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野六十里
我喜歡曠野,那些曠野里的小花小草,自由美妙的狀態(tài),綻放自己,又為這個大千世界裝點美麗。
■教育熊視
柳袁照
江蘇省蘇州第十中學(xué)校長,江蘇省語文特級教師,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
有些事情,需要特殊的情景。在交通發(fā)達的現(xiàn)代條件下,要一個孩子從早到晚,徒步走完60里路,非學(xué)校、教育的背景不能完成。從凌晨開始,一直走到下午,整整八九個小時,每年都是這樣,這是我們蘇州十中的教育活動。年年如此,但是,每年的行走,都是獨特的“新”的開始。我參與其中,都會感動,內(nèi)心柔軟。
天邊出現(xiàn)了曙光,我們開始走向太湖。一路上,警車護衛(wèi),家長在路邊送行。寧靜的早晨,被師生行走的腳步所打破。春天生氣勃勃的景象,出現(xiàn)于古城的大街小巷,出現(xiàn)于孩子們的身上,柔和的陽光照在房屋上,也照在一路上的花樹花枝上。
今年25公里之后,又會出現(xiàn)什么情形呢?女同學(xué)的背包,還會被男同學(xué)都搶背在自己肩上嗎?我又驚異了:男生走在前面,女生走在后面,女生的背包都在自己的肩上,但是她們都伸出手,拉住男生的背包,不是攙扶,勝似攙扶。溫馨的世界,不僅僅局限于成人的世界,孩子們的狀態(tài),會更純美。多好啊,路邊的那些小花小草,盡管卑微,可相依相靠,如人一般。你看,那樹枝上的幾只禽鳥,前前后后,一起棲息,難舍難分。教育當(dāng)創(chuàng)設(shè)這樣的情景,讓學(xué)生在日常的生活之中,體悟人生中的美德。
每年的行走方案,都是學(xué)生們自己制定的。有一個通過公平、公正競用的程序。各班級走出校園,展開社會調(diào)查與社會實踐。然后,學(xué)生們集中起來,聽取各班的方案演講與線路展示。最后“公投”,得票最多的勝出。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為孩子們的成長,把本來栽種在花盆的花草,栽種到大自然的原野之中。既提供陽光雨露,又提供風(fēng)云風(fēng)雨。讓他們自己去選擇,自己去面對,自己去歷練磨難。途中,我看到一棵棵樹,令我欣喜,這些樹,不高大,也不威猛,更談不上嫵媚,是一棵棵平平常常的樹,但它們健健康康。葉子翠綠,枝桿有力。滿身的翠綠之中,突然我又看到一朵朵花,這些花正含苞欲放,淺紫紅的顏色,高貴大方。樹與花相互映襯,各自裝點這個世界。那不是我們所追求的狀態(tài)嗎?人的狀態(tài)、生命的狀態(tài)。
胥口,曾是蘇州古城通向太湖的唯一航道。現(xiàn)在,我們又一次在胥江橋下休息。小時候,我去西山,都是從這里進入太湖。許多年過去了,早已遙遠(yuǎn)。今天隨學(xué)生一起行走到這里,是圓一個夢嗎?胥口作為一個歷史的通道,今天成了風(fēng)景。學(xué)校做了一組行走的明信片,發(fā)給學(xué)生,還做了紀(jì)念印戳。同學(xué)們紛紛相互簽字,也叫老師簽字,更是在我面前排起了隊伍。孩子們在收藏現(xiàn)實,記憶歷史。我相信,再過許多年,他們在這里的留影,一定會成為歷史的新明信片。同學(xué)們累得幾乎要趴下了,相互依靠著。
接近終點,是最控制不住場面的時刻。旗手們,與各班尚有余力,或沒有余力的同學(xué),都會涌向隊伍的最前列,都想走到最前面,所以大家越走越快,近乎小跑。終點的在望了,一個人沖出隊伍,所有的人都成了脫韁的野馬,景象之壯觀,會令每一個人在場的激動。要知道,那是從凌晨五點,走到下午四點,走了60里路以后的奔跑。那不是拼搏嗎?像不像如今的高考場面?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能找到它們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這些學(xué)生,日常月久地在教室里拼搏,即使精疲力竭了,在最后的時刻,還要豁出去,拼搏。舉著紅旗跑著的、翹著腳跑著的、攙扶著跑著的,跑得動與跑不動的跑成一團的,那就是今天高中生的形象。
到達終點,是勝利的喜悅。大家席地而坐,每個班級派代表說一句感悟的話,那種在經(jīng)歷了“大磨大難”以后,說出的感悟,真是精彩得像詩篇。
我們行走在路上,一路上都是風(fēng)景。每到一處,行人都會駐足。我們走過、路過,所有的美景,我相信都會映在心里。我喜歡曠野,那些曠野里的小花小草,自由美妙的狀態(tài),綻放自己,又為這個大千世界裝點美麗。同樣,一路上,自由自在的小河,河水向前流,激起水花,再與我們一樣,澎湃而去。我們走在路上,融于自然,在別人看來,何嘗不是不竭的生命色彩與活力?何嘗我們自身不是風(fēng)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