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等待戈多》是薩繆爾·貝克特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后現(xiàn)代主義流派——荒誕派戲劇的經典作品。這部作品主要敘述了兩個流浪漢式的人物——戈戈和狄狄——連續(xù)兩天在一顆枯樹下等待戈多,然而戈多一直都沒有出現(xiàn)的故事。這部作品主要借助于“反戲劇”的藝術創(chuàng)作形式,以非理性的、荒誕的藝術手法來反映真實的人生,從而達到內容和形式的統(tǒng)一。本文主要通過戲劇背景、人物以及人物進行的一些活動來分析貝克特的象征意義以及表現(xiàn)方法在劇中的運用,由此來反映戰(zhàn)后西方世界真實的社會狀況以及人們所遭遇的深刻精神危機。
關鍵詞:薩繆爾·貝克特 《等待戈多》 象征意義
一、引言
《等待戈多》是愛爾蘭劇作家塞繆爾·貝克特的代表作,也是第一部成功演出的荒誕派戲劇。1969年塞繆爾·貝克特憑借這部劇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瑞典皇家學院稱其作品“具有希臘悲劇的凈化作用”。在《等待戈多》中,貝克特描寫了人類山窮水盡的苦境,卻將戲劇引入了柳暗花明的新村。與此同時,貝克特在劇中從人類所共有的精神層面上,表現(xiàn)了當時人類普遍的生存境遇和精神狀態(tài)。國外對《等待戈多》的研究起步早,研究內容多樣且豐富。當代英國學者沁費爾得曾經指出,就貝克特而言,他的劇作對人生所作的陰暗描繪,我們盡可以不必接受,然而他對戲劇藝術所做的貢獻卻是足以贏得我們的感謝和尊敬。[1]國內對貝克特作品的翻譯就始于獲獎戲劇《等待戈多》(1979)。因此國內對《等待戈多》的研究是比較多的。國內大部分評論家都關注這部劇的“反傳統(tǒng)戲劇”特征以及“絕望”這個主題。因為它真實地反映了那個時代人們悲觀和絕望的情緒。本文旨在從劇中背景設置,人物以及人物所進行的一系列活動來分析它們的象征意義。
二、劇中背景的象征意義
《等待戈多》一共由兩幕組成,當?shù)谝荒婚_始時,觀眾看見的整個場景只有“鄉(xiāng)間一條路。有一棵樹。傍晚?!盵2]這副景象呈現(xiàn)了構成生存環(huán)境的最基本的時間和空間兩要素,同時也反映出二戰(zhàn)之后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劇中的時間分為白天和黑夜。第一幕以黃昏開始以“燈光突然轉暗。一時間里,天色變黑。月亮升起在舞臺盡頭,爬上了高天,一動不動,在舞臺上撒下了銀色的光芒”結束。在第二幕開始時,觀眾看見的整個場景仍然是“次日。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地點?!盵2]整個場景都沒有什么變化,不同的只是“次日”。然而,具體的時間地點仍然無法確定。“但是,哪個星期六呢?今天是星期六嗎?難道今天不可能是星期天嗎?或者是星期一?或者是星期五?”[2]從愛斯特拉貢的話語中可以看出前一日無法確定,可能是一個星期的任何一天。那么“次日”也可能是任何星期的任何一天。這樣,時間變得模糊和不確定,這種不確定同時使人感到迷茫和混亂。從始至終,兩個主人公都籠罩在暗淡的黃昏里進行著他們的活動。“鄉(xiāng)間一條路?!卑凳局@部劇的場景可能是在鄉(xiāng)下,但是沒有具體說明?!耙粭l路”暗示著這是個有人來往的地方,但是整個地方都顯得貧瘠又荒涼。觀眾能看到的就是一棵樹,沒有看到任何其他帶有生機的東西。
兩幕劇中“這棵樹”一共被提到六次,其中三次直接出現(xiàn)在主人公戈戈(愛斯特拉貢)和狄狄(弗拉第米爾)的談話中。還有兩次出現(xiàn)在旁白中,第二次旁白中這棵樹上長了幾片葉子。這幾片葉子給他們帶來了希望,同時這幾片新長出來的葉子也給了他們勇氣去等待戈多的到來。這棵樹所代表的意義絕非僅限于自然環(huán)境。雖然它沒有言語,但它出現(xiàn)在一個廢墟一樣荒無人煙的原野上,無論它的枯榮,它的變化或者未變,它都具有存在的意義。在一定程度上,樹上的幾片葉子也象征著時間飛快的流逝。有時,它是這個無邊無際的光禿禿的世界的標記,有時它的一片葉子就能帶給人微弱的希望。[3]事實上,鄉(xiāng)間的這棵唯一的枯樹象征著戰(zhàn)后被摧毀的人類環(huán)境。正如艾略特在20世紀初《荒原》一詩里所描寫的人類生存狀況,貝克特在《等待戈多》一劇中呈現(xiàn)的人類境遇更加怵目驚心。[4]在黃昏陰沉沉灰茫茫的荒野之中,只有一條小路旁邊有一棵光禿禿的樹。整個的環(huán)境場景就像在荒原上一樣,這不僅象征著他們被破壞的生存環(huán)境,而且還象征著他們精神世界的空虛。
這兩幕劇所設置的背景不僅是所有人物的活動場景,更是作者想借以傳達的戰(zhàn)后西方現(xiàn)代人的生存環(huán)境。當《等待戈多》環(huán)境場景中只剩夜空下一棵光禿禿的枯樹和一條鄉(xiāng)間小道時,這不僅影射了二戰(zhàn)后被暴力和火藥摧毀的現(xiàn)實世界,而且暗示了戰(zhàn)后人們精神世界的荒蕪和空虛,信仰被顛覆,靈魂受到難以彌補的創(chuàng)傷。雖然作者只用了寥寥數(shù)筆去描寫劇中的背景環(huán)境,但是通過對劇中背景一反傳統(tǒng)戲劇的精心設計頓時讓觀眾感到耳目一新。其實如此荒涼的舞臺背景正是二戰(zhàn)時期歐洲飽受戰(zhàn)火轟炸后滿目瘡痍的廢墟狀態(tài)的縮影和真實寫照。同時使觀眾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遭到了嚴重破壞。
三、劇中人物的象征意義
在《等待戈多》中一共出現(xiàn)了六個人物的名字,但事實上登場的人物只有五個人:兩個流浪漢——愛斯特拉貢和弗拉第米爾,兩個來往的路人——波佐和幸運兒,還有一個替戈多送信的小男孩以及從未現(xiàn)身卻始終貫穿整個戲劇的一個人物——戈多。不同的人物在劇中有不同的象征意義,其實所有的人物在劇里代表著整個人類。當波卓問:“你們是誰?”弗拉第米兒答到:“我們是人。”弗拉第米兒在這句話中暗示了他們在劇中代表著整個人類。同時貝克特也在這幾個人物名字的選擇上給了暗示。他精心選擇了幾個人物的名字,用不同的名字來暗示他們屬于不同的種族和國家。比如愛斯特拉貢(Estragon) 是一個法國名字,簡稱Gogo;弗拉第米兒(Vladimir)是一個俄羅斯名字,簡稱Didi。巧合的是,這兩個簡稱的發(fā)音對中國觀眾來說,則近似于“哥哥”與“弟弟”,一對難兄難弟,暗指他們之間保護與被保護、指導與被指導的關系。[5]波卓(Pozzo)是一個意大利、法國和西班牙的名字。幸運兒(Lucky)是一個英語名字,在一定程度上這個名字具有反諷的意義。從他們的名字來看,這幾個出現(xiàn)在舞臺上的人物具有多個種族和國籍,他們一起相當于代表了整個人類。他們在劇中所處的生存環(huán)境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西方人所處環(huán)境的真實寫照。
在劇中,這幾個人物合在一起代表了整個人類。分開來看,他們在劇中都是兩兩出現(xiàn)分別代表了不同類型的人物,并且相互依賴著彼此。愛斯特拉貢和弗拉第米兒是一對,他們每天都一前一后地來到同一個地方做著同一件事情即等待戈多的到來。在無聊的等待過程中,他倆沒話找話、前言不搭后語、胡亂地交談,并且沒事找事做出無聊的動作。但無論他們怎么爭吵說彼此要分開,他們始終聯(lián)系在一起。另一組人物波卓和幸運兒,幸運兒是波卓的奴隸,他脖子上系著繩子由波卓牽著,馱著波卓的行李。在整部戲劇中幸運兒僅被允許說了兩次話,在第二幕中他則變成了啞巴。不管波卓是如何打罵甚至是賣掉幸運兒,他們也始終連在一起。在第二幕中,波卓的眼睛瞎了并且身體狀況也非常不好。但是幸運兒沒有反抗或者是逃跑,他一直留在波卓的旁邊承擔著自己的責任。
這兩組人物不僅在劇中相互依賴著對方,他們的性格也互補?!霸趷叟c弗的這對人物關系中,愛是物質追求的代表,他所關注的是吃睡的問題;而弗是精神追求的代表,關心的是戈多來拯救他們?!盵6]在劇中埃斯特拉貢經常被人痛打,在第一幕劇開始沒多久弗拉第米兒就問:“他們沒有揍你嗎?”接著弗拉第米兒又說:“我只要回想起……從那之后……我就在心里問自己……要不是有我的話……你已經變成了什么樣……(果斷地)眼下,你恐怕早就成了一小堆白骨,一點兒不會有錯?!盵2]在第二幕開始沒多久,弗拉第米兒說道:“你不知道,可我知道。因為你不知道如何自衛(wèi)。而要是我在,我是決不會讓你挨打的?!边@幾句話都表明弗拉第米兒一直在充當著保護者的角色,不時給愛斯特拉貢安慰。當愛斯特拉貢提出要分開時,弗拉第米爾則表明他不會走遠的。這里進一步說明了拋開精神的物質追求是走不遠的。這也可以在波卓和幸運兒的身上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幸運兒在劇中始終拿著沉重的行李,不僅常常受打罵之苦,而且還要被波卓賣掉。以至弗連續(xù)六次不斷地向波卓發(fā)問,“您想拋棄他嗎?”“把他身上的血都吸干了后,您就把他一腳踢開,像一塊……(他找著合適的詞)……就像一塊香蕉皮。您得承認……”從波卓的表現(xiàn)來看,為了去追求物欲的享受,他放棄了精神的追求。在第二幕中,波卓的眼睛變瞎了,所有的財富都變成了沙土。由此也可以看出,一個只注重物質追求的人最終會如第二幕開始時的歌中所唱的那條偷面包的狗一樣將自己葬送。
把這組人物分開來看,他們之間的關系又折射出不同的含義。戈戈和狄狄表面上是兩個人物,但他們其實體現(xiàn)了一個人物的兩個方面。戈戈代表人的下意識,反映人的本能要求和非理性意識;狄狄則代表人的意識,反映人的社會適應性,理性判斷和自我抑制。從他們兩個的言談舉止中可以看出他們身上存在著分明的肉體與靈魂的基本屬性。戈戈被認為是沒有靈魂的軀體,因此需要狄狄來作為其靈魂。戈戈和狄狄作為肉體和心靈兩個部分,最明顯不過的證據(jù)是他們每天相見都要擁抱一次,每當兩人夜晚分手之際,口里說著要走卻站著不動。這說明“經過一夜睡眠之后的擁抱所表明的正是肉體與心靈重新合而為一;聲稱分手卻“站著不動,無疑是肉與靈難以分離的暗示。”[5]另外,波卓和幸運兒之間的社會關系是主人與奴仆之間的關系。但實際上他們所表現(xiàn)的關系是壓迫者與被壓迫者之間的關系。他們這幾個人物在社會中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愛和弗代表著物質與精神方面的追求。波卓和幸運兒代表著剝削者與被剝削者之間的關系??傮w而言,他們都反映了一定的社會現(xiàn)實關系。
在劇中這四個主要人物愛斯特拉貢、弗拉第米兒、波卓和幸運兒的形象比較抽象,他們在劇中沒有社會歷史背景,沒有具體的名字,只有名,沒有姓。觀眾不知道他們任何具體的信息,如家庭、信仰等信息。其實,作者特意安排了這幾個名字來象征整個人類。所以劇中人物的悲慘遭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象征了當時整個西方人在二戰(zhàn)后的一個生存和精神狀況。同時他們所進行的一些活動也代表著一定的意義。
四、劇中人物進行的一些活動的象征意義
在《等待戈多》中,兩個主要人物愛斯特拉貢和弗拉第米兒一直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等待戈多來拯救他們。在他們等待的過程中,為了消除等待的煩惱他倆沒話找話,前言不搭后語胡亂地交談,并且沒事找事地做出一些無聊的動作。其實,從他們無聊的談話和滑稽的游戲中,觀眾可以看出作者通過反戲劇的描寫方法來傳達當時人們生活的一些現(xiàn)狀。
在《等待戈多》第一幕開始時,愛斯特拉貢坐在一塊石頭上脫他自己的鞋。“他用兩只手使勁地拽,累得直喘氣。他筋疲力盡地停下來,一邊喘氣,一邊休息,隨后又開始脫鞋。同樣的動作?!盵2]在之后戲劇的情節(jié)中愛斯特拉貢一直在與靴子做著斗爭。前后兩幕劇中都反復多次談到靴子的話題,靴子是人與大地相接觸的聯(lián)系物,表明戈戈是與泥土密切相連的人。他代表著物質的追求,不時地向弗拉第米兒索取胡蘿卜等蔬菜來啃。靴子象征的是生活的負擔,而脫下鞋子看看里面然后扔掉這一系列動作則象征著卸下生活的負擔。[1]愛斯特拉貢總在抱怨腳疼,弗拉第米爾說道:“(有些激動)好像這世界上只有你才腳疼似的!我難道就不算是個人嗎?我倒要看一看,你要是受了我的那些苦,你還能怎么著。你可能會告訴我一些新鮮事?!盵2]從弗拉第米爾的話中可以看出他也在遭受著生活帶給他的痛苦。他們的遭遇基本上代表了當時的人們共同的遭遇。弗拉第米兒在舞臺上老是喜歡玩弄他自己的帽子?!八伦约旱拿弊?,瞧了瞧里頭,伸手進去摸了一圈,搖了搖它,又把它戴在頭上?!盵2]隨后他又做了這一系列動作后才開始講話。還有從他常常陷入沉思的表現(xiàn)來看,他是一個喜歡思考各種問題的人。同時,他也是一個富有同情心具有強烈正義感的人。當波卓變瞎之后,他主動去幫助摔倒在地上的幸運兒。從波卓和幸運兒入場開始,幸運兒就一直背著一個沉重的行李。愛斯特拉貢和弗拉第米兒看到幸運兒一直背著波卓的行李,不停地問“他為什么不放下他的行李呢?”其實,這句話也暗示著我們大家應該考慮放下對物質的過高追求,讓自己活的輕松一些。他們幽默滑稽的言行只是為了打發(fā)時間,忍受命運的煎熬,填補生存的空白。[7]在戲劇中除了做一些動作外,他們一般都是在進行著無聊的對話來等待戈多。
在《等待戈多》中人物的言語并不多,對話簡短。但他們的言語常常自相矛盾,并且不斷重復,給人一種語無倫次的荒唐感。從頭至尾,愛斯特拉貢和弗拉第米兒之間很少有成功完成交際的對話。他們常常前言不搭后語,或者答非所問,不知所云?!罢Z言表達上呈現(xiàn)出反復無常、邏輯混亂的特點,由此正突出了人所處的現(xiàn)實境遇:空虛、憤懣和荒誕。”[8]如他們在劇中的對話:“愛:那咱們趕緊上吊吧。弗:在一根樹枝上嗎?(他們走進那棵樹,仔細打量它)我對它不怎么有信心。愛:咱們總可以試一試吧。弗:那就試試吧。愛:你先來。弗:哦不,應該你先,來。愛:為什么?[2]弗:你的分量比我輕嘛。愛:正因為這樣,才應該你先來嘛。弗:我不明白?!盵2]在等待的過程中,他們玩上吊的游戲,但是他們又害怕當身體輕的一個人吊死后,留下身體重的人會更加寂寞。他們能做的就是等待戈多來帶他們走出痛苦。這些胡言亂語傳達出了當時極度無聊荒誕的精神狀態(tài)和思想情緒。貝克特通過描寫這些滑稽,甚至說有損人的尊嚴的言行來表達與他們同時代人的憂慮、思想和情感。
總體來說,這部劇中的人物不多、情節(jié)簡單、語言單調乏味。所有人物的動作和出場方式沒有太大的區(qū)別,劇中的大部分人物在人生的舞臺上就像小丑表演著滑稽的動作。無論是對人物的動作描寫還是對語言的把握,貝克特通過反戲劇的創(chuàng)作方法表現(xiàn)了當時戰(zhàn)后人們精神世界的荒蕪和空虛。
五、結語
《等待戈多》是一部影響巨大的后現(xiàn)代戲劇。它成功地運用荒誕的藝術形式反映了戰(zhàn)后西方世界的真實社會狀況,并且具有重大的社會意義。貝克特通過對場景的精心布置以及賦予一些事物的象征意義來表達人與自己貧瘠荒涼的生存環(huán)境的脫節(jié)致使人感覺失去了自我。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對人類完全喪失了理想和信念。雖然最后他們沒有等到戈多,但他們仍然繼續(xù)執(zhí)著地等待。通過分析這部劇中的象征意義,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作品所表達的主題。
注釋:
[1]李燕:《從等待戈多看荒誕派戲劇的反戲劇特征》,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2008年,第4期,第85-87頁。
[2]余中先,郭昌京譯,薩繆爾·貝克特:《等待戈多》,湖南文藝出版社,2006年版。
[3]朱永玲:《枯樹背后的風景——淺析<等待戈多>中枯樹的意義》,青春歲月,2013年,第18期,第10-11頁。
[4]馬海波:《Reality in the Absurdity——A Study of Samuel Becketts Waiting for Godot》,安徽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年。
[5]藍仁哲:《感受荒誕人生 見證反戲劇手法——<等待戈多>劇中的人及其處境》,外國文學評論,2004年,第3期,第74-80頁。
[6]丁立群:《從<等待戈多>看塞繆爾·貝克特的倫理關懷》,《“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7]柏云彩:《論<等待戈多>反戲劇的藝術創(chuàng)作特色》,南京郵電大學學報,2007年,第7期,第46-50頁。
[8]謝寶霞,朱獻瓏:《反戲劇·反傳統(tǒng)·反理性——等待戈多語言藝術解讀》,長沙鐵道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第98-99頁。
(劉琳慧 湖南湘潭 湖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 4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