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摘要:音樂作為情感藝術,每一個音符背后都閃耀著絢麗的色彩。本文將“古典”音樂的鑒賞方式作為切入點,對音樂課堂教學情境、音樂作品思想感悟以及音樂理論學習等方面進行了闡述,意在提高高職“古典”音樂的鑒賞能力,促進學生音樂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音樂 聆聽 高職
對聆聽音樂的方式來說,音樂,究竟該如何聆聽,如何書寫,如何討論,每一位聆聽者都有不同的觀點。音樂是抽象的,不像繪畫般直面展示現(xiàn)實的景物,也不像文學訴說生活的情節(jié),音樂和現(xiàn)實沒有明確的對應。因而,聆聽音樂的經(jīng)驗和看畫、讀文學比起來要更加主觀。同樣的音樂在不同的人心中會有更多不同的感受,可以說聽音樂的方式具有個人性和多樣性的特點。高職音樂欣賞課程的設置,意在以審美為核心豐富學生的情感,“塑造品質”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等素質,本文針對音樂欣賞的方法進行了一些思考,意為高職院校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提升起到促進作用。
一、在意境聆聽音樂的美麗
對聆聽者來說,要聽到什么,要有什么樣的聯(lián)想感受,音樂里的并沒有那么明確的指示。一段音響,這個人聽起來哀傷的音樂,另一個人很可能覺得可以安穩(wěn)放松,而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心境下如果聆聽同一個音樂作品也將產生感覺上的細微差別。例如:對一位忙碌了一天此時悠然自得地聆聽音樂的人來說,音樂能讓聽者忘卻喧囂與煩惱,在動人的旋律里氣定神閑;而對于一位下班途中匆匆趕往回家路途中的聆聽者來說,此時的音樂只會成為路途中的一種消遣方式,喧囂的環(huán)境根本無法讓聽者在音樂動人的旋律里慢慢地品味。對音樂來說,聽者的感覺這樣或那樣,并不是音樂本身決定的,一方面依賴于聆聽者用什么樣的態(tài)度和什么樣的方式來聽音樂;另一方面,聆聽音樂的空間、環(huán)境也對聆聽者的體驗產生了不一樣的影響。因此,在音樂鑒賞課程的教學導入中,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與學生共創(chuàng)能激起學習興趣的場景,營造一個寬松愉悅的氣氛,將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引入到音樂作品中來,必將對作品的聆聽效果產生積極的影響。
二、在作品的思想中感悟音樂的美麗
音樂是人類思想最獨具魅力的載體,在幾千年的時光飛逝中,人們用美妙的音符訴說了不同民族、不同的時代的家國思愁、愛恨情深與世事百態(tài)。好的音樂作品在年代的傳承中經(jīng)久不衰。因此,在高職音樂鑒賞課程的作品選擇上,一方面,有必要選擇一批優(yōu)秀的、經(jīng)典的、具備高尚思想內容的音樂作品作為教學內容,并在聆聽中積極地挖掘與整理,培養(yǎng)高職院校學生高雅的審美情趣;另一方面:有必要對樂曲背后音樂創(chuàng)作者的生命與思考有較全面的了解。例如:肖邦作為浪漫主義時期的“鋼琴詩人”,音樂家用音符表達了他對祖國命運的憂患,對侵略者的憤怒,對家人、戀人的感情和回憶,對祖國景色的描述和熱愛。他是位典型的“浪漫主義”者,他的音樂里只有一個主角,展現(xiàn)著清楚的自我和一個創(chuàng)造控制世界的自我。
三、在樂理中領會音樂的美麗
音樂對接收者有較高的要求,你得自己去聽里面的意義。藝術與其它自然科學學科的最大區(qū)別在于:前者采用形象思維、而后者則更多地采用抽象思維。能夠在音樂中得到多少體會,往往取決于聽者和音樂間究竟有多少、多深的聯(lián)結,很多人無法進入古典音樂的世界,往往源自找不到和古典音樂建立聯(lián)結的方式。正因為如此,所以很多人覺得和音樂有距離,不知道音樂要表達什么,他們就說:“這音樂我聽不懂”、“這音樂怎么這么難”。然而,對于藝術來說,任何一種藝術形式在表現(xiàn)具體形象時都具有各自獨特的表現(xiàn)手段 音樂家在塑造音樂形象時有一套表達情意的體系,那就是――音樂語言。一首音樂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美,需要通過多種要素才能表現(xiàn)出來。不熟悉音樂語言,雖然有了很好的音樂作品,也不可能理解它、欣賞它。因此,在高職音樂鑒賞課程的教學中,有必要首先讓學生熟悉了解音樂語言的構成,在欣賞中逐漸積累音樂語言的創(chuàng)作規(guī)律,領會音符背后的美。否則,再美的音樂回響在耳邊,也不能引起聆聽者的共鳴。
四、在創(chuàng)造中聆聽音樂的美麗
音樂是創(chuàng)作的藝術,音樂作品從作曲——表演——聆聽,每一個階段都展現(xiàn)出創(chuàng)作的美麗??梢哉f,音樂作品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都是一個藝術創(chuàng)作的過程。作曲家用音樂的語言展現(xiàn)了其創(chuàng)作音樂的思想與初衷;音樂作品的演繹者用精湛的技藝展現(xiàn)音樂作品的同時,又向聽眾展現(xiàn)了演繹者本人獨特的藝術風格;音樂的聆聽者結合不同層次的音樂鑒賞能力與人生閱歷,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感受音符帶來的情感體驗。不同的角色,不同的環(huán)境,不同的心情,在相同的音樂作品中,音樂與心靈交匯的剎那,創(chuàng)造出不一樣的美麗。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每一個音符背后都閃耀著絢麗的色彩。與音樂沒有心靈的溝通,也就沒有辦法沐浴音樂情感洗禮。欣賞不同的音樂就猶如品味不同的人生故事,不同的音樂背后姿態(tài)萬千,會給不同心情的人各種各樣的遐想,在有限的空間里容納無限的感情世界,需要用心去聆聽、去想象、去創(chuàng)造、去感受音符背后的美麗心靈。
參考文獻:
[1]馮新平.論音樂素質教育及其教育方法[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2004,(05).
[2]趙慧穎.試論音樂興趣培養(yǎng)[J].藝術教育,2006,(03).
[3]占靜.對高職院校學生音樂素質現(xiàn)狀和改革的探討[J].科技信息,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