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霞艷
愛情敘事中的時代鏡像
——讀陳崇正《遇見陸小雪》
申霞艷
王小波曾說:人生是一場寂寞的旅行,我們要找一本有趣的書來讀。我將小說要寫得有趣歸于王小波的遺產,當然,有趣決非油滑,也不僅僅是調侃、戲謔、搞笑,有趣背后還應包含著思維的理性和小說的邏輯以及某種語言的歧義,有趣更應該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自1997年王小波過世后,一股若隱若現的王小波熱潮就在文學界涌動,無數文學青年尊其為偶像。陳崇正也是其一,小說中“王小波文學獎”的序列之高泄露了他思想資源的脈系,而崔浩多少有點遺傳了王二的基因。
陳崇正的小說目前分為“半步村”系列和“分身術”系列,前者更多地受主流文學觀念尤其是建構文學地理的影響;后者則更多地受邊緣觀念的影響,更加勤勉地勘探想象力的邊界、隱喻的可能。文學本質上是隱喻,是對日常語言的越軌,對語言特殊聲音、腔調及意義的開掘。
情愛觀是稱作家的精神重量最誠實的砝碼。一位青年作家走上寫作道路多多少少都是受到愛情的蠱惑,多少千古傳唱的文藝詠嘆調由此誕生,愛情文藝又滋養(yǎng)了新的情愛想象方式。愛情這玩意,又古老又新鮮,每個人都可由此抵達內部的自我。
陳崇正的《遇見陸小雪》出示了這一代人的愛情門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戀愛方法,更有一代人講述愛情的方式。正如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勾連著壓抑無趣的革命時代一樣,陳崇正的《遇見陸小雪》由愛情出發(fā),卻在愛情敘事的殼中鑿開了折射時代鏡像的通孔。新生代獨異的愛情方式被置放于諸多魔幻裝置(網游情人)和現實符碼(拆遷、包養(yǎng)、借種)之中,由是生發(fā)出面對時代的感傷與悲愴。
《遇見陸小雪》是個浪漫的標題。陸小雪,多么清純的姓名,可以勾起多少百轉千回的遐想?白茫茫大地真干凈,一種黛玉葬花傳遞過來的寒意擊中此刻?!都t樓夢》的大悲哀,陳崇正“只取一瓢”,他不想讓讀者陷入一種意氣的悲情之中。
“在遇見陸小雪之前,有時候我是崔浩,有時候他是崔浩”。以一副戲謔的口吻開始敘事,通過我/他模式傳遞出不確定的氣息,事實上,整個文本一直籠罩在某種不確定性中。這種不確定性就是敘述者對于這個時代真相的指認。網絡提供的虛擬、游戲世界正在混淆此在與彼在。身心異處,心神不寧。
文本對地鐵進行了文學化的描述。地鐵,高度工業(yè)化的象征,典型的大都市意象,它像動脈一樣密布城市的皮膚之下,直抵黑暗的心臟。地鐵,貫穿了整個文本的始終。它既是小說的敘事空間,也是一個逼仄的精神意象。
在那么擁擠的地鐵中,逼仄的空間里,一群隨機組合的男男女女,多少邂逅和齷齪蘊藏其中。沉浸在意淫中的男主角崔浩被他教過的女學生“陸小雪”認出來了。
下地鐵后,“大叔控”陸小雪與崔浩發(fā)生了關系,沒有層層帷幕,沒有調情。
身體關系在《遇見陸小雪》中是如此輕易,輕易得與吃飯喝茶沒有兩樣?!盎夜媚飶拇诉^上了幸福的生活”的敘述模式已經深深地根植在讀者的內心,又婉約又惆悵又美好的愛情假想宰制著讀者。幸福已經敲過門了。崔浩啊崔浩,你該拿陸小雪怎么辦呢?我被茫然悵然的情緒所浸染了。
陸小雪成了缺席的在場。沒有誓言,沒有地址,她隱匿了,從崔浩的可見生活中退出,“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但有經驗的讀者知道,這只是在延宕。陸小雪一定還會出現,不僅在崔浩的意識中,而且是在他真實的生活中。她活在字里行間。
接著崔浩在網游中培植“陸小雪”,事實上,陸小雪無處不在。她在暗處主宰著崔浩的網絡行動和想象方式。
只有幾次見面,陸小雪的生活急轉直下。第一次:她靠拆遷費生活,她不相信愛情,她玩世不恭;第二次:她參加了抵抗電廠的游行示威;“陸小雪”成了敏感詞!第三次:陸小雪的哥哥進了監(jiān)獄;哥哥被槍斃了,因為別的病人需要他的心臟;陸小雪需要借崔浩的精子以延續(xù)香火。最后,她難產而死,活在他人的流言中,還有崔浩的夢幻中。
崔浩,一個如此輕易就得到性滿足的人,他能過得好嗎?他和前妻因為兒子的意外死亡而離婚,獨生子女時代,一個家庭輕易就破碎了。崔浩離婚后立即結婚,與后妻過著沒有愛只有性的現實生活。只有這個精靈一般飄拂不定的摒棄談論愛情談論詩歌的陸小雪還牽動著他的心緒。崔浩的身份是大學教師,他寫的一篇力作是《論劣質文字提供商的悲慘命運》,這個出現過不止一次的標題暗含著一種自我警惕。寫詩的陸小雪羞于談論詩歌。
在一個恥于交流精神交流情感的時代,他們貧乏得只剩下了滾床單了。
性曾經在啟蒙敘述中扮演過具有挑戰(zhàn)性、革命性的力量,如今,它被無限地祛魅之后,“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無非是兩具肉體碰撞的力”。在《遇見陸小雪》中,這力甚至不能“催開花朵”。
當道德等一切外在屏障都拆除之后,失去了精神上的禁忌,這個時代的愛情敘事還能如何展開?陳崇正在黑暗中踽踽獨行,獨自擔負起“兩具肉體碰撞的力”,擔負起這個時代。
過去那種充滿停頓、省略、留白的愛情敘述只能像歷史古戰(zhàn)場一樣用于憑吊。
時代的重負、現實的難題以風的模樣在故事的空隙中吹。
(《遇見陸小雪》刊于《文學港》2015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