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瑩
20世紀初,英語分層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引入英語課改中,這已經(jīng)是新課改的一個主要特征。有些教師由于應試的需求,急功近利,單純地重視字、詞、句的分析,而忽略了文章背后的整體把握,實際上從某種程度上抹殺了學生在文化層次、地區(qū)差異、整體應用方面的精神需求;進而造成一些學生的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不理想的一些現(xiàn)狀。我們針對這一問題在英語語篇教學中采用了英語教學分層互動模式,并取得了階段性的實驗成果。我們的做法包括三個方面。
一、調(diào)查與研究
通過討論、問卷、走訪等各種方式,掌握班級內(nèi)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知識水平、特長與愛好及社會環(huán)境,將學生按照總體水平分組。
通過調(diào)查研究,全面了解全班學生的學習、知識、特長、愛好之后,可以將同一集體分為四至六個學區(qū),每個學區(qū)有上、中、下三個層次的學生,這樣便于學生相互取長補短,有些學生在某個方面就會成為一名小教師,帶領其他學生一起進步。另外一個方面,可能作為“小教師”的是另外某個學生,大家在這種氛圍下,既增進了友誼,又運用了所學知識。
二、運用不同的分層手段
個別化分層學習模式與課堂教學的“分層互動”模式相結合。
個別化分層學習,是指教師根據(jù)學生特點,利用課上、課間、課后的時間,針對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對于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個別指導。這種方式與其他方法比較起來,花費的時間相對多一些,但是能給予學生直接的指導與幫助,進步效果更加明顯。
課堂教學的“分層互動”模式,是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把學生按照一定的指標,比如,愛好與特長,家庭居住區(qū)域,上學期的考評結果,根據(jù)不同的任務使用不同的分層方式或者分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在教授問路話題時,我們采用的是家庭區(qū)域分組,便于學生表達購物經(jīng)常去哪家商店,那個商店坐落在什么位置,圖書館樓房的外觀,坐幾路車上下學等等,學生會有更多的共同語言;在講授愛好的時候,我們可以按照愛好、興趣分組,學生在組內(nèi)有一些有興趣的話題、觀點,更加容易張口、表達個人觀點。小組內(nèi)互動之后,可以讓各個小組分別匯報,又可以是不同興趣、愛好的其他小組學生在課堂上得到鍛煉的機會,大家也從其他組中學習到感興趣的知識;在講授作文的時候,我們有時按照學業(yè)水平分組,這樣,每一個學生在自己的組間都能有一個表達到平臺,免得怕同學嘲笑、譏諷了,沒有后顧之憂,表達起來就會更順暢,更適合學生發(fā)展。
我們所謂的分層,是一種隱性的分層,只有教師明白是如何劃分的;否則,有時候對于學生會產(chǎn)生不好的影響,這是我們教師在教學當中應該提起重視的。
三、操作方法
1.思想上,教師可以向學生述說作為英語教師對于他們的期待,跟他們一起對照了入學時的成績以及目前的學習成績,與學生討論、座談,使他們深刻體會到自己的學習成績的不理想是和他們的聽講狀態(tài)、學習狀態(tài)成正比的。作為英語教師,一定要盡可能做到,充分利用業(yè)余時間,找課間幫助個別學生,跟他們談心,幫學生補習一下英語方面的功課,檢查一下背誦,督促個別學生抓緊彌補知識上的差距,逐步使每個學生都得到提高。
2.行動中,教師要給予學生以方法指導,同時還要持之以恒。在學生閱讀之中,教師應該經(jīng)常和大家討論的主要是閱讀方法、答題技巧,比如,跳讀、猜詞、查字典、小組討論等各種方法相結合,這樣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學生的學習成績普遍呈上揚的趨勢。實際上只有英語教師心里最明白,學生每天的材料閱讀使學生英語單詞記憶得到了鞏固,他們從文章當中得到了深刻的體會,同時作文水平也得到了相應的提升。任何一種科學的教學思路,只要長期堅持做下去,一定會取得令人驕傲的成果。
3.分層教學的核心是抓閱讀。只有大量的輸入之后,才會有輸出的結果產(chǎn)生。但是,一篇好的講演稿或者說作文,一番令人稱道的長篇大論,都離不開大量的閱讀過程,閱讀分為精讀與泛讀兩種。由于他們對于閱讀的材料不感興趣,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材料,需要教師提前閱讀大量文字,選出精彩的文章或片段,再讓學生去閱讀,見到了自己喜歡的文章,閱讀興趣有了,即使有一兩個生詞,學生也會積極地彼此問,或者查詞典,那種積極性不用教師說,他們自己都樂于解決,閱讀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4.評價方法的合理使用。合理、適度的評價手段是決定勝利的法寶。我們的評價一定要是鼓勵性的、正能量的,能夠幫學生樹立信心的。
每隔一段時間,教師都可以為學生確定一個目標。初一的時候,經(jīng)常組織單詞競賽,讀書角;初二可以組織演講比賽;初三組織閱讀大賽,討論主題人物特點。
適宜的激勵對策有:利用主題班會、座談,師生彼此溝通,長期監(jiān)管,及時鼓勵,給予適當?shù)臉s譽。
總之,分層教學只是我們課改工作的一個小小的方面,但我們的工作依然存在許多不足,任重而路遠,需要我們大家繼續(xù)研究與實踐,爭取達到我們共同的目標——用最少的時間與精力,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