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提高黃瓜苗嫁接成活率
嫁接育苗是黃瓜生產(chǎn)栽培中克服連作障礙、提高植株抗逆性、防治黃瓜枯萎病和疫病等病害的一項重要技術(shù)措施,但在生產(chǎn)實踐中,一些生產(chǎn)者對嫁接技術(shù)掌握不夠,導致嫁接苗成活率較低。筆者認為,要想提高黃瓜嫁接苗成活率,必須注意以下3點。
選擇適宜的砧木與接穗是提高嫁接成活率的先決條件。選好品種后,適時播種培育南瓜苗和黃瓜苗,嫁接一般在出苗后7~12天進行。在黃瓜和南瓜幼苗的2片子葉都充分展開,真葉還未萌生,苗高4~5厘米,葉色由黃轉(zhuǎn)綠時嫁接,成活率一般可達95%。嫁接過早,幼苗太小,不易操作;嫁接過晚,則幼苗組織老化,成活率不高。
嫁接前一般不澆水。要注意天氣變化,嫁接后必須保證有2~3天的良好天氣;遇陰雨低溫寡照天氣時應(yīng)控制幼苗生長,以躲過不良天氣。
1.靠接法??拷邮巧a(chǎn)中較為常用的一種嫁接方法。靠接法的嫁接適期為砧木播種后13~15天,第1片真葉半展開時;接穗播后10~12天,子葉平展、第1片真葉顯露時。嫁接時,先將砧木和接穗幼苗小心挖出,盡量少傷根;去掉南瓜幼苗的生長點和真葉,在下胚軸距生長點約0.5厘米處呈45°角向下切一個深達胚莖1/2處的斜向切口,切口斜面長0.8~1.0厘米;然后在黃瓜幼苗的下胚軸距子葉1.0厘米處由下向上切一個呈45°角的切口,切口深度約達胚軸直徑1/2;再將接穗與砧木上兩個相反的切口嵌在一起,使黃瓜的子葉在上、南瓜的子葉在下(兩者交叉呈十字形),用嫁接夾將接口夾好后立即栽植于營養(yǎng)缽中。栽時注意把2株苗的根部分開,以便日后對黃瓜斷根,嫁接口距地面1~2厘米,并及時用噴壺適當澆水,注意遮陰。
靠接法比較費工,但其嫁接苗抵御外界不良環(huán)境的能力強、成活率高,因此應(yīng)用廣泛。
2.插接法。采用此法時育苗面積較小、操作方便,但對嫁接操作熟練程度、嫁接苗齡、成活期管理水平要求較高,嫁接工技術(shù)不熟練時幼苗成活率低,后期生長不良。插接法的嫁接適期為砧木子葉展平、第1片真葉顯露至初展,接穗子葉全展開時。一般在黃瓜播種后7~8天,砧木第1片真葉有手指肚大小時進行嫁接。先把砧木生長點及真葉去掉,再用與接穗胚莖直徑相同的竹簽從其一側(cè)子葉基部向?qū)?cè)朝下斜插0.3~0.5厘米,但竹簽尖端不要插破胚莖表皮,也不要插入髓部;然后在接穗子葉下0.8~1.0厘米處將其斜切成2段,切口長0.6厘米;切好接穗后立即拔出竹簽,將接穗插入孔內(nèi),并使接穗的子葉與砧木的子葉呈十字形。
插接法操作方便,愈合后維管束全部接通,生長良好,但嫁接苗對環(huán)境條件特別是對溫度要求嚴格。
嫁接后應(yīng)立即將嫁接苗移栽到育苗床上,邊嫁接邊移栽邊澆水,然后扣上小拱棚。為避免高溫高濕引發(fā)病害,扣棚時需要噴施多菌靈800倍液。
1.溫度管理。嫁接愈合適溫為20~25℃,溫度過低愈合緩慢,成活率低。早春嫁接時外界氣溫較低,要注意人工加溫、保溫,使夜溫不低于18℃。嫁接成活后,日均溫度掌握在20℃,最高溫度30℃,最低溫度15℃。在嫁接苗定植前7天,應(yīng)結(jié)合定植田環(huán)境條件進行煉苗。
2.濕度管理。嫁接苗移入苗床后立即澆水,閉棚2~3天,使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95%以上;3天后開始小量放風;1周后嫁接口基本愈合,逐漸加大放風進入一般管理。
3.光照管理。嫁接后前3天,拱棚外應(yīng)加蓋草苫遮陰,避免陽光直射;3天后早晚揭苫,中午前后遮陰,視苗子情況逐漸延長見光時間;7天后基本不再遮光。
4.除萌。即剔除砧木子葉節(jié)上萌發(fā)的側(cè)芽,一般在嫁接后1周左右進行。
采用靠接法時,一般在嫁接后10~15天對接穗進行斷根??捎跀喔?天捏扁接穗接口下的胚軸,破壞其維管束,第2天在接口下1厘米處下刀斷根,而后視接口愈合程度酌情去掉嫁接夾。這時注意光照不能太強,否則嫁接苗易萎蔫,影響成活率?!?/p>
徐彥坤河南省清豐縣農(nóng)技推廣韓村區(qū)域站457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