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惠
摘要:改變學生怕寫作文的狀況,仿寫是一種有效方法。教師教授仿寫可從詞匯、句子、段落、謀篇布局四個方面著手。此外,仿寫要有針對性,注意創(chuàng)新。
關鍵詞:習作 仿寫 方法 針對性
在我們的小學語文課本里,出現了大量的優(yōu)秀著作,如《燕子》《桂林山水》《草原》《祖父的園子》……真是舉不勝舉。學生每天都品讀著這些優(yōu)秀作品,教師更是費盡心思地訓練學生寫作,不厭其煩地講寫作要領。可讓許多小學教師感到頭疼和納悶的是:許多學生即使畢業(yè)了,寫作能力也沒什么提高,每次一遇到寫作,依然如臨大敵、滿臉冒汗。習作時,學生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無情可抒,假、大、空現象嚴重,寫出的文章讀起來讓人味同嚼蠟。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去改變這種情況呢?仿寫,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方法。模仿是學習的最初形式,也是兒童學習的最基本途徑。模仿是人和其他動物共有的一種學習方式,如鸚鵡學舌,還有其他一些動物雜技團的模仿表演等。人類的模仿能力遠遠超過其他動物,是與生俱來的一種能力,兒童在這方面的敏感程度和吸收能力也遠遠超越了成年人。同時,模仿還可以減輕人們學習的難度。如達·芬奇少年時一遍遍地畫雞蛋就是模仿,貝多芬開始一遍遍彈奏他人的曲子也是模仿……模仿使他們終于站到了巨人的肩上,借用了前人的成果來發(fā)展自己,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所以說,教授給小學生仿寫的方法,既充分發(fā)揮了他們的先天性優(yōu)勢,也為他們搭建了一個便捷的通道,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他們學習的阻力,可以使他們順利地完成從對知識的獲取到自身創(chuàng)作的過程。
一、詞匯仿寫
詞匯是構成一篇文章的基礎,就像是建設樓房的磚、瓦、水泥、鋼筋。學生對詞語運用的能力,就像是磚、瓦、水泥、鋼筋的質量之于整棟樓房的作用一樣,將直接影響整篇文章的效果。所以說,想要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教師就應當重視培養(yǎng)學生積累并靈活運用詞匯的良好習慣,不斷豐富學生的詞匯,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如人教版第五冊第27課《陶罐和鐵罐》這一課中,描寫人物表情的詞語非常豐富,有傲慢、謙虛、輕蔑、惱怒等。第一種仿寫方法,是繼續(xù)積累描寫人物表情的詞語,如火冒三丈、和藹可親、暴跳如雷等。第二種方法,教師出示一些類似的題目讓學生仿寫,如描寫人物動作的詞、描寫人物心理的詞等。詞匯仿寫是教授小學生習作的基本要求,要經常性地開展這項訓練,就能使學生掌握的詞匯量會越來越大。這就為句子仿寫、段落仿寫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句子仿寫
如果把詞匯比作建設樓房的磚、瓦、水泥、鋼筋,那么句子就是一面面墻、地板、屋頂。句子是整篇文章的關鍵,它把一個個詞匯串聯(lián)起來,賦予詞匯以生命力。教師在教授學生造句時,首先要讓學生把句子寫通順,要把想表達的含義表達清楚,這是基礎。其次,要提升句子的質量,把句子寫得更生動、更形象。這就要求教師要教會學生去品讀“好句”,記住“好句”,運用“好句”。教材中優(yōu)美的句子非常多,我們要根據語法結構、表達方式、修辭手法等方面有意識地進行仿寫。如在課文《桂林山水》中有這樣一句話:“麗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這一句是非常好的把句子
寫長、寫具體的例子,教師可讓學生以“……真……啊,……得……”這個句式反復練習,還可鼓勵學生加入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如“教室里真靜啊,靜得連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聽得見”“花園里的花真多啊,多得讓人應接不暇”等好句就出現在了學生的
本子上。這時,教師應趁熱打鐵,讓學生也模仿課文的樣子寫排比句。有了前面單句的訓練,“靈通山真高啊,高得直插云霄;靈通山真陡啊,陡得整個山體都要向我撲來;靈通山真美啊,美得讓人流連忘返”等句群學生也完成得得心應手。正因為教師及時給予學生習作的拐杖,學生模仿起來既感到淺顯明了,又覺得有模仿的可能,這樣才能逐漸培養(yǎng)他們習作的興趣,使他們從低年級就開始就愛上了習作。
三、段落仿寫
段落是整棟樓房的一個個樓層,它既有自己的空間,又與其他空間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每一個段落把句子組合在一起,既自我形成了一個語境,又與其他段落共同形成了整篇文章的語境。如何去構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細細去領會優(yōu)秀文章中段落,在模仿中學習各種各樣的構段方式,從而提升寫作能力。如人教版第五冊第六課《小攝影師》一課中,寫小男孩與高爾基對話的這部分內容非常精彩,他們的對話貫穿全文,故事的發(fā)展及人物的特點就在他們的對話中推進和表現出來,讀者讀起來不但不顯得繁雜,更是感覺輕松、有趣。這里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寫對話的范例。于是,我讓學生多讀對話,細心體會,全班交流,從而使他們發(fā)現對話中的提示語位置前、中、后、省略不斷變化,提示語中含有人物說話的表情、動作的詞語,這樣寫的對話就會更經常。接著,我趁熱打鐵,馬上讓學生以“小男孩拿著膠卷回來找高爾基,他們又會發(fā)生什么故事”為內容讓學生進行對話仿寫。
四、謀篇布局的仿寫
文章的謀篇布局就像樓房的設計版圖,詞匯掌握了、句子造好了、段落構建完了,如何拼湊在一起才能綻放光彩呢?這是最難的,也是最重要的。小學生,甚至是更高年級的學生,在寫作時候往往不懂得該如何表達,不知道要如何下筆,原因就是他們不知道該怎樣謀篇布局,包括要如何開頭、怎樣結尾。這時候,教師就要為他們搭建一座橋,為他們排憂解難,渡過難關。范文的學習,就是幫助學生掌握謀篇布局的那座橋。我們教材中的許多課文,不僅句子、段落描寫優(yōu)美,而且在整個謀篇布局上也各具特色,學生可以在模仿訓練中掌握多種寫法。如學完《桂林山水》一文,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模仿其“總—分—總”的結構寫法,以家鄉(xiāng)的靈通山水為例進行仿寫,按照一定的順序描寫景物,展開聯(lián)想,抒發(fā)感情,并采用排比、比喻等手法,讓文章更加生動形象。要讓學生寫自己的家鄉(xiāng)的文章,就可以模仿《香港,璀璨的明珠》一文。學完葉圣陶先生的《記金華的雙龍洞》,就可以讓學生以一次難忘的旅游為話題進行仿寫,學習按游覽的順序、并相應介紹景點的景色寫游記的方法。要讓學生寫人物的文章,就可以模仿《一夜的工作》這一篇,作者抓住總理工作辛苦、生活簡樸兩方面表現其崇高品質。通過生活小事和平實的語言展現人物的品質,這種表達方法可以讓學生仿寫成以《我的父親》《我的老師》為題的文章等。
當然,仿寫的過程要注意針對性,并不是所有的優(yōu)秀文章都要進行仿寫,都有進行仿寫的價值。教師師要根據文章的內容,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年級目標,有意識地、循序漸進地進行仿寫。如有的文章開頭好就仿其開頭,有的結尾具有特色就仿其收尾,有的人物描寫突出就仿其特別之處等等。當然,學習仿寫也不能局限于仿寫。仿寫只是學生寫作入門的手段,創(chuàng)新才是最終的目的。教師既要教授學生如何仿寫,又要積極指導學生擺脫范例的束縛,真正掌握文章的寫作技巧,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進行再創(chuàng)作,取得更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魏國良.現代語文教育論.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3]李鋼.小學語文習作中“模仿”的妙用[J].學園:教育科研,2012(7).
[4]楊建華.談“模仿”在小學習作教學中的四個層次[J].小學教學參考,2009(1).
(責編 張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