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艷
(商丘市中心醫(yī)院 婦產科 河南商丘 476000)
異位妊娠是常見產科疾病,又稱為宮外孕,對婦女生命健康有嚴重危害,輸卵管妊娠占90%以上。由于藥物流產、人工流產的廣泛使用及盆腔疾病發(fā)病率的升高,導致異位妊娠發(fā)病率增加,且呈年輕化趨勢。隨著醫(yī)療技術的進步,保留輸卵管功能的治療方法更為重要。本研究采用甲氨喋呤不同給藥方式配伍米非司酮治療116例宮外孕患者,并觀察其療效,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商丘市中心醫(yī)院收治的116例宮外孕患者,年齡為21~38歲,平均(28.14±3.37)歲;停經時間為33~58 d,平均(48.22±4.28)d。37例為首次妊娠,46例有流產史。入選條件:患者生命體征平穩(wěn),無明顯內出血;對本研究使用藥物無禁忌證;血HCG低于3 000 IU/L,且經超聲檢查包塊直徑小于5 cm;無肝腎等其他系統疾病;要求保留生育功能。將116例患者隨機分為A組和B組,各58例。兩組患者的年齡分布、停經時間及孕產史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A組給予米非司酮(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10950347)25 mg口服,2次/d,甲氨蝶呤(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32020854)20 mg肌肉注射,1次/d,均連用5 d。B組給予米非司酮25 mg口服,2次/d,連用5 d,甲氨蝶呤50 mg/m2肌肉注射,1次/d。治療期間每3 d復查1次血β-HCG水平,若治療4~7 d后效果不佳(血β-HCG水平下降值低于治療前水平的15%,或繼續(xù)升高),則重復上述治療方案,用藥療程最多4個周期。血β-HCG下降值超過治療前15%,但水平仍較高者,繼續(xù)口服米非司酮治療。
1.3 療效評價 治療前檢測所有患者的血常規(guī)、肝功能、腎功能及血β-HCG水平。治療期間注意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腹痛、陰道流血等病情變化情況及頭暈、乏力、嘔吐、腹瀉、肝腎功能異常等藥物不良反應。開始用藥后第3、7天分別復查血常規(guī)、肝功能、腎功能,發(fā)現異常者可隨時加測;每周復查1次盆腔彩超,必要時酌情復查。每3 d復查1次血β-HCG,直至水平低于100 mIU/ml,或血β-HCG水平降至治療前的15%后,改為每周復查1次,直至達到正常范圍內。若患者出現藥物不良反應,給予對癥治療3 d后復查相關指標。療程結束后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血β-HCG降至正常范圍內,超聲提示附件包塊縮小為有效;若患者腹痛等臨床癥狀加重,血β-HCG不降或升高,超聲提示附件包塊增大為無效。比較兩組患者療效、血β-HCG水平降至正常范圍所需時間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處理,定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定性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A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86.21%(50/58),B組為87.93%(51/58),兩組治療總有效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A組和B組血β-HCG降至正常范圍內所需時間分別為(19.42±3.14)d和(13.53±2.37)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n,%)
宮外孕是臨床常見急腹癥之一,最常見的致病因素是輸卵管炎癥,其他因素有輸卵管手術史、采用輔助生殖技術妊娠、避孕失敗、輸卵管功能異?;虬l(fā)育不良等。手術是常見傳統治療手段,但創(chuàng)傷大,影響生育功能,并發(fā)癥多。目前,藥物治療在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患者中應用較為廣泛,具有無創(chuàng)、有效保留患側輸卵管的結構和功能的優(yōu)勢,患者接受度較高[1]。米非司酮通過競爭性結合孕激素受體,使孕酮作用受到阻斷,主要作用于蛻膜和絨毛,抑制滋養(yǎng)細胞增生,還可誘導蛻膜及絨毛組織細胞凋亡,使胚囊壞死。甲氨蝶呤通過與細胞內二氫葉酸還原酶活性部位相結合,抑制其活性,間接使一碳基團代謝受到抑制,抑制嘌呤、嘧啶合成,進而導致DNA、RNA及蛋白質合成受限,抑制胚胎滋養(yǎng)細胞增生,胚胎組織壞死、脫落[2]。滋養(yǎng)細胞對其敏感性較高,可有效抑制滋養(yǎng)細胞增殖,干擾中間型及合體滋養(yǎng)細胞形成,甲氨蝶呤對妊娠時增殖狀態(tài)的滋養(yǎng)細胞抑制作用更加明顯,對輸卵管正常組織無破壞作用,也不會干擾管壁的修復[3]。甲氨蝶呤沖擊療法可在更短時間內降低患者血β-HCG水平,治療效果優(yōu)于5日注射法,且單次肌內注射方法簡便,減輕患者痛苦,有效縮短療程,未增加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
[1]劉婷.宮外孕的保守治療探討[J].數理醫(yī)藥學雜志,2015,28(3):449-450.
[2]柏雪燕,董月彥.甲氨喋呤、米非司酮聯合中藥宮外孕方劑治療早期異位妊娠96例的臨床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0,9(8):627-629.
[3]周小燕.氨甲喋呤聯合中藥保守治療宮外孕的臨床觀察[J].中華中西醫(yī)雜志,2005,76(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