鍺誠
在江蘇徐州藝術圈,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丁維和對書畫藝術的喜好和“在行”,不少藏友耳熟能詳。但人們不清楚的是,在這格調“風雅”外衣下,隱藏的是丁維和用心良苦的賄金洗白手段。這一切,伴隨著2014年6月檢察機關對其貪賄行為的立案偵查,終于露出了真面目。
收禮只收書畫,轉手高價套現(xiàn)
領導干部在工作之余,適當培養(yǎng)個人正向愛好,對于事業(yè)、生活都有一定的益處。但是,前提必須是把握適度原則。如果失度,愛好往往容易轉變?yōu)椴涣肌笆群谩?,甚至發(fā)展成巧取豪奪,終將陷入貪婪腐敗的泥潭。
自2002年起,丁維和相繼擔任徐州市睢寧縣代縣長、銅山縣縣長、賈汪區(qū)區(qū)委書記等職務,此后升任徐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多年仕途,使得他對官場一些“潛規(guī)則”了然于心,面對一般的煙酒禮品屢屢婉言謝絕,給人造成“無欲則剛”的印象。
其實,熟悉丁維和的人都知道他有著一項特殊“雅好”——名人字畫。但凡有此類物品送上,他都會推辭一番后慨然“笑納”。這也成了不少請托人打通與其“情感”聯(lián)絡的特殊通道。
2005年,徐州某集團公司籌劃對銅山縣一塊土地進行開發(fā),建設一個主題公園,但銅山縣規(guī)劃局認為規(guī)劃方案違規(guī),未予采納。集團老總韓某主動找到新任銅山縣長丁維和匯報工作,大力描繪項目前景。丁維和當即要求規(guī)劃局把該項目直接提交給縣規(guī)劃委員會。2007年3月,丁維和以縣規(guī)劃委員會主任的身份,親自主持召開會議,對韓某公司項目給予大力支持,工程得以順利上馬。
此后不久,主題公園地塊100多畝地被政府征用。韓某立即找丁維和訴苦。丁維和著意安撫,對韓某提出的土地轉讓價格、減免轉讓契稅等要求一一應允。最終,這塊土地以26萬元一畝的價格轉讓,政府另行補償2000萬元,總計支付4600萬元左右,并返還稅款800余萬元。
獲利頗豐的韓某為表示感謝,特意挑選了一幅名家畫作,于2008年春節(jié)期間送給了丁維和。沒想到,丁維和仔細賞玩一番后,打電話給韓某,客氣地讓他拿走。韓某一頭霧水,轉念一想方才恍然大悟,立馬找到北京一家權威鑒定機構,出具了對此畫的鑒定證書。
兩個月后,韓某拿著畫作和證書再次上門。丁維和看到寫著編號、蓋著鋼印的證書,不動聲色收下畫作。不久之后,丁維和委托熟識的書畫中介,以100萬元的價格將該幅畫作出售。
囤積贗品主動送畫,披上“禮尚往來”面紗
古人有言:“好船者溺,好騎者墜,君子各以所好為禍?!本訍畚镆鄳≈械?,尤其是領導干部要在公共權力與個人愛好之間建好“隔離帶”,堅決避免個人“雅好”成為“雅賄”的切口。
與此相違背,丁維和在工作中將原則和底線拋在一邊,不但屢屢收受“雅賄”,利用手中權力大肆為行賄者大開“方便”之門;而且,在幫助一些企業(yè)主等牟利后,主動“贈送”對方“價值不菲”的書畫作品,意圖在藝術品轉手交易遮掩下套取巨額賄金。
2009年,某能源有限公司落戶徐州市賈汪區(qū)。區(qū)委書記丁維和多次前往視察,并在這家公司與附近村民發(fā)生糾紛時幫助解決問題。如此鼎力“支持”,公司老板陳某自然心生感激。
2011年春節(jié),陳某帶上內存20萬元人民幣的存折給丁維和拜年。丁維和客套幾句,隨手把存折收進抽屜。等他再想起這件事時,已過了快一年。丁維和把存折還給陳某,給他另指“明路”:把錢取出來,打給書畫經紀人馮某。
陳某起初還有點轉不過彎來:給丁書記送錢,為何要打款給一個面都沒見過的書畫經紀人?丁維和笑著拿出一張清單和7幅書畫,讓陳某拿走。陳某這才明白,原來丁維和這番安排,是造成通過中間人買賣書畫的假象。他捧著書畫回了家。不久,馮某便把錢轉給了丁維和。后經鑒定,7幅書畫作品價值不高,甚至有部分為贗品。
知假、囤假、贈假、賣假,丁維和為的正是掩蓋其受賄本質。
利用書畫經紀人,打造賄金洗白“中轉站”
“雅賄”古已有之并非新鮮事物,但當下一些貪腐官員卻“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將“雅賄”手段運用得爐火純青。“雅賄”玩得再“轉”,花樣如何繁多,也終究改變不了受賄的本質;膽敢以身試法者,手段如何“高明”,也終究逃不脫法紀的懲處。
作為一名副廳級干部,丁維和卻著意打造自己的另一個身份——“藏友”,不少書畫經紀人成為其座上賓,平常交往頗多。在徐州藝術品市場,某畫廊老板先后幫丁維和賣掉六七幅名家字畫,總價值五六十萬元;某藝術品店經理應邀至丁維和家中為書畫作品“掌眼”(意指為別人鑒定收藏品的真?zhèn)危?,發(fā)現(xiàn)這是一幅價值百萬的名家真跡……可以說,丁維和有意將書畫經紀人變成其“雅賄”利益鏈上的重要一環(huán),成為賄金洗白的“中轉站”。
相比收受金錢、房產,古董、字畫的收贈頗顯“高雅”,也更有隱蔽性。但“雅好”雖雅,背后仍是一個“貪”字。請托辦事者形形色色,求土地、求項目、求調動……而丁維和也借手中權力為相關利益人大開綠燈。
其實,丁維和在隱蔽收受“雅賄”的同時,有時也會明目張膽收錢。2010年4月,連徐高速公路發(fā)生一起交通事故,肇事者徐州某大型企業(yè)老板孫某向丁維和求助。在丁維和協(xié)調推動下,孫某向受害人家屬作出賠償,風波得以平息。2012年3月,孫某攜帶50萬元現(xiàn)金登門表達“心意”,丁維和推辭一下就欣然接受。
“莫伸手,伸手必被捉!”這句警世名言在丁維和身上再次應驗。2014年3月,丁維和接受組織調查。當年6月,江蘇省人民檢察院對其以涉嫌受賄罪立案偵查。一天之內,丁維和“寄放”在親友處的四箱物品全部扣押到位。打開“寶箱”,書畫、鉆石、翡翠、黃金、玉石、手表……一件件貴重物品碼放得整整齊齊,品相不凡,令人瞠目。
2015年7月23日,丁維和受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案一審宣判,其因受賄441萬余元、另有503萬余元巨額財產來源不明,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并處沒收財產80萬元,受賄所得和巨額財產來源不明部分的違法所得予以沒收,上繳國庫。
(責任編輯:張少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