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蘭
蘇教版五上《林沖棒打洪教頭》一文將林、洪兩位教頭置身于柴進的宴席之中,用精煉的語言、細致入微的描寫,使得人物間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人物形象躍然紙上。我便在關注小說情節(jié)和語言的同時,重點抓住小說“塑造人物形象”這一文體特點,通過“對比閱讀”的方法展開教學。
一、 學習對比閱讀,初識人物形象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學習語文,需要我們語文老師利用相關文本,教給他們閱讀方法,因此,在人物形象探究的教學中,我首先選擇用范例引路的方法,讓學生學習“對比閱讀”。(課件出示林沖和洪教頭見面時的動作描寫句子,并提出問題)你從這兩個人物的動作中,感受到他們怎樣的性格?然后教師點撥道:“剛才我們所用的閱讀方法就是對比閱讀,將人物之間的言行對照起來讀一讀,你就會有更加直觀的認識”。
兩位教頭,一個彬彬有禮,一個傲慢無禮的形象便鮮明地呈現(xiàn)出來了。因此,從這一處對比入手,將兩人截然不同的動作舉止放在一起對比,讓學生進行閱讀,通過指導,學生讀出了彬彬有禮的林沖和傲慢無禮的洪教頭。這其實就是“扶”著學生學習對比閱讀的過程,這樣的設計如同給了學生一根學習的拐杖,學生感受了對比閱讀的妙處之后,教師再揭示對比閱讀的概念,讓學生了解什么是“對比閱讀”以及如何進行對比閱讀,這也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自主嘗試、感悟對比閱讀打下了基礎。
二、 嘗試對比閱讀,體會人物形象
學以致用。學習對比閱讀的方法為的是讓學生逐步掌握這種方法,并學會運用這一方法來體會人物形象。學生在了解并學習了對比閱讀之后,便可以開始嘗試放手讓學生運用這種方法,對課文試著進行對比閱讀。他們學著老師這樣,細細品讀課文,用對比閱讀的方法找出一組人物來對比,畫出句子,并在旁邊寫下閱讀感受:(課件出示:讀了這一處對比,我感受到了 )
本課中,可以用來進行對比閱讀的素材很多,學生該抓住哪些方面進行對比閱讀?這時候,教師的主導作用就體現(xiàn)出來了。動作的對比、語言的對比都能讓學生對人物的認識更豐滿生動:
1. 林沖與洪教頭言行的對比:(出示)
洪教頭先脫了衣裳,拿起一條棒掂量一番,獨自耍了一陣,然后喝道:“來!來!”林沖只好也從地上拿起一條棒來說:“請教了?!?/p>
這是準備比武時,林沖和洪教頭的語言和動作。學生從洪教頭的動作描寫中,感受到洪教頭在故意炫耀自己,根本不把林沖放在眼里。尤其是對洪教頭的語言“喝”和兩個“來”的模仿讀中,讓學生感受到洪教頭是多么囂張、多么狂妄。對比之下,林沖的“只好”“請教了”讓學生感受到林沖的謙虛謹慎。一個謙虛謹慎,一個狂妄自大的人物形象,對比鮮明。
2. 柴進與洪教頭的對比:文中林沖和洪教頭這兩個人物的對比之處,學生是很容易就能尋找并體會到的,但是如果對比閱讀僅僅停留在這個層面上,學生思維的廣度還不夠。因此,教師需要拓寬學生的思路,在如何看待、對待林沖這一人物時,文中另一重要人物柴進和洪教頭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1) 行動的對比:(出示)
洪教頭全不理睬。林沖起身讓座,洪教頭也不相讓,便去上首坐了。
柴進見了林沖,心中大喜,忙叫莊客殺雞宰羊,厚禮款待。
(2)語言的對比:(出示)
柴進指著林沖對洪教頭說:“這位是林教頭?!焙榻填^跳起來說:“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較量一下,我就承認他是真教頭?!?/p>
柴進對待林沖是熱情招待,尊敬有加;而洪教頭對林沖則是冷眼相看,目中無人。對比洪教頭和柴進對林沖的態(tài)度,一冷一熱,在二人行動的對比中盡顯無疑。對比閱讀柴進與洪教頭的三次對話,更是體會到了,洪教頭的語言句句都充滿了嘲笑和挑釁的意味。首先嘲笑林沖是“犯人”,接著冷笑兩聲,又說是“流配的犯人”,洪教頭眼中的林沖是“依草附木、冒稱武師、騙吃騙喝”之人,最后竟然“跳”起來要向林沖挑戰(zhàn)。相比之下,學生感受到了此時已經(jīng)身陷發(fā)配之災的林沖,在柴進眼中仍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仍是英雄,是好漢。這里的語言對比,淋漓盡致地揭示了洪教頭的狂妄自大、不可一世、充滿嫉恨的小人形象。而面對洪教頭的咄咄逼人之勢,林沖沒有表現(xiàn)出絲毫的不滿,可見英雄之氣度,可謂一個英雄好漢,一個傲慢小人。
3. 洪教頭前后表現(xiàn)的對比:同一人物先后不同表現(xiàn)的對比,則是本課的又一亮點。學生們在對比閱讀中,往往只關注人物之間的對比,同一個人物前后不同表現(xiàn)的對比往往不易發(fā)現(xiàn)。我便引導學生抓住描寫洪教頭這一人物的語句進行對比,在前后截然不同的對比閱讀中,使學生對洪教頭這一人物形象的認識更為全面:
(出示)“只見來人挺著胸脯,歪戴著頭巾?!?/p>
“洪教頭滿面羞慚,灰溜溜地走開了?!?/p>
學生從“挺”和“歪”中,眼前仿佛浮現(xiàn)出了剛出場時洪教頭傲慢、不可一世的人物形象。而最后“滿面羞慚,灰溜溜地走開了”則又讓學生看到了一個起初不可一世,最后尚知廉恥的洪教頭。一前一后一對比,洪教頭的人物形象更為豐滿。
三、 運用對比閱讀,再現(xiàn)人物形象
學生有了對比閱讀的學習與體會之后,他們已經(jīng)初步學會了在對比中感悟人物形象的方法,后文的對比閱讀的嘗試運用就可以水到渠成。
在教學第7自然段這一文章的重點段落時,對比閱讀可以進一步認識林沖與洪教頭了:林沖的英雄形象,在前面的學習中是通過林沖、柴進與洪教頭的語言、行為的對比閱讀感受到的,學生從柴進口中,“耳聽”了林沖的武藝高強,而這一段中林沖和洪教頭的比武場景,則是讓學生“眼見”了林沖的武藝高強。學生通過這部分中洪教頭與林沖的對比——一個使出了渾身的功夫,來勢洶洶;一個應對自如、打得輕松。尤其林沖的“一橫”“一退”“一掃”,三個動作就輕而易舉地將洪教頭打敗了,洪教頭打得再狠再猛都無濟于事,林沖應付起來可謂不費吹灰之力。精彩的場面描寫讓學生如臨其境。在對這兩個人物的對比閱讀中,更讓學生看到了一個武藝高強,一個花拳繡腿。兩人這一招一式的對比中,正襯托出了武藝的一強一弱、一高一低,這樣一來,“反襯”這一刻畫人物的方法,潤物無聲地融入了對學生習作方法的指導之中。
(作者單位:揚州市甘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