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新
(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qū)涓橋鎮(zhèn)文廣站,安徽 池州 247000)
池州儺戲
郭志新
(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qū)涓橋鎮(zhèn)文廣站,安徽 池州 247000)
儺戲源于遠古時代,早在先秦時期就有既娛神又娛人的巫歌儺舞。明末清初,各種地方戲曲蓬勃興起,儺舞吸取戲曲形式,發(fā)展成為儺堂戲、端公戲。儺戲于康熙年間在湘西形成后,由沅水進入長江,向各地迅速發(fā)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藝術風格?!皟钡脑鉃轵屝爸鹨?,后慢慢演變成現(xiàn)在“娛神”、“娛祖”、“娛人”的一種民俗。
儺戲;文化
過去,從正月初七到十五都能看到,由于受市場經濟沖擊,現(xiàn)在一些宗族表演的儺戲難以像過去那樣全面,只能在初七和十五兩天演出。湖南、湖北的儺堂戲吸收了花鼓戲的表演藝術,四川、貴州的儺戲吸收了花燈的藝術成分,江西、安徽的儺戲則吸收了徽劇和目連戲的養(yǎng)料。
池州儺是歷史久遠的民俗文化遺產,蘊含著十分豐富的原始宗教古戲曲、地域民俗、美術等文化內涵。主要流傳于中國佛教圣地九華山麓方圓百公里的貴池、石臺和青陽等縣(區(qū)),尤其集中于池州市貴池區(qū)的劉街、梅街、茅坦等鄉(xiāng)鎮(zhèn)幾十個大姓家族,史載“無儺不成村”。它無職業(yè)班社和專業(yè)藝人,至今仍以宗族為演出單位,以祭祖、驅邪納福和娛神娛祖娛人為目的,以戴面具為表演特征。池州儺戲有“儺儀”、“儺舞”和“儺戲”等表現(xiàn)形式。整臺“正戲”,飾演既有戲劇情節(jié)、表演程式,又有腳色行當和舞臺砌末等戲曲特征的“本戲”。是靠“口傳心授”的方式,宗族師承,世代沿襲,每年例行“春祭”和“秋祭”,“春祭”即每年農歷正月初七(人日)至十五擇日進行,“秋祭”即農歷八月十五進行,平時不演出。
每年的正月十五,池州市貴池區(qū)劉街各個宗族都要進行儺戲匯演。正月十五的朝廟活動,從清晨開始,劉街附近的一些宗族抬著龍亭來到青山廟進行朝拜,到晚上天黑以后才開始進行儺戲和儺舞。十五的儺戲和儺舞一直會表演到十六日凌晨,都在各家的祠堂內,不經族長的允許,外人是不允許進入祠堂內觀看。這也給儺戲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
儺戲開始前,村民代表到村口請神,請回后,放銃手在祠堂門口放三遍銃,每遍三聲,在放到二遍時,村民就知道儺戲即將開始了,陸續(xù)集中到祠堂內。
劉街各個宗族十五晚上都要舉行儺戲,形式都差不多,不過搬演的戲文曲目并不一樣,在祠堂內的戲臺上,村民依照祖宗定下來的規(guī)矩和程序,穿著戲服,戴著面具開始搬演。所有的面具從祠堂內的龍床內取出。之所以稱之為搬演,因為所有演出的節(jié)目千百年來沒有任何的改動,完全是按照祖宗遺留下的手抄本上的程序和戲文進行演出。
儺戲開始是舞傘,一名男子穿紅色戲服,戴著面具,站在舞臺中間耍一把巨傘。這傘很有講究,傘從樹演化而來,傳說中,神仙通過樹下凡人間,舞傘就是對神仙的敬仰。傘是由各色布條扎成,有五種顏色,象征著天上五色云和地上五色土,儺戲結束以后,這傘要燒掉。舞傘者在舞臺中間做著各種動作,時而如追捕野獸,時而如田間耕作,每過一回合,戲臺下面敲鑼鼓的長者會喊出一些吉祥的話語,臺下的眾人應和著。
儺戲的真正內容除了在當?shù)厣畹拇迕衲軌蚵牰?,外來者很難明白其中的真正內涵。表演者戴著面具,戲臺上每出來一個表演者,祠堂口就會燃放鞭炮,村民們都沉浸在一種特殊的氛圍中。雖然儺戲年年演,每年演的節(jié)目都一樣,村民們仍然抱著神圣的態(tài)度來對待。儺戲雖然已經延續(xù)了千百年,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已經開始對儺戲形成沖擊。據(jù)了解,池州市文化局已經開始采取一些措施對儺戲加以保護。他們準備在儺戲表演的村落建立博物館,對一些儺戲文物集中收藏和保護;對一些年邁的老藝人進行回訪,對老藝人的絕技進行錄音、錄影,進行搶救性傳承保護;另外各級部門打算擠出一些經費,對一些組織好的村族加以獎勵。
池州儺戲匯蓄和沉淀了上古到近代各個歷史時期諸多文化信息,涉及多種學科、多個領域,內涵十分豐富,隱藏著博大精深的文化蘊涵和極高的文化人類學、戲劇學、宗教學、美術學、歷史學、考古學和民俗學等學術研究價值,保持著古樸、粗獷的原始風貌,是中國最古老最重要的民俗儀式,也是中國最典型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象征,是我國現(xiàn)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古戲曲之一,被譽為“戲曲活化石”。
貴池儺文化是中國古代的民間藝術,2005年5月,池州儺戲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引起了中外專家學者的特別關注。為繼承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弘揚地方特色文化,多年來,市黃梅戲劇團組織人力、財力致力于池州儺的研究、挖掘和整理工作,并成功搬上了舞臺。1997年第五屆安徽省藝術節(jié)上,由市黃梅戲劇團演出的池州儺戲儺舞獲12項大獎。2000年出訪新加坡和韓國演出17場,得到高度評價。2001年池州儺作為“安徽文化周歐洲行”的訪問節(jié)目,又成功出訪了匈牙利和德國。隨著池州儺影響的進一步擴大,2003年,“國際儺藝研究與開發(fā)研討會”在我市召開。專家學者的高度評價、國外演出的強大影響、商業(yè)運作的良好回報,使我市成立儺藝團,以進一步挖掘、整理、演繹“池州儺”顯得尤為必要和迫切。
J825
A
1005-5312(2015)17-016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