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宋炎
(浙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杭州310006)
肌肉注射是一種常用的藥物注射治療方法,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蘇肽生)是一種促進神經損傷恢復的藥物,其主要成分是從小鼠頜下腺中提取的神經生長因子,臨床上廣泛應用于脊髓損傷的患者康復期的治療,因其藥品劑量小、價格貴、療程長、注射時藥物刺激性強及感覺非常疼痛,患者不易接受。筆者采用隨身灸艾灸注射部位并配合氣泡封堵技術治療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注射后所致疼痛患者34例,現報道如下。
68例患者均為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腰椎、頸椎術后需行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肌肉注射治療的住院患者,除實熱證者外,所有患者均意識清楚,感覺功能正常,對研究知情同意,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34例。治療組中男11例,女23例;年齡最小38歲,最大66歲。對照組中男12例,女22例;年齡最小42歲,最大72歲。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氣泡封堵技術肌肉注射。
治療組在常規(guī)基礎之上,注射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30min后,予隨身灸艾灸疼痛處,隨身灸配套固定繩固定,以局部皮膚溫熱、潮紅、無灼痛為度,施灸30min。每日1次,共治療2星期。
兩組患者肌肉注射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后分別進行評分,均由患者自行評分。治療組在隨身灸艾灸后1h評分,對照組在注射2~3h后進行評分。采用數字評定量表,用0~10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經過有效的疼痛宣教后,由患者自訴一個最能代表其疼痛程度的數字,其中0代表無痛,1~3分代表輕度疼痛(不影響睡眠),4~6分代表中度疼痛(不能入睡,或在睡眠中痛醒),7~10分代表重度疼痛(需藥物止痛)。
所有數據采用SPSS15.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
由表1可見,兩組治療前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7、14 dVAS評分與同組治療前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P<0.05)。治療組治療后14 dVAS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s,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1)P<0.01,2)P<0.05;與對照組比較3)P<0.05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7d 治療后14d治療組 34 5.70±0.42 2.70±0.372) 0.45±0.121)3)對照組 34 5.40±0.34 3.50±0.422) 2.70±0.342)
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可促進再生神經纖維生長,臨床上主要不良反應為局部疼痛,臨床上很多患者由于注射引起的疼痛而拒用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本研究中并無研究對象為此而退出試驗。在骨不連或異位骨化的骨組織中很少或沒有神經纖維生長,故神經生長因子誘導的神經長入是骨折愈合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有效降低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引起注射部位的疼痛可以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從而達到快速康復的目的。
隨身灸以清艾條為主要施灸材料,溫熱刺激阿是穴,使局部皮膚充血,擴張毛細血管,從而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與淋巴循環(huán),緩解和消除平滑肌痙攣,促使局部的皮膚組織代謝能力加強,促進炎癥消散吸收。同時,又能使汗腺分泌增加,有利于代謝產物的排泄,還可引起大腦皮層抑制的擴散,降低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發(fā)揮鎮(zhèn)靜、鎮(zhèn)痛作用。此外,溫熱作用還能促進藥物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