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任
(北京大興區(qū)武術協(xié)會,北京102600)
武術段位制在小學推廣現(xiàn)狀分析與發(fā)展策略研究
陳建任
(北京大興區(qū)武術協(xié)會,北京102600)
2009年6月《趣味武術(段前級教程)》被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確定為《中國武術段位制》進校園的試點項目,以引導學生習練武術,增強學生體質和傳承民族文化。文章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對《趣味武術(段前級教程)》在小學的推廣現(xiàn)狀進行研究分析,探討具有可行性的發(fā)展對策,進而推進武術段位制在中小學范圍內更好的實施。
武術段位制小學
自1976年改革開放至今已有近40年的光景,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推動著我國整體政治經(jīng)濟實力的提升,并以強國之姿步入世界民族之林。時代賦予我們必需集群策群力共筑經(jīng)濟強國、政治強國、文化強國,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世界的舞臺上獨樹一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區(qū)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痹谶@樣的時代背景下,推廣和普及武術就顯得更為迫切。武術段位制從1998年1月1日施行以來,經(jīng)歷了套段和考段時期,接著相繼出版了武術段位制技術教材,為武術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它是在繼承歷史文化傳統(tǒng),吸收和借鑒國外經(jīng)驗的基礎之上出臺的武術等級制度,是武術現(xiàn)代化發(fā)展的制度保障之一。2007年,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根據(jù)調研結果對段位制進行修改,新增段前三級,并且確定中小學的考段內容與武術教材內容相一致。2009年6月,《趣味武術(段前級教程)》、《長拳》、《劍術》、《短棍》被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確定為《中國武術段位制》進校園的四個拳械項目,并在全國7大區(qū)的133個學校開展了試點推廣工作,引導學生由課堂習武,進入考取國家武術段位的鍛煉隊伍。截至目前為止,武術段位制在小學已推行了近6年的時間,那現(xiàn)階段的開展現(xiàn)狀如何?能否在適應新課標的基礎上把握教學的契合點?在推廣過程中我們遇到了哪些問題?我們還需要做哪些努力?本研究在搜集、調查、整理的基礎上,脈絡清晰地闡述現(xiàn)階段的開展現(xiàn)狀,對于存在的問題也通過走訪相關專家并結合小學生特點給出建議和對策,以期為武術段位制的發(fā)展貢獻些許力量。
根據(jù)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指定的《武術段位值推廣十年規(guī)劃》可以看出:在今后的10年,推動武術進校園工作,加大在中小學推廣武術段位制的工作成了段位制工作的重中之重。截至2014年底,據(jù)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數(shù)據(jù)中心提供的數(shù)據(jù)顯示,作為國粹的中華武術,在小學的開展狀況正呈穩(wěn)定增長的趨勢。每一年段前級的申報人數(shù)均呈幾何式的遞增,目前段前級學習者已逾20萬之多。學生對武術的認知有所改觀,但仍然有學生認為跆拳道和拳擊屬于武術,不了解民族精神的具體內涵。武術教師專業(yè)化改變不明顯,絕大多數(shù)的段位制教學仍是現(xiàn)學現(xiàn)賣。值得注意的是,體育教育專業(yè)教師擔任武術教師的比例仍高達70%以上。雖然段位制骨干培訓班培養(yǎng)出了大批的培訓指導員和考評員,但是這其中大多數(shù)隸屬于高校武術專業(yè)和武術協(xié)會,很少有來自小學的武術教師參與培訓和學習。換言之,在小學段位制教育教學上,武術教師師資不足。武術段位制在小學教學的內容上均參照《趣味武術(段前級教程)》教材進行,然而教學時數(shù)、教學方式上任然略顯不足。學生喜歡武術,但并不喜歡武術課,這也客觀地反映現(xiàn)階段小學段位制的教學趣味性不足,教學方式依然嚴守陳規(guī),缺乏創(chuàng)新。在體制管理方面,武術段位制的實施主要依靠地方武術管理部門,但是管理部門與學校合作不足,致使武術段位制與武術教學嚴重脫軌。甚至,在試點單位依然有很多地方還沒有舉行過武術段位制的考評及評審工作。
3.1 同類競技項目競爭激烈,段位制發(fā)展舉步維艱
在外來文化猛烈入侵的今天,我們可以看到各地跆拳道館遍地開花。跆拳道是奧運會項目,在我國很多高校均開設跆拳道專業(yè),即便是在中小學,依然開設跆拳道興趣班,吸引很多學生和家長踴躍參加。市場競爭力強,群眾基礎扎實,同時背后又有來自韓國政府對于跆拳道本身項目的支持,每年韓國政府投入億美元進行改革、繼承和創(chuàng)新,使得跆拳道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無限擴大。反觀本民族的傳統(tǒng)武術項目確實舉步維艱,作為體育強國的中國偏重競技體育項目,然而武術在適應現(xiàn)代競技規(guī)則的同時逐漸丟失了原有的特色,觀賞性降低。受20世紀80年代武俠小說、李小龍、甄子丹等影視劇等的影響,國人對于武術寄予了過高的技擊期望。而實際習練后卻往往因達不到影視劇的效果而產(chǎn)生厭學的情緒。小學生喜愛挑戰(zhàn)且富有變化的運動項目,競技武術的模式無疑對學校武術的多樣性帶來了限制。往往會使學生感覺枯燥、乏味、難度大,沒有一定的毅力與興趣。因此,小學武術教育必須打破競技武術模式的束縛,突出武術博大精深的特色,弘揚國人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重樹武術在民眾中的形象,鼓勵大眾參與,奠定群眾基礎。
3.2 學生家長支持度不高,宣傳問題亟待解決
自《趣味武術》開展以來,不少家長反對學生習練。通過走訪和調查得知,很多家長對武術段位制并不了解,甚至不清楚和傳統(tǒng)武術有什么區(qū)別。家長普遍認為,習練武術既不能為升學考試加分,又會影響孩子的日常管理。武術具有攻防技擊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讓學生加強自我保護。但由于小學生自制能力差,也會因為覺得習練武術,強于他人而徒惹是非,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3.3 體制管理疏漏,政策執(zhí)行度不足
制度建設時走向現(xiàn)代化的重要保證。段位制的管理體制是一種典型的政府管理型體制。政府管理型體制必然導致在行業(yè)系統(tǒng)內主要采用行政方法來進行段位制的運作。從制定總體發(fā)展規(guī)劃,直至組織各級武術活動等幾乎都由政府機構負責。另一方面,各種武術組織則常常不具備實質性的管理功能。段位的考評、審批絕大多數(shù)是由各級武術行政機關來施行。政府型管理體制有利于強化領導、集中調配、統(tǒng)籌兼顧,缺點是、抑制廣大社會成員對武術運動的參與和支持,因而最終會限制武術運動的發(fā)展。國家武術運動管理中心舉辦的骨干培訓、段位制工作會議,往往是由各個地方武術行政部門推薦人選參與,其中社會成員和行政部門工作人員較多。政策很少下達至各級小學。其次,現(xiàn)階段,各地武術行政部門沒有建立武術教師師資培訓、段位制培訓、認證、年審制度,不能夠提高小學武術段位制教師的專業(yè)水平。
3.4 小學武術教師匱乏,師資力量有限
目前在小學教學會總,體育教師的配備難以滿足武術段位制教學的實際需要,不能擔當起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任。在現(xiàn)有的武術師資,大多是兼職的體育教師,缺乏對武術系統(tǒng)完整的學習。目前體育院系武術專業(yè)的畢業(yè)生,大多以長拳套路為主,而武術段位制的內容是豐富多樣的,拳種繁多。這種相對的薄弱也使得武術的普及受到束縛。此外,除了師范類高校民族傳統(tǒng)體育專業(yè)具備教師資格證外,其他體育院校的民族傳統(tǒng)體育專業(yè)畢業(yè)生除非自行考取教師資格證,否則很難不如小學教師行業(yè)。因而,現(xiàn)階段小學體育教師往往是由體育教育專業(yè)的學生構成,他們只在大學時選修過武術,缺乏專業(yè)、系統(tǒng)的武術知識。最后,師資的薄弱還表現(xiàn)在教學水平上,不否認確有經(jīng)驗技術都非常優(yōu)秀的武術教師,但比起對武術有濃厚興趣的廣大愛好者來說,確實是鳳毛麟角。
4.1 擴大宣傳和改革力度
首先,加強對武術教師宣傳。包括宣傳武術段位制育人功能、展示段位制多方位的功能和作用、促使教師引導小學生進入武術鍛煉行列。其次,加強對學生的宣傳。讓學生了解段位制的考評內容的趣味性、簡單性和對抗性,提高對武術的興趣,讓學生了解不同的段位等級可以獲得證書和不同標志的服裝,提高學生晉段的積極性。最后,就是做學生家長的工作?,F(xiàn)在的中小學生學什么、不學什么,家長的作用很大。只有讓家長了解武術段位制,調動家長對武術段位制的興趣,才能促使更多的學生參加武術段位制晉級活動。首先,讓家長知道參加武術段位制晉級活動,不僅能增強體質,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而且有助于塑造完善的人格,促進中小學生身心和諧的發(fā)展。其次,讓家長了解適合不同年齡階段的武術段位制晉級內容,不僅有套路、功法,還有讓小學生癡迷的對打內容。最后,讓家長意識到學生參加武術段位制獲得的段位等級將來可以和升學考試成績掛鉤,促使家長監(jiān)督學生去參加武術段位制考級晉段活動。家長是學生的支柱,只有讓家長了解中小學武術段位制,才能順利地開展。
4.2 強化武術段位制教學師資培訓
首先,增加體育院?!懊褡鍌鹘y(tǒng)體育專業(yè)”的招生數(shù)量,同時鼓勵民傳學生取得教師資格證,豐富教育學理論知識?,F(xiàn)階段我國武術人才稀缺,因此從高校開始著手不失為一種解決辦法,高校的擴招定會刺激地方中學重視武術生的培養(yǎng),這無疑為我國武術后備軍提供了有力保障。其次,重視在職體育教師的武術培養(yǎng),同時積極外聘社會上的武術段位制高端為人才投身于小學段位制教育教學。最后,加強學校與武館的合作??茖W地將學校的生源優(yōu)勢和武館的專業(yè)優(yōu)勢現(xiàn)結合,能達到“1+1>2”的效果。
4.3 努力提高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在武術教學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體現(xiàn)“以生為本”的教學原則。運動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堅持鍛煉的前提,只有學生在主觀上接受了武術學習,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認為學習武術難,學習武術累的問題。學??梢詢?yōu)化課間活動,規(guī)范教材,提高學生參與武術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刺激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改正過去形成的懶散習慣。
4.4 開展武術比賽,鼓勵學生進段
在小學廣泛開展武術段位比賽,不僅能豐富小學生的業(yè)余生活,而且有利于增強學生體質和傳承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最重要的是還能發(fā)現(xiàn)有武術天賦的小學生,為以后武術人才的培養(yǎng)奠定基礎。同時,通過段位制比賽,鼓勵學生考取段位,激發(fā)學生的斗志,從而提高自身武技水平。
4.5 尋求《趣味武術》與《新課標》的契合點
小學體育課標中規(guī)定:在1-6年級,要著重讓學生體驗參加體育活動的樂趣,并在學習和應用運動技能中規(guī)定“水平一初步掌握簡單的技術動作;水平二會做簡單的組合動作;水平三初步掌握運動基本技術”。水平一至水平三分別相當于1-2年級、3-4年級、5-6年級。從每個水平階段的內容特點分析,要求學生首先掌握簡單的基本動作,其次是動作組合,再次是基本技術,與武術段前級要求吻合。由此可見,武術段位制段前級內容適合在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逐級推廣,可以用于規(guī)范中小學武術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是體育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以生為本”的具體體現(xiàn)。
《趣味武術(段前級教程)》共分三個級別,每個級別均設有基本技術、趣味練習、健身拳操三個部分。其中,基本技術選自武術基本功和基本動作;趣味練習是以基本技術為核心的游戲化練習方法;劍身拳操是將基本技術動作串聯(lián)成適宜集體練習的、節(jié)奏鮮明的組合拳操。小學武術段位制教學內容一般來源于教材,但《新課標》規(guī)定過于籠統(tǒng),只是確立了教材的基本目標和內容結構框架,沒有規(guī)定具體內容。這一方面賦予體育教師對教學內容選擇和創(chuàng)編的靈活選擇性,為武術段位制教學帶來了更廣泛的發(fā)展空間,可以根據(jù)教學要求,參照教材,借鑒網(wǎng)絡資源,根據(jù)各地的不同武術特色,編寫適合小學生身心特點的武術操和長拳組合等,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教學,增加了教學內容的生命力,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xiàn)階段,國家提倡弘揚民族傳統(tǒng)文化,重視對傳統(tǒng)武術的挖掘和發(fā)展。同時國家提倡體教結合,重視青少年體質下降問題。這為段位制進學校提供了重要機遇,也為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展提供了保障。小學校園是武術段位制普及的重要園地,小學生是國家的明天和希望。武術段位制的教學能夠提供科學的鍛煉方法,規(guī)范學生文明禮儀,從而作用于課堂紀律,全面提高學生的德智體和心理素質。作為體育人,我們要積極推進武術進校園,帶動武術段位制全面進入全民健身領域。
[1]薛文忠,等.傳統(tǒng)武術技術的段位標準和考試方法的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5(4).
[2]翟少紅.試論中小學武術教學改革的出路——從課程、教材、教師、學生角度進行探討[J].中國體育科技,2005(6).
[3]蔡仲林,等.武術段位制實施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
[4]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研究院.我國中小學武術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The Situation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Wushu Rank System Promotion in Primary Schools
Chen Jianren
(Wushu Association of Daxing District,Beijing 102600,China)
In June 2009,“Interesting Wushu (Pre-Rank Course)”was determin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he State Sports General Administration as the pilot project which plan to introduce the“Chinese Wushu Rank System”into schools to guide students practicing Wushu,to enhance students’physique and inherit national culture. This paper uses literature and expert interviews methods to research and analyze the promotion of“Interesting Wushu (Pre-Rank Course)”in primary schools,explores the feasible developing countermeasures,thus promotes a better implementation of Wushu Rank System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Wushu rank system primary schools
G85
A
1004—5643(2015)09—0070—03
陳建任(1968~),男。研究方向: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