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秋菊
(貴州省建筑設計研究院 貴州 貴陽 550001)
論述建筑設計中功能與形式的關系
毛秋菊
(貴州省建筑設計研究院貴州貴陽550001)
作為建筑設計重要組成部分的建筑功能和造型會直接影響建筑作品,只有二者同時具備并且符合一定的標準和要求才能夠設計出符合人們需要和審美要求的作品?;诖?,本文針對建筑設計中建筑功能和建筑造型的關系展開探究,進而說明建筑功能和造型在建筑設計中發(fā)揮的重要性。
建筑設計;建筑功能;建筑形式;關系
建筑功能和建筑造型作為建筑設計中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二者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都深刻影響建筑設計的最終效果。建筑的核心是建筑功能,建筑造型能夠促進建筑功能的有效實現(xiàn),同時,建筑功能是實現(xiàn)建筑造型的基礎和前提,因此,二者是緊密聯(lián)系的。只有充分認識二者之間的關系,才能夠保證建設功能和造型的有機結合,實現(xiàn)最終建筑設計的目標。
隨著我國社會進步和發(fā)展,人們對現(xiàn)代建筑提出更高的標準和要求,不僅要求具備良好的使用功能,還應該具備安全性、實用性和美觀性,這也是現(xiàn)代建筑以后的發(fā)展趨勢。然而從諸多建筑來看,很多建筑往往難以將兩者進行有效的結合。有的建筑只能夠滿足使用性能,而美觀程度卻難以兼顧;有的建筑只具備外在的美觀性,但是使用性能卻較低,當前只有表達出完整性的功能和具有空間美的建筑才是人們追求的和需要的,也是未來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如今,人們對建筑的要求相比而言,更關注建筑內部性能,即完整性的功能,希望能夠滿足完整性功能的前提和基礎上實現(xiàn)建筑的外在美觀,滿足自身的心理和精神需要。建筑空間主要包括內、外空間兩個部分,現(xiàn)代建筑對建筑空間制定標準要求其能夠表達出動態(tài)空間的效果,應將內、外兩個空間有機有效的融合,當人們使用建筑時,能真切感受到建筑美,進而實現(xiàn)建筑的長遠發(fā)展。
建筑設計領域中不同時期的派別,其主張的設計理念是不同的,設計理念中的一項便是如何看待功能與形式的關系問題。功能決定形式的建筑以20世紀現(xiàn)代主義建筑為代表,而形式優(yōu)先于功能的代表為之后出現(xiàn)的表現(xiàn)主義、后現(xiàn)代主義建筑。建筑與人們的居住生活、日常工作結合的最為緊密,它取決于其過程中的每一個步驟,而最為關鍵的步驟就是在最初設計定位時,是否將功能放在第一位,是否將設計理念升華、以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來詮釋特定使用人群的需要。
建筑設計要想實現(xiàn)單體立面的風格,在設計的過程中應嚴格遵守相關原則。由于建筑體型是由多個小建筑組成,組合不固定,因此如果想要表達建筑美應在建筑設計時注重建筑的整體性。要同時兼顧建筑的內部和外部的構成形象,明確的掌握好建筑的統(tǒng)一性、均衡性、穩(wěn)定性和韻律尺度等構圖規(guī)律。建筑體型組合類型由單一體型和組合體型構成。單一體型是指建筑整體的形體,組合形體是指在建筑整體形體下的一系列組合形體。組合型體又由對稱形體和不對稱形體構成,對稱的組合在視覺上來看較為穩(wěn)定,更顯得嚴謹、莊重;反之不對稱的組合形體則顯得比較自由,更為生動活潑,常用于山地旅館、大型辦公場所、體育館等。建筑立面代表的是建筑物四周的外部形象,在設計建筑立面時,要處理好立面的比例尺度、立面虛實對比、立面線條、立面色彩與質感以及立面重點各細點之間的聯(lián)系。某體育館平面見圖1。
圖1 某體育館平面圖
4.1現(xiàn)代主義建筑強調了功能的重要意義
表現(xiàn)主義派、未來主義派、風格主義派、構成主義派等等主要是美術和文學藝術方面的派別,它們幾乎沒有提出和解決當代建筑發(fā)展所涉及的根本性問題。而20世紀的現(xiàn)代主義建筑則是強調功能主義,與此同時利用線、面、體的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構成的美學”世界。它的本質在于摒棄裝飾,強調建筑應當是時間與空間的表現(xiàn)對象。從某種意義上說,現(xiàn)代主義建筑的起源與發(fā)展的過程,事實上就是一個從建筑中去除裝飾的過程,是一個僅以表面裝飾未標注來進行建筑價值判斷的歷史進行否定的過程。
4.2現(xiàn)代主義建筑大師的探索
一戰(zhàn)結束后,格羅皮烏斯、勒·柯布西耶和密斯·凡·德·羅只有三十多歲,他們立即站到了建筑革新運動的最前列。他們的具體的方法便是重視建筑的功能、經(jīng)濟與運用新的工業(yè)技術來解決問題??虏嘉饕乃_伏伊別墅是一個完美的功能主義作品,它像一只遠洋油輪停泊在巴黎郊外的草地上。他在《走向新建筑》一書中提出了“新建筑五點”原則,即底層架空,自由平面,橫向長窗,自由立面,屋頂花園。這在薩伏伊別墅中被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同時體現(xiàn)了密斯·凡·德·羅的“少即是多”的設計理念,這是他以令人驚訝的不帶情感的邏輯來追求其對現(xiàn)代建筑所做的觀察。
4.3新現(xiàn)代主義建筑大師的探索
安騰忠雄的六甲山集合住宅也繼承了現(xiàn)代主義建筑的設計理念,以空間代替裝飾,重視功能。在六甲山集合住宅這個作品中,安藤忠雄不僅深入探究使用功能、精神上的需求,還充分融入了山體這一特殊地形。在小區(qū)內引進有如小巷弄堂般親密的人性化空間,再將山坡地的特性運用在建筑結構上。平凡的是那些方方正正的盒子,灰白的混凝土。奇特的是下層住戶的屋頂當上層住戶的陽臺,陽臺面向寧靜美麗的神戶港灣,那是獨棟住家無法享有、群居所擁有的豐富形態(tài)。安藤曾表示此設計受柯布影響,將以人為本作為建筑的核心理念。
4.4對中國南北方建筑差異的探究
中國的江南水鄉(xiāng)與北方皇家宮殿的強烈對比,正是形式追隨功能而變的經(jīng)典案例。由于地理位置不同,自然環(huán)境條件有很大差異,因此,江南的水域環(huán)境,造就了江南人特有的生活方式,那就是與水緊密結合,建筑一層是店面,二層是住家,建筑門前有小路,面向河流,建筑背面也是水流,與建筑想通,是商家進貨的通道。這樣一種布局正是江南水鄉(xiāng)環(huán)境造就出的生活方式的體現(xiàn)。而北方則完全不同,最有代表性的北京城,北方氣候干燥,沒有形成密布的水系。北京城是皇城,在城內的建筑代表了皇權集中的意義,建筑平面與大尺度、大體量的立體空間烘托出天子腳下的氣魄。在建筑形體上,通過房屋的間數(shù)和屋頂?shù)男问絹矸种鞔?,間數(shù)以十一間為最高級別,屋頂?shù)燃壏謩e為廡殿、歇山、懸山、硬山,最重要者加重檐。通過此類手法,使宮中的院落形成一個主次分明、對比同一的整體,把君臣、父子、夫婦等倫理關系,通過建筑形態(tài)與空間體現(xiàn)出來。京城民居以四合院為主,它是北京的“母語建筑”,是北京最基本、最普遍的建筑形態(tài),也是老北京的細胞。北京冬冷夏熱,四合院的圍合封閉空間,對外可以防風防沙、隔熱保暖、抵御外侵,對內格局嚴謹、等級分明。從建筑功能(倫理功能)反映了人們的一種禮制觀念與生活方式,是中國傳統(tǒng)家庭“幾世同堂”理想的產(chǎn)物,它喻示著一種“忠孝”的倫理觀念。這充分體現(xiàn)出南方與北方建筑差別的本質原因,那就是根據(jù)環(huán)境的差異,人們需求側重點有所不同,采用的生活方式也不同,因此呈現(xiàn)出的建筑風格也大相徑庭。這是經(jīng)過千百年來不斷演變之后形成的合理、科學的、結合地方特色的建筑形態(tài)。其平面設計圖可見圖2。
圖2 四合院設計平面圖
西班牙建筑師高迪是表現(xiàn)主義的一個比較杰出的建筑家,他的米拉公寓、圣家族大教堂都是充滿奇幻的色彩。米拉公寓的屋頂高低錯落,墻面凹凸不平,到處可見蜿蜒起伏的曲線,整座大樓宛如波濤洶涌的海面,富于動感。高迪還在米拉公寓房頂上造了一些奇形怪狀的突出物,有的像披上全副盔甲的軍士,有的像神話中的怪獸,有的像教堂的大鐘。這華麗怪異的建筑造型飽受爭議,批評他只顧做表面文章,對于建造該建筑的意義并沒有深刻挖掘,這是與現(xiàn)代主義建筑本質不同的。現(xiàn)代主義建筑從功能出發(fā)、按照業(yè)主的需求考慮使用方式、進而形成某種形態(tài)。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人們對建筑設計成果的要求和標準也逐漸上升。建筑設計在快速發(fā)展的進程中,充分實現(xiàn)了建筑功能和建筑造型的有效結合,不僅滿足了人們舒適、實用要求,還實現(xiàn)了美觀的目的,符合建筑設計未來發(fā)展趨勢。
[1]馮安禮.論述建筑設計中功能與形式的關系[J].大科技,2013(24):353~ 354.
[2]張冬陽.論建筑設計中功能與形式的關系[J].現(xiàn)代裝飾:理論,2013(3):78~79.
[3]李東偉.論建筑設計中功能與形式的關系[J].門窗,2014(2):25.
TU201
A
1673-0038(2015)30-0022-02
2015-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