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亮
美術欣賞課是美術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是學習美術的原始動力,也是學成美術的終極追求。很多教師不注重美術欣賞課的教學,往往陷入為教學而教學的“泥沼”,學生成績難以提高。所以,在美術教學中提倡欣賞教學非常重要。本文列舉幾個方面加以探討。
一、上好美術欣賞課教師要認識到位
要想教好學生,教師必須首先要提高對欣賞課的認識,“我怎么教,學生就怎么畫;我教什么,學生就畫什么”,這種認識千萬要不得。美術是一門藝術,藝術最高境界是欣賞。如果一個人對某個東西、某個場景欣賞不了,認為沒什么美的,那怎么能內化成自己的東西,做到胸有成竹,從而將其畫好呢?教師一定要理解這一點,并將其深入到教學過程中去。在美術教學的起步階段,就讓學生正確邁出第一步。
教師理論關過了,在教學過程中自己首先要對作品有一個較全面深刻的理解。在教學時和語文教學有相似點,理解中心,把美術教學講成和文章閱讀欣賞一樣,你就基本成功了。
備課越充分,教學效果就越佳。備課的充分就包括對作品欣賞的吃透,可以讓學生先討論,討論面對作品的感觸、所思所想,把其展映在頭腦中,形成美麗的畫卷,從而達到“美”的形成,作品就會自然流出。
二、上好美術欣賞課教師要抓住要害
美術作品欣賞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包括畫法、藝術特色、藝術風格、技巧等多個方面。教師不能玉米、芝麻一把抓,面面俱到。那樣反而什么也抓不到。教師要在美術欣賞課上學會抓住要害,有的放矢,逐一教給學生。
除了藝術方面的欣賞,教師不可忽略的是思想內容的欣賞,比如《血衣》《南昌起義》等,這些有特色的畫作。當然藝術方面的欣賞也很重要,但其思想內容更勝一籌,教師要針對不同題材作品有所側重,該哪方面藝術特色就哪方面藝術特色,當主題思想較突出時,不妨放在思想熏陶上。《南昌起義》就是主體性很好的作品。教師首先要交代其背景,然后就畫面的時間、地點、歷史事件等逐一分析,進而將歷史故事有血有肉地講出來,甚至可以發(fā)動學生互動,充分利用畫作上一堂美術德育課。
欣賞課,以欣賞為主,當然作品要獨具特色。教師在選材上也要有主有次,教師要把欣賞的重點放在那些有代表性的、風格獨特的名作上,世界名作、中國歷史名作都可以,以加深學生對著名作品的印象。名作欣賞甚至可以單獨成課,把美術課上活,上出特色,最終起到教育人的目的。
三、上好美術欣賞課教師要由淺入深
美術欣賞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達到的,尤其是學生由于年齡的不同,認知能力的局限,教師要由淺入深,潤物細無聲地慢慢熏陶,不可操之過急,一口吃個胖子,到時學生消化不了,教師徒勞無功。
首先,教師在選擇畫作時就要注意畫的內容不要過深,根據(jù)學生年齡選擇兒童畫、風景畫等跟學生認知相符的畫作,讓學生和作品處于同一“起跑線”上,這樣學生可以發(fā)揮出自己的想想,同作品一起起飛,發(fā)揮想象的翅膀,從而達到欣賞的目的。
其次,在欣賞課上,教師要起引導作用,讓學生當主體。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思索,用他們的大腦去理解畫作,用他們的思想去解釋畫作。比如,可以在展示作品后,布置一個作業(yè),讓學生每人寫一個自己的欣賞心得,然后學生交流,抒發(fā)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師總結,看與作品的風格到底有什么不同或相同。這樣,如果學生講對了,得到學生們的認可,他會印象很深,終身難忘。說錯了,他也會對正確的記憶深刻。
最后,教師還要注意,要帶領學生欣賞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欣賞那些學生易于接受的直觀內容,如某一點某一處的用色、線條、構圖、明暗等。不可用自己的高水平來蒙蔽學生,將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或者為了夸耀、渲染自己的能力而夸夸其談,這些都是千萬要不得的。以小見大、循序漸進,永遠是美術欣賞的重要方法,不可操之過急。
四、上好美術欣賞課教師要注意手段
美術欣賞課是一種綜合性很強的課,操控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教師要有一定的能力和技巧。
欣賞的手段要多樣化、生動化、藝術化,每一堂課都采用同樣的手法,學生就會厭煩,方法不同但流于形式、枯燥乏味,學生同樣難以接受。這可是要功夫的,教師要備足課、備好課,課堂游刃有余,知識“凌駕于學生之上”,掌控課堂,“撩撥”課堂,才能上好高品位的美術欣賞課。
教師可以采用故事、提問、討論、觀察、懸念等多種形式,讓學生活躍起來,行動起來,把自己置身于作品之中,把作品置于學生的討論之中。還要充分發(fā)揮幻燈、掛圖、錄像、錄音等現(xiàn)代教學手法的作用,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因素,增強欣賞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上課就是快樂地玩,使學生樂學、想聽、愛看,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
五、上好美術欣賞課教師要注意時間控制
學生有視覺疲勞也有思維疲勞,美術欣賞課盡管有趣,時間長了,學生也會厭煩,講得多了,學生也會麻煩。適度適時尤為重要。教師要把握好“火候”,在最適宜的時候停止,達到最佳效果。
欣賞的時間不可過長,單調、乏味是美術欣賞課最忌諱的,怎樣容易引起單調、乏味呢?時間是一個關鍵因素。欣賞內容過多過濫,學生也會厭倦。欣賞內容過多同樣可以導致時間過長,另外,還會引起龐雜,繁瑣,互相交叉影響。一幅作品肯定具有多方面的特色,如果教師在一堂課都講出來,勢必會龐雜、繁瑣,勢必會影響學生的理解和接受,有些學生甚至會產(chǎn)生厭煩的心態(tài)?!叭∑渚攸c講解”非常重要。教師還可以把欣賞教學穿插于平時教學之中,使欣賞與傳授技能相結合。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