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
(廣西建工集團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廣西 南寧 530000)
淺談醫(yī)用直線加速器超厚模板安裝加固方法
陳敏
(廣西建工集團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廣西南寧530000)
醫(yī)用直線加速器的鋼筋混凝土板通常設計成超厚墻、頂板,因防輻射需要結構體不允許出現(xiàn)包括施工縫在內的任何裂縫,要求墻、頂板混凝土一次澆筑完成,墻、頂板模板如何安裝加固才能確保施工安全成為此類建筑物的一個施工難題,我們在欽州醫(yī)院直線加速器機房工程施工時對墻、頂板模板的安裝、加固的施工工藝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及改進,通過這個工程實例,簡要的對超厚墻、頂板模板及支撐的搭設及加固方法進行探討。
超厚模板;安裝;加固
欽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醫(yī)用加速器放射治療機房在該院綜合樓的地下室內,長26.8m,寬14.5m,高7.4m,為框架剪力墻結構,墻、頂板都比較厚,最厚處達3m(詳見圖1)。
圖1 直線加速器機房平面圖
醫(yī)用直線加速器機房的墻、頂板厚度較大,屬于高大模板(其中本工程頂板施工面荷載高達104kN/m2,是高大模板劃分標準15kN/m2的近7倍),醫(yī)用直線加速器室機房內的高能電磁輻射在沒有防護的情況下,會給周邊人員造成傷害,為防止高能射線的泄漏,加速器室的混凝土結構不允許有穿透的混凝土施工縫,這樣墻、頂板的混凝土施工時必須確保能連續(xù)澆搗密實,防止混凝土出現(xiàn)裂縫,這樣施工時既不能像柱和梁板一樣分開施工,也不能把3m后的板分段施工,用常規(guī)方法搭設的支撐架體及模板體系不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是不能完全保證施工安全的,采取什么措施在最節(jié)約材料的情況下又能保證施工安全是模板安裝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通過精確計算確定合理有效的支撐體系,自己設計加工對拉螺栓及螺栓扣,對轉角墻、丁字墻、直角墻模板安裝的薄弱部分進行特別的加固處理,模板及支架均采用普通材料,對環(huán)境無污染,很好的解決了超厚鋼筋混凝土墻、頂板模板支撐及安裝、加固等技術問題。
模板采用普通膠合板,支撐采用傳統(tǒng)的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支撐體系,制作安裝利用現(xiàn)有成熟的施工技術,并根據(jù)實際情況把關鍵或薄弱部位的加固方法和用于加固桿件進行改進創(chuàng)新,采取措施消除架體的水平位移,控制撓度,保證了施工安全及墻、頂板截面尺寸。
醫(yī)用直線加速器機房施工流程圖如圖2。
圖2 工藝流程圖
6.1模板及支撐體系的選擇
頂板模板支撐體系用滿堂腳手架搭設,18#工字鋼做托梁,墻板內龍骨用方木,外龍骨用雙鋼管,對拉螺栓用直徑16mm鋼筋加工而成,頂板外側的對拉螺桿用直徑16mm鋼筋加工而成。
6.2架體及模板安裝的構造參數(shù)
(1)頂板支架立桿縱距b=0.40m,立桿橫距l(xiāng)=0.40m,縱、橫水平桿的步距h=1.1m,立桿底座采用200mm×200mm厚8mm鋼板制作的外套式底座。
(2)頂板用18厚膠合板做底模,底模支撐在100mm×100mm的木枋上,木枋順著結構長度方向擺放,木枋背楞應垂直均勻放于水平18#工字鋼之上且間距≤200mm。
(3)承托板底模的工字鋼放置在可調頂托上,頂托伸出立桿頂部≤150mm。
(4)架體四周全高全長全立面設置豎直剪刀撐,架體內部每隔三排支架在縱、橫兩向搭設豎向剪刀撐。
(5)封頂桿、掃地桿位置全平面設置水平剪刀撐,支架內部從封頂桿往下每一步距都全平面設置水平剪刀撐。
(6)立桿用整條鋼管量好尺寸后加工,不得接長,其它桿件的接長應用搭接,搭接長度不小于700mm,用3個旋轉扣件扣接。
(7)墻模板用φ16對拉螺桿拉結,蝴蝶扣用鋼筋及鋼板加工制作。
(8)板外側模板用板內鋼筋做對拉螺桿。
6.3墻、頂板模板安裝施工流程
6.3.1墻模板安裝施工流程
立墻內側模板→鋼筋綁扎→立墻外側模板并穿好穿墻螺桿→檢查軸線、標高基本調垂直兩邊模板→上緊螺桿,同時將模板調垂直、平整→安裝模板外側斜撐、加固模板→檢查驗收。
6.3.2頂板模板安裝流程
搭設模板支撐→引測標高→鋪設鋼梁→鋪設方木柵條→鋪設底模板→綁扎頂板鋼筋→鋪頂板外側模板→上緊螺桿,同時將模板調垂直、平整、加固→檢查驗收。
6.4墻、頂板模板施工方法
6.4.1頂板模板施工方法
(1)測量放線:在承臺面上彈出墻體的軸線及邊線。
(2)模板搭設:3m厚頂板模板底部采用18mm厚膠合板,格柵采用寬×高=100mm×100mm、長2000mm的杉木枋,格柵間距200mm。支撐系統(tǒng)采用φ48×3.5mm鋼管腳手架,托梁用18#工字鋼,間距400mm,立桿縱距400mm,橫距400mm,步距1.1m,底部200mm高處設雙向掃地桿,水平桿及水平剪刀撐、豎向縱、橫剪刀撐嚴格按5.2第4點要求的參數(shù)來搭設,立桿底座用200mm× 200mm×8mm鋼板加工制作而成的外套式底座。立桿頂部采用可調螺旋頂托支撐,頂托伸出鋼管部分長度不大于150mm;搭設支承滿堂支撐腳手架前,把腳手架立桿按實際搭設高度加工成統(tǒng)一長度,在搭設時不允許接長,腳手架搭設施工要邊搭設邊檢查驗收,搭設完成一次性驗收合格,支撐腳手架搭設完畢檢查標高正確后,將工字鋼檁條直接擱置在可調螺旋頂托上,然后將杉木格柵擱置在工字鋼檁條上,最后將模板鋪在木格柵上釘牢,頂板的外側模板用18mm厚膠合板,外模的內龍骨壓枋9道(橫向布置),用100mm×100mm的杉木枋做成,外龍骨用φ48×3.5mm雙鋼管(豎向布置)。對拉螺栓用板鋼筋加工做成,垂直方向共布置5道,水平方向間距不大于400mm,兩端采用自加工的螺栓扣與雙鋼管外龍骨拉接。搭設圖可參看圖3~4。
圖4 頂板模板支撐節(jié)點示意圖
6.4.2墻板模板施工方法
3m厚墻模板采用18mm厚膠合板,內龍骨壓枋10道(橫向布置),采用截面100mm×100mm杉木枋,外龍骨采用φ48× 3.5mm雙鋼管(豎向布置),間距為400mm,φ16mm對拉螺栓斷面垂直方向由下往上間距分別300mm+400mm+400mm+400mm+ 400mm+400mm+400mm+400mm+400mm+400mm,跨度方向間距400mm,螺栓扣用鋼筋及鋼板在工地加工制作而成。墻四個方向的內側模板用滿堂支撐腳手架的水平桿端頭頂緊;在墻外側搭設五排斜頂撐。間距為800mm,在搭設滿堂支撐腳手架時要同時安裝墻的內、外模板及內外龍骨,穿好φ16對拉螺桿,然后用對拉螺栓鎖緊兩側模板,最后調整、加固、驗收。對其中薄弱部分的直形墻端、轉角墻端、丁字形墻端的模板采用“內拉外頂”的方案,詳見圖5~6。
然而,自2016年開始,韋明思毅然放棄了對美好陽光的歌頌,轉而面向了陽光的背后那大片的黑色的敘述,《侗寨夜音》系列作品中黑色成了他畫面新的重要的主題。
圖5 墻體模板內拉搭設平面示意圖
模板支撐架搭設完畢后應進行檢查驗收,驗收程序為:架子班組長自檢合格→項目部檢查驗收合格→分公司檢查驗收合格→總公司檢查驗收合格→報監(jiān)理公司檢查驗收,合格后方準使用。模板支架在搭設過程中嚴格按照模板施工方案和技術交底的要求進行搭設。
圖6 墻體模板支撐及搭設示意圖
7.1材料使用前,應由材料員及質量檢查員對鋼管扣件進行驗收,必須滿足以下要求
(1)鋼管應為Q235A(3號)鋼,其力學性能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炭素結構鋼》中Q235A鋼的規(guī)定。
(2)鋼管選用外徑48mm,壁厚3.5mm的鋼管(壁厚最低不得低于3.2mm厚)。
(3)扣件采用機械性能不低于KTH330-08的可鍛鑄鐵制造。鑄件不得有裂紋、氣孔,不宜有縮松、砂眼、毛刺、氧化皮等,要清除干凈。
(4)扣件與鋼管的貼合面必須嚴格整平整,應保證與鋼管扣緊時接觸良好,當扣件夾緊鋼管時,開口處的最小距離應不小于5mm。
(5)扣件活動部位應能靈活轉動,旋轉扣件的兩旋轉面間隙應小于1mm。
(6)鋼管及扣件報廢標準:鋼管彎曲、壓扁、有裂紋或嚴重銹蝕;扣件有脆裂、變形、滑扣應報廢和禁止使用。
7.2架子工
本工程鋼管支架應由專業(yè)架子工進行搭設,檢查操作人員的上崗證,符合要求,方可允許其作業(yè),沒有證的施工人員一律不得上崗。
7.3過程中驗收
架體搭設過程中,按兩步設置一驗收節(jié)點,重點驗收立桿間距、步距、扣件擰緊力矩、縱橫向水平桿設置、水平桿連接與接長方式。對立桿間距、步距、扣件擰緊力矩等必須實測實量,對墊板、掃地桿、剪刀撐、立桿的接長方式等必須嚴格按照要求檢查,對不符合方案要求、不符合標準規(guī)范的立即責令整改。
7.4施工完后驗收
架體、模板施工完后按《建筑施工模板及作業(yè)平臺鋼管支架構造安全技術規(guī)范》DB45/T618-2009中的表A.4、表A.5、表A.6、表A.7的內容進行驗收,并填好上述各表。
在模板安裝上重點解決了墻側模板支撐;丁字墻、轉角墻、直墻處模板安裝加固;穿墻螺桿及鎖緊扣件的安裝等問題,這些簡單實用經(jīng)濟的方法都是一般工地能做到的,通過這個工程的實踐,我們對超厚墻、頂板的模板安裝及加固方法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取得了一些經(jīng)驗,實際施工效果非常好,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模板未發(fā)生任何變形、位移、爆模漏漿、坍塌等質量、安全事故,保證了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因為第一次施工這么厚的墻、頂板,又要一次性澆筑完畢,對模板的安裝要求非常高,我們在現(xiàn)場組織了QC小組,展開小組活動,并榮獲2011年度廣西優(yōu)秀QC成果二等獎,我們完成的《3m厚估計混凝土醫(yī)用直線加速器機房模板施工工法》榮獲廣西區(qū)級施工工法,自己在工地制作的蝴蝶扣獲國家發(fā)明證書(QC成果,工法及蝴蝶扣發(fā)明證書附后)。
[1]《建筑施工手冊》(第4版).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3.
[2]江正榮,編著.《建筑施工技術手冊》.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1.
[3]《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130-2011).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1.
[4]《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01).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6.
[5]《建筑施工模板及專業(yè)平臺鋼管支架構造安全技術規(guī)程》(DB45/T618-2009).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TU755.2
A
1673-0038(2015)08-0055-03
2015-1-26
陳敏(1968-),男,工程師,大專,主要從事建筑工程施工技術及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