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仲衡
(龍川縣老隆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 廣東 河源 517300)
探析高層建筑的樁基礎施工
曾仲衡
(龍川縣老隆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廣東河源517300)
隨著我國現代化的發(fā)展,城市中高層建筑數量不斷增加,而作為高層建筑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重要部分的樁基礎施工更是不容小覷。當今社會的樁基礎施工技術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而不斷進步。本文進行了樁基礎施工技術的比較分析并進行了實際案例分析。以期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對樁基礎施工方式的選擇有所幫助。
高層建筑;樁基礎;施工技術
伴隨著時代的進步和城市現代化的發(fā)展,當今社會高層建筑處于逐年增加的的發(fā)展階段,施工過程中相關的施工水平也處于不斷提升的過程之中。而樁基礎的施工是高層建筑工程項目之中的重要部分,如果樁基礎的施工質量不符合質量標準則會有無法估計的損失。因此,高層建筑的樁基礎施工極為重要,是高層建筑施工質量的堅實保障。樁基礎的施工技術處于不斷發(fā)展之中,其技術的有效運用可以有效提升施工效益。同時,由于樁基礎的施工工藝流程簡單,成本相對較低,有助于保障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樁基礎施工技術指的是在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過程中采用的一種由集裝和連接在樁體頂部的承臺所共同組成的對地基土體結構進行處理的施工技術類型。樁基礎施工由于其施工工藝的簡單性以及性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普遍應用。它可以有效改變逐漸地基土體中持力層的結構,使其的承載性能得到提高。樁基礎施工還可以有效減少施工過程中的不均勻沉降現象。這在高層建筑的施工過程中十分重要。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樁基礎的研究不斷深入,樁基礎可以更多地適應不同類型的建筑工程項目。
①在進行樁基礎施工之前要對工程項目資料進行全面了解,將建筑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質條件等進行詳細勘察,對施工現場土層進行認真檢驗,從而了解樁基礎的樁深度等參數。掌握施工現場的其他自然條件,對于各種可能發(fā)生的意外情況進行分析。②放線,在樁基礎施工開始之前,必須再次認真檢查相關軸線,從而保證現場的控制點位布設合理,給后續(xù)各項施工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同時,在各項基礎檢查工作完成之后就開始定樁施工。必須嚴格遵守施工方案設計之中相關樁位圖紙的要求,一次保障定樁施工的科學性。之后對樁基礎的復核審查時,要及時修改發(fā)現的問題。每個施工程序都要嚴格根據規(guī)范執(zhí)行。
高層建筑中的樁基礎施工中,施工方法主要有預制樁和灌注樁。在實際工程項目中,施工隊應根據現場情況選擇施工方法。通常施工之前會進行試樁,根據試樁結果確定最終的施工方法。
2.1預制樁施工技術分析
預制樁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開始之前根據建筑工程對樁基礎實際需求提前完成對樁體的制定工作。預制樁是在預制工作以后直接通過振動、錘擊等方式打樁。預制樁施工技術在施工過程中包括鋼預制樁和混凝土預制樁兩種類型,混凝土預制樁由于其耐久堅固而成為當今施工過程的主要應用類型。預制樁的壓樁方法采用靜力沉樁、振動沉樁以及射水沉樁。為保證入樁順利,預制樁在壓樁之前首先要核對入樁路線,對于在樁基礎施工過程中隨著樁入土深度的增加而逐漸產生的擠土現象要及時檢查并采取一定措施減少擠土現象。同時也要注重樁基的保護。在壓樁過程中,要將樁基下端的鋼筋和預留孔洞對準,確定無偏移之后再繼續(xù)壓樁。
2.2灌注樁施工技術分析
灌注樁施工技術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可以分為沉管灌注樁、挖孔樁、鉆孔灌注樁和干作業(yè)成孔樁。灌注樁通常在選定的正確點位上鉆孔。將混凝土鋼筋籠放置在鉆孔之中。在灌注樁的施工過程中,常見的成孔方式是干作業(yè)成孔和沉管成孔。沉管灌注樁是指在施工過程中利用沖擊力將樁基礎直接打入地基土,其具有施工設備簡單,工藝方便等優(yōu)點,缺點則是在施工過程中對樁基的打擊力很容易導致基礎材料的損傷。所以在施工過程中要控制好樁錘力度。
2.3樁基礎施工技術比較
預制樁和灌注樁在施工過程中對于允許偏差有不同的要求,表1和表2對預制樁和灌注樁允許偏差規(guī)范要求進行了比較。
表1 預制樁樁位允許偏差對比
表2 灌注樁平面位置和垂直度允許偏差對比表
現階段,很多高層建筑在樁基礎的施工過程中均采用灌注樁施工方式。如果在巖溶地貌發(fā)達的地方選用此種方式施工,容易造成偏孔或卡鉆問題,這是因為巖溶頂部的巖層強度不同。在施工時鉆機鉆至溶洞頂部0.5m左右就要調小沖擊鉆程,避免出現偏孔。已經產生偏孔時,可以在溶洞層的上方澆筑素混凝土。24h之后重新沖孔。樁孔完成之后,采用專門的清孔設備安全清孔,避免沉渣超標??傊?,無論選擇哪種成樁方式,都要在樁基礎施工之前對現場施工條件、環(huán)境、成樁方法,施工工序等問題進行科學分析,進而合理編制施工進程。
3.1工程概況
某高層建筑位于傍山位置,由多棟高層組合而成,其高度與群樓為88m,地面以上部分是框剪結構,地面標高大約為12~15m。
3.2地質條件勘察
場地巖土層的分布是由8個地質單元共同組合而成,其形狀特點如下文所示:雜填土,有稍許濕潤,松散比較密集,厚度是0.7~5.4m;粉質黏土,顏色是灰黃色,基本為硬塑,厚度是3.2~8.3m;可塑凝灰?guī)r殘積黏性土,其顏色為灰黃色,厚度是0.8~9.6m;全風化凝灰土:厚度在0.7~15.2m;散體狀強風化花崗巖,其厚度為1.2~21.5m;碎裂狀強風化花崗巖,厚度為0.5~17m;中風化花崗巖,其厚度在4.4~5.1m;中風化花崗巖,厚度是4.4~8.4m。表層填土厚薄不均勻,存在著較多碎石,部分位置還分布填石,巖質是中風化凝灰?guī)r;填土以下是坡、殘積的土層,含水率是20~35%;基巖風化層成層性極強,相對而言較為均勻,都是比較好的樁端持力層。
3.3基礎方案比較
方案1:靜壓預應力管樁。主要優(yōu)勢是工期較短,但該方案首先要開挖,直到開挖到地下室底板標高時才可以正式進行樁基施工,施工過程當中,若發(fā)現風化孤石或是強風化球狀風化體,應及時地采取補樁方式進行處理;
方案2:沉管灌注樁。該施工方案與方案1相比,施工周期比較長;
方案3:沖孔灌注樁。該方案施工會產生很大噪聲,同時還會對土體的強度造成不利的影響。
沉樁具有非常強的穿透能力:靜壓預應力管樁和靜壓沉管灌注樁對比,在施工工藝方面相對而言較為簡單,且施工的耗時較斷。但是當穿透到雜填土層的時候,靜壓沉管灌注樁就會發(fā)揮出其特有的優(yōu)勢。
綜上可知,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高層建筑活躍在城市之中,成為城市現代化水平的一大標志。樁基礎是高層建筑工程項目的基礎,如果樁基礎的施工質量不滿足規(guī)范要求則會影響整個高層建筑工程項目的質量。
[1]王林.建筑工程施工樁基技術及應用分析[J].城市建筑,2014(15):80.
[2]胡裔賢,林海嵐.高層建筑地基基礎和樁基礎土建施工技術研究[J].硅谷,2013(5):133.
[3]羅立賀.解析樁基礎技術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應用[J].門窗,2014(7):103.
[4]陳德.建筑工程土建施工過程中樁基礎技術的應用[J].新材料新裝飾,2013(5):26~27.
TU74
A
1673-0038(2015)29-0121-02
2015-7-3
曾仲衡(1983-),男,助理工程師,大專,主要從事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