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芳
(江蘇蘇州張家港市婦幼保健院 藥劑科,江蘇張家港215600)
藥房管理在婦產科抗菌藥物的規(guī)范化使用中的成效分析
夏芳
(江蘇蘇州張家港市婦幼保健院 藥劑科,江蘇張家港215600)
目的:探討藥房管理在婦產科抗菌藥物的規(guī)范化使用中的成效。方法:采用系統(tǒng)抽樣方法,分析我院藥房管理前后產科與婦科手術患者病歷資料。結果:房管理后,產科與婦科患者術前0.5~2h給藥明顯高于管理前,術前>2h、術后給藥明顯少于管理前;甲硝唑使用頻率均顯著降低,頭孢唑林、頭孢呋辛使用頻率明顯增加(P<0.05)。結論:藥房規(guī)范化管理有助于提高婦產科抗菌藥物的合理性。
藥房管理;婦產科;抗菌藥物;規(guī)范化使用
抗菌藥物在臨床上的不規(guī)范用藥現(xiàn)象一直是困繞衛(wèi)生管理部門的一道難題,衛(wèi)生部2011年提出了為期3年的專項整治活動,要求最大限度地遏制抗菌藥物的不合理使用[1]。為了積極自覺地踐行“通知”的號召,我院在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的前提下積極投入濫用抗菌藥物的整治活動中,通過科學、嚴格地制定院內具體整治活動的實施方案和計劃,于2011年7月出臺了明確的抗菌藥物使用規(guī)范化管理。與此同時,我院還制定了嚴格地跟蹤監(jiān)督機制,對抗菌藥物的臨床使用案例進行了嚴格地監(jiān)督和管理,及時發(fā)現(xiàn)其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和隱患,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相應的管理機制和措施,目前已逐步取得成效。
1.1一般資料:采用系統(tǒng)抽樣的方法,分別于2009年7月~2011年6月(藥房規(guī)范化管理前)與2012年7月~2014年6月(藥房規(guī)范化管理后)對病歷資料進行收集。最終收集到藥房規(guī)范化管理前后產科病歷資料各62份,藥房管理前的患者年齡22~38歲,平均(29.28±2.38)歲;管理后的患者年齡21~37歲,平均(29.02±2.20)歲。收集到藥房管理前后婦科病歷資料各60份,藥房管理前患者年齡20~70歲,平均(43.20±6.59)歲;管理后患者年齡22~69歲,平均(42.09±6.66)歲。所有患者手術切口均屬于2類切口,且排除術前1周使用過抗菌藥物者。
1.2藥房規(guī)范管理方法:設計一份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及術后情況等方面的調查研究表。患者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齡、病歷號、出入院時間、抗菌藥過敏史、病史、診斷結論及手術時間和方式等;通過詳細記錄患者所使用的抗菌藥種類、開始給藥與停藥的時間、給藥途徑及劑量等方面填寫相關的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術后情況主要是指患者切口愈合情況、感染預防效果、抗菌藥物的單項藥價及住院費用等。充分遵循《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以下簡稱“指導原則”)的情況下,制定評價標準,對抗菌藥物在圍術期預防應用的合理性做出相應的評價[2]。
1.3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給藥時機及療程比較:房管理后,產科與婦科患者術前0.5~2h給藥明顯高于管理前,術前>2h、術后給藥明顯小于管理前;婦科患者術后未給藥、48h之內給藥明顯高于管理前,產科、婦科患者術后48h以后給藥明顯低于管理前;產科、婦科患者平均用藥時間明顯短于管理前。見表1。
表1 藥房規(guī)范化管理前后抗菌藥物的給藥時機及療程比較[例(%)]
2.2抗菌藥物種類:管理后,甲硝唑使用頻率均顯著降低,頭孢唑林、頭孢呋辛使用頻率明顯增加(P<0.05),頭孢唑林為使用頻率最高的藥物,且頭孢呋辛也成為第二代頭孢菌素中的主要選擇,見表2。
表2 藥房規(guī)范化管理前后抗菌藥物種類的選擇情況比較[例(%)]
目前大多數的醫(yī)院臨床使用抗菌藥物過于頻繁,已經呈現(xiàn)出一種不夠理性的狀態(tài),是當前臨床用藥方面存在的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由于濫用抗菌藥物,世界很多國家和地區(qū)均相繼出現(xiàn)了超級細菌,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了基礎疾病治療的進度和最終療效,因此,積極采取相應的措施,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的規(guī)范化管理是當前各個醫(yī)院所面臨的共同任務[3]。
3.1抗菌藥物預防性給藥的時機與療程:在臨床中,如果對患者過早地使用抗菌藥物,會影響到手術中的藥物抑菌能力,術后給藥會錯過細菌污染與定植的密集時間段,會極大地抑制預防效果的發(fā)揮。因此,針對圍術期抗菌藥物的給藥時機“指導原則”中明確提出了一個可以借鑒的相對標準范圍,即在術前0.5~2h內或與麻醉時間基本同步[4];而對于剖宮產手術通常則應采用更具針對性的給藥時機,一般在鉗夾臍帶后進行靜脈給藥處理。就給藥療程而言,原則上不管什么類型的切口,其用藥總療程均不宜超過24h,但是如果是特殊情況下必須依靠抗菌藥物治療時可在通常規(guī)定的24h的基礎上延長1倍。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過開展抗菌藥物規(guī)范化管理以后,本院在給藥時機和療程方面整體來說筆試時規(guī)范化管理前有了明顯的改善,但是個別患者的給藥時機和療程仍然不符合規(guī)定,需要進一步加強管理和提升。
3.2抗菌藥物預防性給藥的適應證:通過相關的調查數據統(tǒng)計結果分析,在沒有開展抗菌藥物規(guī)范化管理之前,我院婦產科在圍術期手術和剖宮產兩類手術中,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的比例達到了100%。但是自從實施規(guī)范化管理以來,我院臨床藥學部門通過開展專題講座、觀看視頻、專家報告等多種方式,對各科室臨床醫(yī)師及藥房藥師進行了系統(tǒng)地關于規(guī)范化使用抗菌藥物的專題培訓,在具體工作中通過突擊抽查等方式跟蹤監(jiān)督具體執(zhí)行情況,對于不符合規(guī)定用藥的醫(yī)師進行鞭策和教育,進一步保證抗菌藥物預防性給藥的適應證更趨于合理化。規(guī)范化管理后我院有十幾例婦科患者未使用任何抗菌藥物,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步。
3.3抗菌藥物的種類選擇與聯(lián)合應用:與其他手術相比,婦產科手術中最為常見的病原菌主要包括革蘭陰性B族鏈球菌、腸球菌以及厭氧菌等?!爸笇г瓌t”中推薦的抗菌藥物預防方案是頭孢菌素(第二代或第三代)+甲硝唑。針對我院的實際情況,在臨床中可以選用甲硝唑或奧硝唑作為聯(lián)合用藥均設定為合理。以剖宮產手術中的抗菌藥物預防性給藥為例,“指導原則”要求這類手術應首選第一代頭孢菌素,但對于胎膜早破、手術時間延長及產后出血等感染高危的患者,則可以選用第一代或第二代頭孢菌素聯(lián)合使用甲硝唑的給藥方案,或直接采用頭孢西丁單獨給藥方案。
[1]賀筱彬.專項整治前后我院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患者圍術期抗菌藥物應用分析[J].中國藥房,2012,23(30):2801.
[2]郭秀利,丁昊煒.強化婦產科圍手術期抗菌藥應用管理的體會[J].山西職工醫(yī)學院學報,2013,23(4):43.
[3]馬書田,劉利珍,朱宏偉,等.實施專項整治前后北京地區(qū)65家基層醫(yī)療機構抗菌藥物應用調查分析[J].中國藥房,2014,25(6):4871.
[4]胡耀梅,廖秋霞,李昌海,等.開展專項整治前后我院Ⅰ類切口手術預防用抗菌藥對比分析[J].藥物流行病學雜志,2012,21(12):606.
R95
A
1002-2376(2015)12-0163-02
2015-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