲瓏,非常討人喜愛。
頭飾最美的要屬六線極樂鳥和薩克森極樂鳥。六線極樂鳥的頭部,有6根金屬絲般的羽毛向后伸出,好像幾面小旗幟;薩克森極樂鳥則是極樂鳥中的“美猴王”:它的眼睛上方長有一對細長的羽毛,像是京劇服飾中的翎子,羽毛上還鑲嵌了近40片琺瑯質的方形裂片。
尾羽最獨特的要屬麗色極樂鳥、威氏極樂鳥和長尾極樂鳥。前兩種擁有相似的兩根尾羽,如向外卷曲的金屬絲狀或窄綢帶,而長尾極樂鳥,顧名思義就是擁有更長的尾羽,通??蛇_80~115厘米,而且形狀各異,有的寬大如芭蕉葉一般,有的越靠近末端越膨大,有的形同兩條細長的白色絲帶。
還有一些鳥形如其名,十二線極樂鳥的尾部,伸出十二根細長“鎢絲”;裙風鳥的羽衣張開,如同大大的裙擺,同時也叫“來福槍鳥”,因為它的叫聲像來福槍子彈在空中穿過的聲音……這些極樂鳥的冠羽和尾羽五花八門,形態(tài)各異,色彩紛呈,在鳥類世界中獨樹一幟,成為極樂鳥家族的特色標簽。
在“金嗓子”頗多的鳥類中,極樂鳥的歌喉堪稱“五音不全”,但它們卻是舞蹈界的佼佼者,其優(yōu)美的舞步令人過目難忘。
大多極樂鳥都有屬于自己種群的復雜的求偶儀式,每年8月的求偶季,雄極樂鳥紛紛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以樹枝為舞臺,輪番上演求偶舞步。在這個過程中,它們絢麗多彩的羽毛達到了最完美的狀態(tài),每一個動作,都極盡展示自己的華麗,對色彩的運用簡直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它們都是盡職的藝術家,漫長的求偶儀式長達十幾個小時,其間它們可以不吃不喝,每次表演都持續(xù)一個小時,中場休息時,雄鳥會等待雌鳥的回應,同時繞著自己的領地巡視一圈,以防“第三者插足”來勾引雌鳥。
求偶儀式最具喜劇色彩的,當屬華美極樂鳥。雄鳥在求偶時,先用叫聲召喚雌鳥,當雌鳥落在面前時,雄鳥會張開雙翼,形成一張半橢圓形的黑色“幕布”,像是一張大黑臉,頭頂?shù)乃{色羽片在幕上縮為兩個藍點,猶如一雙明亮的藍眼睛,胸部的藍色胸盾張開,神似一張微笑的大嘴,整個造型如同一張小丑面具。這還不算,雄鳥還要張開綠色的口腔,一邊賣力地展示并不優(yōu)美的歌喉,一邊踩著“啪啪”的配樂節(jié)奏,反復在雌鳥面前跳躍,以博取對方的芳心。
六線極樂鳥的求偶儀式就更讓人叫絕。它是個完美主義者,對舞臺的要求極高,在表演開始之前,它會用心地整理自己的求偶場地,移去不必要的枯枝爛葉,將雌鳥可能會停落的觀眾席擦拭干凈,并在地面撒上顏色鮮艷的漿果,等一切準備就緒,雌鳥“落座”,它才開始跳起“芭蕾舞”。它用藍灰色的羽翼圍成一圈小裙擺,微微蹲下再抬起裙擺,像是一個禮貌的開始,它不?;蝿宇^部的6根羽毛,鼓動喉部,讓領口兩塊彩虹色翎領煽動,整個身體也隨之搖擺,不斷地誘惑雌鳥。
在人們的口耳相傳中,極樂鳥十分“癡情”,一些文學作品中甚至寫道:“極樂鳥對愛情忠貞不渝,一朝相戀,終生相伴,一旦失去伴侶,另一只鳥不會改嫁或另娶,絕食而亡?!钡聦嵣?,極樂鳥十分多情,它們多半是一夫多妻制,甚至大部分雄鳥都是“花花公子”,對“送上門來”的雌鳥基本上是來者不拒。不過,雌鳥也認清了這一現(xiàn)實,并不指望雄鳥承擔責任。如果一只雌鳥為雄鳥的舞步傾倒,就會與之交配,但交配完成后,雌鳥會自動離開,獨自完成產蛋及撫育后代的任務,而雄鳥會開始尋覓下一個愛慕者。
極樂鳥生性孤高,生活在人跡罕至的熱帶叢林深處,不愿與其他種群共棲。不過,極樂鳥這個大家族內,各個分支能和平共處,這得歸功于它們之間的“金字塔”生活形態(tài)——極樂鳥對棲息地的喜好各不相同,它們在不同的海拔高度各自占領一片區(qū)域,因此能和平共處。
在食物的獲取上,它們也表現(xiàn)得十分友好。極樂鳥主要以水果或節(jié)肢動物為食,偶爾也會采食花蜜。在同一片活動范圍內,總會有素食者和肉食者一起生活。喜歡吃水果的極樂鳥,往往跳躍于森林頂層樹冠間取食,而喜歡吃蟲子的極樂鳥,則喜歡穿梭在相對低矮的樹干之間。
極樂鳥對大自然并非一味地索取,它們也會回報養(yǎng)育自己的森林。因為水果的種子不易消化,極樂鳥食用水果后將果核排在活動區(qū)域內,因此,果樹遍布森林中,這又使得它們的食物取之不竭,形成了良性循環(huán)。
極樂鳥以漂亮的羽毛讓人喜愛,也因此給自己招來了殺戮的危機。
早期,只有生活在新幾內亞島上的土著居民對極樂鳥有所了解,每個部族都有幾頂用極樂鳥羽毛裝飾的頭冠,每頂頭冠都碩大、沉重,需要犧牲許多只極樂鳥才能制成。而土著男人的項鏈,也是采用薩克森極樂鳥的“大辮子”做成的。每逢盛大節(jié)日或慶典,他們就戴上用極樂鳥絢麗的羽毛制作的頭飾,載歌載舞。
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隨著殖民者來到新幾內亞島,極樂鳥的名聲逐漸傳遍世界,西歐婦女為擁有一頂極樂鳥羽毛裝飾的帽子為傲,以此炫耀自己獨特的品位和高貴的身份,人類如此的需要,驅使更多人獵殺極樂鳥。據(jù)生物學家研究,一些雄鳥在飾羽生長之前,就開始爭取交配,留下后代。這種行為大約已存在了3萬年,這或許是極樂鳥在面對殘酷的環(huán)境和狩獵的壓力下,為保持族群數(shù)量而做出的適應行為。
為此,巴布亞新幾內亞不得不立法來保護極樂鳥,為了滿足當?shù)夭柯渚用衽e行儀式的需求,政府只允許部落成員在一個可持續(xù)的范圍內進行狩獵。1908年,極樂鳥羽毛的出口狩獵全部被取締;1917年和1921年,英國法律開始明確規(guī)定不準進口極樂鳥羽毛;1922年,極樂鳥在新幾內亞島的狩獵被完全禁止。由于巴布亞新幾內亞人民團結一致,這種膚淺無知的行為現(xiàn)已被完全有效地禁止。有報道稱,尼泊爾國王馬亨德拉于1955年加冕時,發(fā)現(xiàn)王冠上的極樂鳥羽毛需要更換,由于禁止狩獵,尼泊爾最終購買了早年美國海關查獲的極樂鳥羽毛。1990年,印尼政府通過了一項法律,完全終止了極樂鳥羽毛的交易。
數(shù)十年來,盡管人們不停地探索和研究,但尚未有人見過所有種類的極樂鳥。2003年,美國康奈爾大學的鳥類學家埃德溫·斯科爾斯和生物學家兼攝影師蒂姆·拉曼攜手,尋找并記錄所有種類的極樂鳥。他們前后用了8年的時間,18次前往極樂鳥棲息地,記錄下此前這種鳥未知的求偶展示和行為。在蒂姆·拉曼的鏡頭下,極樂鳥全身羽毛五彩斑斕,騰空飛起時,碩大艷麗的尾翼有如滿天彩霞,流光溢彩。因為這位吃苦耐勞的優(yōu)秀攝影師,全世界才有幸目擊到極樂鳥的美,因而大家稱他為“極樂鳥之父”。
目前,由于保護得當,極樂鳥的生存狀況較為樂觀,并沒有瀕臨滅絕的危險,這一消息讓觀鳥者感到振奮。如今,不少觀鳥者慕名前往新幾內亞熱帶叢林,就為了一睹它們嫵媚動人的華麗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