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蕭 李東野
心脈隆注射液治療慢性頑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應用
魏蕭李東野
目的 評價心脈隆注射液治療頑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慢性頑固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chǔ)上采用心脈隆注射液5mg/kg,2次/d,共14 d。結(jié)果 心脈隆組心功能改善的臨床顯效率(37.5%)和總有效率(95.0%)均較對照組(15.0%和75.0%)顯著提高(P<0.05),且無明顯不良反應出現(xiàn)。心脈隆組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B型腦鈉肽(BNP)、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左室舒張末期容積(LVEDV)、左室收縮末期容積(LVESV)、左室短軸縮短率(FS)均有顯著改善(P<0.05)。結(jié)論 采用心脈隆注射液治療慢性頑固性心力衰竭是一種有效安全的手段。
心脈隆注射液 慢性 頑固性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簡稱心衰)通過針對病因治療及常規(guī)抗心衰診治一般能及時快速的緩解癥狀,但部分心衰癥狀和體征不能改善或呈進行性加重不見好轉(zhuǎn)及心功能持續(xù)處于Ⅲ~Ⅳ級,稱為頑固性心力衰竭,又稱難治性心衰[1]。如何治療頑固性心力衰竭是心內(nèi)科醫(yī)生面臨的難題之一,近期臨床開展的心臟再同步化治療對于改善重度心衰、提高運動耐量有益,還可降低病死率,但費用昂貴[2]。近年來心脈隆注射液主要作為心肌保護的藥物應用于臨床。本文旨在觀察心脈隆注射液治療頑固性心衰的療效及其安全性,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入院治療的慢性充血性頑固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男52例,女28例;年齡62~83歲,平均年齡(69.73±2.99)歲?;颊呓?jīng)足量利尿劑、洋地黃制劑、常規(guī)吸氧、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等治療后心衰癥狀未能緩解,均符合難治性心力衰竭的診斷標準。包括冠心病34例、擴張性心肌病22例、高血壓性心臟病18例、風濕性心臟病 6例。排除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活動性心肌炎、肥厚型心肌病、慢性腎臟病≥Ⅲ期、中重度貧血(血紅蛋白<90 g/L)、過敏體質(zhì)、嚴重肝腎功能損害、自身免疫病合并運動系統(tǒng)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等其他疾病影響行走能力者。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洋地黃制劑、利尿劑、血管擴張劑、ACEI等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chǔ)上加用心脈隆注射液5 mg/kg,加入 100ml葡萄糖液或0.9%氯化鈉溶液進行靜脈輸注,輸液滴速控制在20~30滴/min,2次/d,共14d。首次使用心脈隆注射液需做皮膚過敏試驗且均為陰性。
1.3觀察方法 用藥期間監(jiān)測血壓及外周氧飽和度,觀察治療前后患者胸部X線片、心電圖、肝腎功能、血尿常規(guī)、腦鈉肽(BNP)及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測量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左室舒張末期容積(LVEDV)、左室收縮末期容積(LVESV)、左室短軸縮短率(FS)。
1.4療效標準 顯效:水腫全部消退,肝臟縮?。?cm,頸靜脈怒張消失,雙肺濕啰音明顯減弱或消失,呼吸困難癥狀消失,能平臥入眠,心功能改善≥Ⅱ級。有效:水腫減輕或消退,肝臟縮小<2cm,頸靜脈怒張減輕,雙肺濕啰音減少,呼吸困難癥狀改善,能側(cè)臥入眠,心功能Ⅰ~Ⅱ級。無效:心功能無改善,上述癥狀無好轉(zhuǎn)。
1.5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包。計量資料以(x±s)表示,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兩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改善情況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療效比較[n(%)]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超聲心動圖及BNP變化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BNP及超聲心動圖檢測比較(x±s)
2.3不良反應 在臨床治療中出現(xiàn) 2 例低血壓癥狀(1例患者年齡為68歲、另1例患者年齡為71歲),當時靜脈滴注約為60滴/min,控制為30滴/min后,癥狀改善或消失,均可繼續(xù)治療。尚有1例患者(女患者,68歲)用藥第5天出現(xiàn)輕度頭暈,次日頭暈癥狀緩解,繼續(xù)用藥無復發(fā),其他患者未見其他不良反應。
心力衰竭是以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和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過度激活,心室功能惡化及心室重塑為特征的綜合征,也是心肌細胞基因異常表達的結(jié)果[3]。頑固性心力衰竭是多種器質(zhì)性心臟病發(fā)展至晚期的臨床綜合征,基層醫(yī)院應用利尿劑及洋地黃、血管擴張劑等治療無明顯效果,用藥手段較為有限,治療頑固性心力衰竭主要目的是改善臨床癥狀,降低再入院率和病死率。
心脈隆注射液(原名心脈龍注射液)是由美洲大蠊干品經(jīng)過浸漬、減壓蒸餾濃縮、洗脫柱提取分離得到的心脈隆浸膏,然后使用適量的20%聚乙二醇生理氯化鈉溶液將其溶解后,通過粗濾、精濾、滅菌后制得,具有擴張冠狀動脈及拮抗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等功能。研究表明,心脈隆注射液對心血管系統(tǒng)有多方面的積極作用[4]。BNP主要是在心肌張力升高的情況下釋放,是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診斷及預后的標志物。本資料中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chǔ)上加用心脈隆注射液對患者進行治療,結(jié)果表明心脈隆注射液可明顯改善頑固性心力衰竭的癥狀,能明顯降低血BNP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LVEF主要是用來評價收縮功能,主要針對左心室的收縮功能,在臨床上已成為評價左心室功能的公認指標[5]。由于頑固性難治性心衰患者發(fā)病的病因較為復雜,但心衰患者常與心肌能量代謝、鈣離子的轉(zhuǎn)運失衡、心肌細胞傳導及心肌細胞發(fā)生障礙或損壞有密切的聯(lián)系,本資料中,對照組與觀察組治療前LVEF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較治療前均有顯著差異(P<0.05),但觀察組較對照組上升的更高,說明心脈隆注射液可以改善患者LVEF、左心室射血功能,能有效的緩解心衰程度,推測可能通過對心肌細胞的保護進而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1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4.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4,42(2): 98~122.
2顏紅兵.美國成人慢性心力衰竭診斷與治療指南.北京:中國環(huán)境科學出版社,2005.79.
3Regitz V,Shug AL,F(xiàn)leck E.Defective myocardial carnitine metabolism in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secondary to dilated cardiomyopathy and to coronary,hypertensive and valvular heart disease.Am J Cardiol,1990,65(11): 755~760.
4唐曉鴻.心脈隆注射液藥理作用和治療心力衰竭臨床研究進展.中國新藥雜志,2008,17(6):461~464.
5李全,高閱春,何繼強等.左室射血分數(shù)降低的冠心病患者臨床特點及其預后分析.中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2012,24(12):734~738.
221000 徐州醫(yī)學院心血管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