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娟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的理解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偏差,形成錯誤的見解。面對這些錯誤,很多教師采取直接否定的做法,片面地處理。然而,這些錯誤的見解也是一種教學資源,如能有效地引導,會使小學生在糾錯過程中“更上一層樓”。
一、“錯誤”資源的處理誤區(qū)
(一)直接批評,缺乏尊重。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往往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有些雖然表面看起來不盡正確,但卻能引出許多精彩的回答。有時候,很多教師卻忽視了對學生的尊重,采取一味批評手段,很容易嚴重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在不經(jīng)意間打擊了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二)死套預設,扼殺生成?,F(xiàn)在語文課堂教學注重生成性,已經(jīng)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在觀摩一些生成性的教學時,授課教師也創(chuàng)造出了許多精彩片斷,給語文課堂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風景。但有時候?qū)W生的回答可能會偏離教師的預設,而教師為了自己的“順暢教學”和“精彩呈現(xiàn)”,想方設法、強硬地將學生拉回自己預設的思路,表面上看似一路精彩,實際上扼殺了學生的思維靈動性,錯失許多精彩的生成。
(三)缺乏機智,錯失良機。許多時候課堂教學呈現(xiàn)的是一種靈動的狀態(tài),這就要求教師要靈活機智地去應對??涩F(xiàn)實教學中,面對課堂上的“錯誤”,許多教師往往缺乏應有的教學機智,沒有認識到“錯誤”的“價值”,直接忽略或否定,錯失繼續(xù)探討根源的良機。
二、“錯誤”資源的成因分析
(一)思維定勢使變通能力減弱。教育學心理學認為,在知識的遷移過程中,如果學生的思維受到束縛,就會產(chǎn)生錯誤,因為小學生心智發(fā)育還沒有完全成熟,對一些事物的認知容易停留在初步階段,思維變通能力弱,舊有的思維定勢會造成對問題的錯誤認識。
(二)閱歷淺薄造成辨析能力障礙。受年齡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的影響,小學生活經(jīng)驗比較缺乏,閱歷淺薄,在學習過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似是而非、似懂非懂的認知障礙,造成錯誤。例如教學《望廬山瀑布》時,教師試著讓學生理解“日照香爐生紫煙”的意思,由于學生缺乏對廬山景觀的了解,錯誤地理解為是廬山上有個燒香的爐子在冒煙。此時,教師若是簡單地介紹廬山的景觀,疑問便會迎刃而解。
(三)以往知識干擾新知正確取舍。小學生年齡小,對于一些問題的鑒辨能力不足,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往往在新舊知識的取舍與運用上產(chǎn)生困惑,發(fā)生“撞車”、“打架”現(xiàn)象,會受到新舊知識的相互干擾而產(chǎn)生思考錯誤。例如低年級學生在判斷一個字的正確讀音時,往往會受到以前所學字的影響,造成“一字讀半邊”的錯誤讀法。
三、有效利用“錯誤”資源的思考
(一)堅持以生為本,引導自我糾錯。解鈴還須系鈴人,解決學生的錯誤問題,最終還是要歸結(jié)到學生身上,由學生自己解決。教學中可以嘗試引導法,即教師啟發(fā)引導、分解難點,讓學生在層層分解中自己整理思路,得出結(jié)論。這種引導法,學生在糾錯過程中始終是學習的主體。另外,冷處理法也經(jīng)常用到。對于有些在課堂上出現(xiàn)的問題,因時間限制、教學進度的開展,不可能占用更多的時間對錯誤答案逐個分析糾正,只能把問題暫時放一放。這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課后自行學習或同伴互助研究,尋求問題的正確答案。
(二)合理方法引路,激發(fā)學習興趣。學習的主體既然是學生,教給學生合理的方法,無疑能降低學習難度,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在課堂糾錯中,歸謬法、比較法和討論法是比較常用的。三種方法能夠較為明顯地增強學生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探索欲。具體來說,歸謬法是引導學生把錯誤答案逐個分析,一步步歸結(jié)到荒謬可笑的地步,使自己領悟到錯誤。比較法則是用幾種答案互相比較,讓學生在優(yōu)劣對錯的比較中習得正確答案。討論法是學生最喜愛的一種方法,教師將錯誤問題放置寬松、民主、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學生自主地參與,思維彼此碰撞,在積極探討中激發(fā)和提高了學習興趣。
(三)課堂糾錯得當,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重要性目前已得到大家的廣泛認同,將其運用到語文課堂教學中,也是新課程對教師的必然要求。對小學生的課堂糾錯盡管只是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枝節(jié)”,但如果處理得當,同樣可以啟發(fā)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習慣。在糾錯過程中,可以盡量創(chuàng)設一個自由、民主、開放的氛圍,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有針對性地設計一些巧妙問題,適當點撥,去激發(fā)學生的多維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讓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得到充分發(fā)揮。通過日常教學的鍛煉與思考,就可以在課堂糾錯中逐漸形成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良性循環(huán)。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錯誤”也是一種資源。在遇到教與學的“錯誤”時,要正視它,洞悉其價值,充分挖掘其潛在資源,順“錯”而導,智慧引領,讓學生從“錯誤”走向“正確”,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加精彩紛呈!
【作者單位:連云港市解放路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