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雯雯孫禎孫銘蔧
(臨沂大學教育學院,山東 臨沂 276000)
如何邁向開放式教育的新格局
——論素質教育與美術
楊雯雯孫禎孫銘蔧
(臨沂大學教育學院,山東 臨沂 276000)
學生的各個方面都涉及素質教育,而美術作為開發(fā)學生審美與藝術潛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素質教育的重中之重。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fā)點,探索如何培育學生的觀察能力,論述教師和學生應如何發(fā)揮各自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發(fā)掘到在小學美術素質教育課堂中被忽略的教學細節(jié)等。
素質教育;新格局;美術教學;興趣
在談到美術與素質教育的淵源時,首先我們應了解素質教育的概念。提起素質教育,我們并不陌生,畢竟學校和電視媒體這幾年來一直大肆鼓吹素質教育??墒撬刭|教育究竟為何物,我們又不能清楚解釋,總覺得有一種隔霧看花的朦朧,究其根本,我們都在說卻很少在做。
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據(jù)《教育法》規(guī)定的國家教育方針,著眼于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fā)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養(yǎng)受教育者的態(tài)度、能力、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等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發(fā)展為基本特征的教育。1985年5月,鄧小平在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到素質教育。他指出:“我們國家,國力的強弱,經濟發(fā)展后勁的大小,越來越取決于勞動者的素質,取決于知識分子的數(shù)量和質量。一個十億人口的大國,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資源的巨大優(yōu)勢是任何國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優(yōu)勢,再加上先進的社會主義制度,我們的目標就有把握達到。”1994年,中共中央在召開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提出:“基礎教育必須從‘應試教育’轉到素質教育的軌道上來,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p>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興趣是正向的,是探索知識的動力,點燃智慧的火花。有了學習興趣,就能產生積極的學習情趣,學生的學習才會主動、積極、熱烈。反之,若沒有興趣,學習將成為沉重的負擔。如何激發(fā)小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是開展美術素質教育所面對的首要問題。托爾斯泰說:“教學的成功不應該是強制,而應該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睂W生學習需要的原動力是興趣。一般來說,小學生自我控制的能力較差,在學習上容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若讓小學生體會到在美術學習時的無味與枯燥,可能使學生對其產生厭惡,所以老師應當讓學生體會到美術學習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應當做到以下幾點。
1.避免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育,這就要求老師不應只注重知識的灌輸,一味地傳授美術繪畫技巧。畢加索曾說過“繪畫的技巧成分越少,藝術成分就越高。"若過于關注繪畫技巧則會限制學生的發(fā)揮空間和想象力。老師可以讓學生自由地探尋適合自己的繪畫方式,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內心對于美的理解。而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只需扮演引導者的身份,適時、適度地給予學生鼓勵和指導。
2.采用多種教學方式,避免單一重復。為了調動課堂氣氛,老師可以定期組織課堂討論,話題可以無限擴展,如“折紙我最棒”、“我心中的畢加索”、“是否人人都能成為藝術家”等。此外也可以定期舉辦手工比賽、繪畫比賽,也可在教室中展示優(yōu)秀作品。
3.創(chuàng)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對待學科學習的態(tài)度一般取決于師生關系?!坝H其師才能信其道?!币虼宋覀冃枰淖円郧暗淖饚熤氐溃淖儗W生與教師間被管理與管理乃至是對峙的師生關系,達成師生間平等對話,通過教師的愛打動學生,創(chuàng)建以教師作為主導、以學生作為主體的新型師生關系,讓學生對老師的喜愛與好感轉嫁到他們所講授的科目上來。
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發(fā)現(xiàn)。所以,老師可以組織春游活動、初春踏青等課外活動引導學生觀察大自然,發(fā)現(xiàn)大自然中美麗的東西。觀察花草樹木、飛鳥蟲魚,發(fā)現(xiàn)它們的顏色、形狀的獨特美,獲得積極的美感體驗。觀察任務要明確,低年級學生,他們沒有形成良好的觀察習性,經常是顧前不顧后,主次不分。所以培育學生觀察能力的時候我們首先應該讓學生知道觀察的任務,讓學生明白觀察的重點。觀察方式要明確,在觀察物質的過程中我們需要使學生學會觀察的方式,使學生學會真正的觀察,這才能達到最終目的。我們需要引導學生觀察時應該學會比較性的觀察、整體性的觀察、審美性的觀察。
為了使小學生在美術方面的素質教育能夠落實和順利展開,教師需要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導作用。教師應當把素質教育當作理念指導,把素質教育里的詳細要求實施到具體的教學過程。同時,小學美術老師需要掌握原先相對傳統(tǒng)的、有效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還需要逐步運用目前穿新的、比較受歡迎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為了使小學生在美術方面的素質教育得到落實,學生需要充分發(fā)揮其主體作用。小學美術老師可以利用完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來知道學生和改善學生的評價機制。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與老師和同學積極互動,讓他們真正意識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公。
[1]張宇.中日美術發(fā)展現(xiàn)狀[M].北京:美術教育研究出版社,2011.
[2]陳堅,余龍江.淺談中國當下素質教育與學科發(fā)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朱曉飛.談少兒素質教育與美術培訓[J].美術教育研究,2011(05).
G623.75
A
1005-5312(2015)17-022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