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娥
故鄉(xiāng)的蒙古馬
高尚娥
時值馬年,我用心繡了一幅《冰與火》的作品。繡品中最為明顯的特征是馬頸上披散著垂地的長鬃,根根豎起的亂鬃瀉下火焰般的光彩,流瀉著力與威嚴。仰望的目光燃燒起烈火,金紅金紅的馬頭,燃燒著火焰般的光彩。繡馬圖,顯奔騰馳騁萬里的神韻,騰空而起的氣魄之魂,我心神聚手中之線,針針現靈犀:讀馬之性,觀馬之品,彰顯它內心深處的憂郁,聽它吶喊、觀它恣肆、看它挾千里飚風裹萬道閃電卷起陣陣撼世的風暴,盡顯畫中??粗C好的駿馬圖,眼前浮現出萬馬奔騰的景象,耳邊響起紛至沓來的馬蹄聲……
遼闊的蒙古大草原是駿馬的天堂,是馬兒成長的天然牧場。千百年的歷史歲月中,豐饒的水草養(yǎng)育了最初的駿馬,也養(yǎng)育了這片土地上古老的歷史。在家鄉(xiāng)與草原性格最為協(xié)調的還是剽悍的“蒙古馬”。蒙古馬原產蒙古高原,廣布于中國北方以及蒙古人民共和國和蘇聯(lián)部分地區(qū)。蒙古帝國被譽為“馬之帝國”。蒙古馬之俊美,在其形體而不在其面容。其腿長體健,肌肉發(fā)達,鬃毛如瀑,長尾飄灑。家鄉(xiāng)的蒙古馬是處于半野生生存狀態(tài),它們既沒有舒適的馬廄,也沒有精美的飼料,在草原狼出沒的草原上風餐露宿,它皮厚毛粗。夏日能忍受酷暑蚊蟲,冬季能耐得住零下三四十度的嚴寒。蒙古馬在動物中是最潔凈的,它喝的是河水,湖水,井水,從不喝死水和臟水;吃的草也是尋找最為新鮮的,有時寧可挨餓,也不吃腐爛變質的草。在家畜中馬的壽命最長,最高能活六十歲。蒙古人對馬的年齡計算以雙歲為一歲。蒙古馬通人性,對主人竭盡忠誠,它最有忘我的情感,遇事主動承擔風險,在民間有許多生動的故事流傳。十三或十四世紀的敘事詩(成吉思汗的兩匹駿馬),在蒙古族中幾乎是家喻戶曉。蒙古馬親情很重,它至死都能準確認出父馬母馬與兄妹馬,并保持親密的家族關系,有的馬離群多日回到家族中間以互咬鬃毛來表示親熱。蒙古馬從不與生身母馬交媾,因而蒙古人稱馬為義畜。
每當草原舉行那達慕大會,蒙古大草原上,遠近百里以至幾百里的牧民驅車乘馬趕來聚會,參加賽馬活動。蒙古族賽馬是蒙古族傳統(tǒng)體育娛樂活動之一。賽馬場上,彩旗飄飄,鼓角長嗚,熱鬧非凡。騎手們像展翅的雄鷹飛馳而過,個個扎著彩色腰帶,頭纏彩巾,洋溢著青春活力。參賽馬的鬃和尾部都結著彩帶,籠頭也用五色彩綢裝飾。賽跑當中馬主人和管理比賽事項的人員跟隨騎手和賽馬,隨時照顧和助威。蒙古馬能跑善戰(zhàn),耐力及強,蒙古馬中的鐵蹄馬在當年118華里的那達慕大會上,58分鐘就跑到了終點。當地有民諺:“千里疾風萬里霞,追不上百岔的鐵蹄馬”。自古以來,蒙古人對馬就有特殊的感情,蒙古人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都以自己有一匹善跑的快馬感到自豪。馴練烈馬,精騎善射是蒙古族牧民的絕技,通常把是否善于馴馬、賽馬、射箭、摔跤作為鑒別一個優(yōu)秀牧民的標準?!百愸R”為蒙古族男兒三技之一。在那達慕賽馬活動中,當這匹快馬飛馳至終點時,對獲得冠軍的俊馬,必須給以贊頌,人們要給馬披掛彩帶、哈達,灑注鮮奶。高聲贊頌,贊詞十分優(yōu)美生動,如:“它那飄飄欲舞的長鬃,好像閃閃發(fā)光的金傘隨風旋轉;它那炯炯發(fā)光的兩只眼睛,好像一對金魚在水中游玩;它那寬闊無比的胸膛,好像滴滿了甘露的寶壺;它那精神抖擻的兩只耳朵,好像山頂上盛開的蓮花瓣;它那震動大地的響亮回聲,好像動聽的海螺發(fā)出的吼聲;它那寬敞而舒適的鼻孔,好像巧人編織的盤腸;它那瀟灑而秀氣的尾巴,好像色調醒日的彩綢;它那堅硬的四只圓蹄,好像風掣電閃的風火輪;它身上集中了八寶的形態(tài),這神奇的駿馬呀,真是舉世無雙……”
在中國的各個發(fā)展時期,都留下馬匹的蹤影,而且是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力量。從遠古的戰(zhàn)爭,到近代戰(zhàn)爭駿馬與人類同生死共患難,共同向前發(fā)展,立下了汗馬功勞。一些功勛卓著的戰(zhàn)馬被記入歷史史冊,成為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佐證。家鄉(xiāng)草原錫林郭勒上的蒙古馬,也是成吉思汗的禁衛(wèi)軍的專用馬。鐵蹄馬矮小粗壯卻耐力十足,與烏珠穆沁白馬、阿巴嘎黑馬,鄂爾多斯烏審馬并稱為內蒙古四大名馬。成吉思汗及其子孫們經過多年征戰(zhàn),不僅統(tǒng)一了蒙古,滅掉了金國,而且遠征歐洲,打敗波蘭、匈牙利、德意志聯(lián)軍,使當時的中國版圖橫跨歐亞,呈犀牛型,比現在的雞型中國版圖大三個還多,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成吉思汗的鐵騎橫掃歐亞兩大洲時,讓人們更深刻地認識到,沒有任何動物像馬這樣深入地影響著人類的歷史??梢哉f人與馬所組成的騎兵部隊是最具威懾力的軍事力量,幾千年的刀光劍影中俊馬和人一起創(chuàng)造了歷史,成為從莽莽塵沙中走出的英雄??●R與人類幾千年的相處中,磨練了自己的堅貞和忠誠,它用自己的豪邁和善良,威武和無畏鑄就了生命的輝煌;它用自己的行動和時間的檢驗實現了自己作為忠義靈魂的飛躍;用它的奔放馳騁給了人類戰(zhàn)勝敵人,戰(zhàn)勝自我的力量。它與人類積下了命運相系的情緣,是對生命無悔、忠誠無二的完美詮釋!
在眾多的動物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馬。無論它的動與靜,都給人極美的享受。 我也在草原上騎過馬,那是童年時代的事情了。父親是草原聯(lián)防指導員,有一批棗紅色的馬很是溫順,寧靜安詳,走近和撫摸它沒有一絲一毫的慌張和不安。那時候,不記得父親是做什么去了,就記得父親回來時,一定是騎著那批棗紅馬回來。我和弟弟早早地在屋后遙望著遠方,依稀能看到父親的影子時,我倆就結伴朝著父親回來的方向跑去,目的就是要騎馬。父親從馬背上下來,把我們姐弟倆抱上馬背上,弟弟在前我在后,我和弟弟一同騎在馬背上。父親走在前面,牽著馬韁繩,我和弟弟騎著它猶如在草原上慢慢地散步。
最喜歡看馬奔跑。遠望地平線邊緣掀起滾滾灰浪,群群顏色不同的馬匹呼啦啦奔騰起來,氣勢之雄壯!四蹄生風的駿馬在廣闊無垠的大草原上自由地奔馳,盡情地揮灑,那是何等的快樂與灑脫——那雄健的風姿,那飄動的鬃毛,那豪邁的氣魄,那雄渾的嘶鳴,讓人熱血沸騰,震撼著內心。我想,這才是真正富有氣概的俊馬,其行則悠然自得,其奔則四蹄騰空,這是陽剛與力量的化身!自古以來,草原上蒙古族的生活便是和俊馬聯(lián)系在一起的。我感知著故鄉(xiāng)草原, 愛馬如生命一樣的蒙古族,他們對馬兒有著特殊的感情,對馬文化特別的注重,對駿馬特別敬仰崇拜。草原上流傳著許許多多關于贊美駿馬的歌謠。草原與駿馬無法分開,草原的兒女與駿馬有著訴說不盡的情緣。駿馬馳騁在遼闊的草原上,馬背上承載著草原千百年的神韻,恰如馬頭琴上記載著駿馬與草原兒女不解的情緣,記載草原馬文化的傳奇故事。蒙古馬是草原的寵物,草原的象征。它是一種賦有神氣的動物,草原離不開馬兒,馬早已成為草原的一個組成部分。若是沒有馬的草原,就失去了生機,草原就失去了靈魂。蒙古馬被人們確認,它是故鄉(xiāng)草原的一個神奇的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