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馬太福音書》中描寫了母親、妻子、女兒等女性角色,其所代表的女性,非但不是被歧視和指責的對象,相反是耶穌受到頌揚的對象。由此判斷,女性在基督教早期的地位要高于中世紀時期。
關鍵詞:馬太福音;女性;上帝;基督教
引言:女性主義神學興起以來,許多學者從女性主義角度重新對基督教經典進行解讀。關于對《圣經》的解析,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角色,就有不同的理解,甚至得出相反的論斷。在《新約》圣經中,《馬太福音書》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然而,《馬太福音書》中對女性的態(tài)度并非像一些女權主義者對《圣經》所指責的那樣,完全是對女性的歧視和壓迫。相反,在《馬太福音書》當中,耶穌對于女性是充滿愛和憐憫的。
一、母親
從母親角色中所體現(xiàn)的神對女人的憐憫。《馬太福音書》中提到的一位最重要母親,就是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在希律追殺耶穌時,主的使者在約瑟夢中顯現(xiàn),讓他帶著小孩子(耶穌)同他母親逃往埃及。 此時的耶穌還是個小孩子,離不開母親的照料。希律死后,主的使者再次顯現(xiàn),讓約瑟帶著小孩子和他母親往以色列去。 值得注意的是,這里都特別強調帶上小孩子的母親??梢哉f明,在耶穌還是個小孩子時,他同樣離不開母親的照料的,所以每次轉移的時候,他的母親必在身邊。通常,在孩子沒有長大的時候,都較多依賴于母親,所以,母親的形象往往作為一個保護者的形象出現(xiàn)。在《馬太福音書》中記載了一個母親為救其被魔鬼糾纏的女兒而向耶穌求助的故事。因著該母親的信,耶穌成全她,使她被鬼附的女兒好了。 雖然這里福音書的作者要突出強調的是母親對神的信,因為信,她的女兒獲得了神的救助。但是,從客觀上我們可以看出該母親的角色,其初衷是出于對自己女兒的保護。而對于耶穌,他完全沒有對女性的任何歧視,而是出于神的愛,將恩澤賜予相信他的人。
《馬太福音書》中,通過對幾位母親的特寫,展示了女性在社會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女性不僅僅是生養(yǎng)后代,并且還承擔著對子女的保護人的角色。她們一方面出于對子女的愛,信仰耶穌,因而獲得神的恩賜。而耶穌并未因對他有所求的對象是一位母親與對其他人而有所不同。只要是信仰耶穌,就可以獲得他的恩賜。從耶穌對待這些母親的態(tài)度來看,我們隱約可以察覺到神對母親角色的同情。在耶穌和女性的故事中有一種巨大的能動性,女人們從耶穌那里得到健康和福扯,而正是由于女人們的主動才使耶穌成長、獲得力量,更具使命感。
二、妻子
妻子是《圣經》當中最先出現(xiàn)的女性角色。在創(chuàng)世紀當中記載,上帝創(chuàng)造的第一個女性,就是以亞當?shù)钠拮由矸莩霈F(xiàn)的夏娃。上帝造人,首先造的女性并不是母親,而是妻子,只有兩性的結合才能繁衍后代?!妒ソ洝飞险f,人要離開父母,丈夫和妻子要離開父母,過自己的生活。妻子和丈夫是一體的。上帝是用亞當?shù)睦吖窃斓南耐蕖啴斦f,夏娃是他的骨中骨,肉中肉。 雖然后來基督教把女人來自于男人的觀點“發(fā)揚光大”,并把這看作女人是從屬于男人的有力根據(jù)。其實不然,如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就曾深刻地指出,女性的他者地位來自于她的肉體,來自于男女身體的不同。女性是在文化中被塑造的,而不是天生如此的。妻子擔當著整個世界的另一伴責任,與丈夫同樣重要。在《馬太福音書》中,妻子這一角色不斷出現(xiàn)并且具有明顯印記。
雖然上帝在懲罰人偷吃禁果時,要女人必受丈夫管轄,但是我們可以推想出,在男人做出決策的時候,往往有女性的參與,只是她們并未顯現(xiàn)在人前而已。在神的眼中,人的屬靈是平等的,妻子具有和丈夫一樣的屬靈。當他們復活的時候,沒有性別的區(qū)分,都是平等的,完全的人。盡管《圣經》其他篇章中,充滿了一些對女人訓誡的言論,“婦女在會中要閉口不言, 像在圣徒的眾教會中一樣,因為不準她們說話。她們總要馴服, 正如律法所說的?!?但在《馬太福音書》中,我們清楚地看到了,妻子與丈夫是平等的,同樣受神的愛和保護。
三、女兒
女兒,是《馬太福音書》中另一個重要角色。雖然提到女兒,多數(shù)都是在被動的條件下,但是,其仍是不容忽略的一種角色。耶穌使睚魯?shù)呐畠簭突钍墙o人印象非常深刻的一幕。睚魯?shù)呐畠核廊ィd拉她的手,她就起來了。耶穌所行的這次神跡,傳遍了那個地方。 睚魯?shù)呐畠?,我們并不知道她的年齡大小,只是知道她的女性身份以及她父親的身份。父親同母親一樣,都愛自己的孩子。女兒尤讓人憐愛。耶穌因為其父親的信,也出于對女兒的愛憐,使女兒復活了。在前面描述母親角色當中,提到的迦南婦人,她是一個母親,為附了鬼的女兒求耶穌趕鬼。 她的女兒伴隨著一起出現(xiàn),又是處于被動的被救助地位。從這兩例中我們發(fā)現(xiàn),女兒容易被鬼所附,或為疾病所累。有意無意當中,透露出了女性的柔弱,她們需要更多的幫助。而耶穌,并沒有因為性別的偏見和差異而不施以恩德,每一次都慷慨相助。
三、結語
從《馬太福音書》中,可以總結出女性具有如下特點:女性是充滿愛的,也是柔弱的;容易被疾病或魔鬼糾纏的,卻又具有無比虔誠的堅定信仰。這些特點使耶穌對她們更加憐愛。中世紀基督教父通過《圣經》當中一些關于婦女的較為不利的篇章附會,以至于對婦女橫加貶低和指責。然而,從馬太福音書的原文我們可以看出,早期的基督教,并不存在像中世紀以來對女性的諸般歧視與貶抑。女性具有許多美德,并且在福音書當中有明顯頌揚的痕跡。
參考文獻:
[1][德] E.M.溫德爾著: 刁承俊譯: 《女性主義神學景觀》, 三聯(lián)書店,1999年版。
[2]周 輝:《女性主義神學:對基督教父權制傳統(tǒng)的全面改寫—評?!に固诡D的( 基督教女性主義導論)》,載《基督宗教研究》第l輯,卓新平、許志偉 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
[3]賀璋瑢:《西歐中世紀的女性觀淺探》,學術研究,2004年。
[4]西蒙娜德波伏娃著: 陶鐵柱譯:《第二性》,中國書籍出版:1998年2月。
[5]《圣經·新約全書》,新漢語譯本,2010年。
作者簡介:
陳躍,女,華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