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次省級名師教學大賽,課堂教學正在進行之中。突然,執(zhí)教者手機鈴聲響起,全場尷尬。適逢一名學生正確回答了提問,教師遂靈機一動,臨場發(fā)揮道:“回答很正確,連老師的手機都在為你喝彩呢!請同學們?yōu)樗恼疲 编栲枧九?,一通掩飾,課堂繼續(xù)。
課后交流時,對這位名師的“應變能力”,觀課教師們紛紛贊賞不已、佩服有余,認為非常巧妙地化“險”為夷,不愧展示了名師的實力。其實,仔細想來頗不然也。
名師如此巧妙掩飾,不是在示人機巧、甚至教人以詐么?它展現(xiàn)了一種表面上的狡黠,卻映照出教師內(nèi)心的不誠懇、頭腦的不智慧。
師者,范也。這個范是示范的“范”,身正為范的“范”。教師在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塑造著學生的治學態(tài)度和做人之道。作為老師,應該直面自己的疏忽和過錯,誠懇地致歉,在學生面前作淳厚君子的榜樣。一句“對不起,平時課上我都關機的,今天有點緊張,忘記了”,豈不很好?
某省會城市一高中物理名師,講解重力加速度隨緯度的升高而變大的規(guī)律時,讓學生比較北(京)大(學)和南(京)大(學)所處位置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為了讓學生記牢結(jié)論,該名師精心設計問答。先問:“哪個大學名氣更大?”學生答:“北大。”老師總結(jié):“北大北大,就是北方的重力加速度比南方的大?!边€是這位名師,在講電磁場中帶電粒子的運動時,這樣引導高三學生復習“速度選擇器”:“認真學習,就象粒子向上偏轉(zhuǎn),考上北大、清華;按正常水平發(fā)揮,就像粒子不偏轉(zhuǎn)走直線,考交大、浙大;不認真學習,不知道怎么學,就像粒子向下偏轉(zhuǎn),很可能就是考‘某某大’!”
對自己的“發(fā)明”,這位名師頗為自得,不但在課堂教學中運用,還將其寫成教學論文,發(fā)表于國內(nèi)教學核心刊物在全國推廣。
不倫不類的比附背后,藏著一個“俗”字,低俗、媚俗的“俗”。諸如此類“別樣的教學風格”,如此赤裸地暴露了執(zhí)教者俗不可耐、功利至上的教育觀念,襯出當今教師精神閱讀的缺失、人文素養(yǎng)的蒼白到了何等嚴重的程度。
(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