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千千王 灝王育霖
(1.湖南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0;2.湖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0)
合唱藝術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對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影響
童千千1袁2王 灝1王育霖2
(1.湖南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0;2.湖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0)
合唱藝術是常見的文藝活動形式之一,講究的是團隊合作精神,團隊之間團結一心、相互協(xié)作,以達到和諧統(tǒng)一、協(xié)調均衡的效果。合唱藝術作為大學生課外文化藝術實踐活動,可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正如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的,對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審美教育的核心,是審美修養(yǎng)的要點。通過參加合唱團,在幫助大學生在獲得審美體驗的同時,培養(yǎng)其人文氣質,提升人文境界。
合唱藝術;校園文化;大學生;健康成長
合唱作為一種目標明確的藝術形式,要求歌唱群體聲音的高度統(tǒng)一與協(xié)調,因其具有音域廣、音色豐富、音響層次多等特點,成為目前普及最廣的音樂演出形式之一。合唱不僅是藝術院校必備的一項藝術活動,同時也是多數(shù)綜合性與師范類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頭戲。大學生課余時間豐富,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合唱相關知識的學習以及合唱的排練,而大學生本身就具備較高的文化修養(yǎng),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強,故合唱在高校普及起來更為合理、便捷。合唱藝術以其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大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越來越成為學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學科之一。
合唱是集體演唱多聲部多層次聲樂作品的藝術門類,合唱藝術更多的是突出集體而淹沒自己,故是群體藝術的結晶。合唱藝術的形式多種多樣,包括合唱(同生合唱、混聲合唱)、童聲合唱、小合唱、重唱、群唱。其體裁則包括多樂章大型聲樂套曲、單章性合唱曲以及無伴奏合唱歌曲。合唱藝術的風格又可分為宗教合唱、中國藝術合唱、中國民歌合唱、外國藝術合唱、外國民歌合唱、中外小兒合唱等等。
合唱藝術作為一種古老、高雅、極具形式美的藝術體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逐漸被注入新的活力,成為年輕、發(fā)展,又極具廣泛群眾基礎的藝術形式。合唱藝術的本質特征是對人的聲音的控制以及聲音的造型。其中聲音控制表現(xiàn)為演唱的速度、力度以及歌唱者表情的把握,而聲音的造型則表現(xiàn)為聲部組合、音色運用和音區(qū)的選擇。
合唱藝術的美體現(xiàn)在思想美和音樂美兩方面,對于人心靈的塑造與道德的提升均具有積極意義,把握好合唱的思想美是教育功能發(fā)揮的前提。合唱藝術的音樂美則體現(xiàn)在音樂自身的美以及整體美等方面。
高等院校是專業(yè)技術人才培養(yǎng)的搖籃,也是知識的碰撞、思維活動頻繁的領域。高校學生崇尚科學、追求理想,高校校園文化在觀點上的更新居于社會前沿。校園文化實際上是整個社會文化的雛形,代表著整個社會文化的前進方向與先進程度。校園文化具備多方面的功能,如向導、激勵、凝聚等等,促使學校產(chǎn)生潮氣蓬勃、精神振奮與開拓進取的好風氣。
合唱作為一種喜聞樂見的音樂形式,在搞笑校園中具有活躍的及廣泛的群眾基礎。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高校校園文化逐漸受到通俗文化與一些非主流文化的影響。流行音樂充斥著校園的各個角落,在此情況下,合唱活動的大力開展無疑會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產(chǎn)生更多的積極作用。而從我國合唱藝術的發(fā)展歷程來看,愛國主義情懷始終貫穿于合唱歌曲中。如《黃河大合唱》、《抗敵歌》、《游擊隊歌》等激勵了幾代人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而進行斗爭?!蹲鎳灐?、《牧歌》、《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等作品,既表達了愛國情懷,更體現(xiàn)了中華兒女對于祖國美好明天的向往。而這種愛國情感無論何時都是先進文化的代表,也指引著中華兒女不斷的奮斗、進取。
我國文化古籍《中庸》中有云,“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焙铣囆g與教育一樣,都是追求和而不同的位育。通過合唱實踐不僅能鍛煉大學生體驗美、理解美、表現(xiàn)美及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還能幫助其形成人文氣質、提升人文境界。合唱的排練與演出能提高大學生對美的感悟能力,達到以美啟智、以關育德的目的,進而使學生的素質得以全面發(fā)展。此外,合唱藝術還有助于借助合唱作品普及高雅藝術,如我國古代音樂作品中的精品《陽關三疊》、代表湖北文化藝術特征的《龍船調》、歐洲優(yōu)秀合唱作品《拉德茨基進行曲》、俄羅斯民歌《雪球花》,等等。
合唱藝術除了能培養(yǎng)大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以外,還能提高其學習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智力的發(fā)展。人的思維可分為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若只注重其一,則限制了人的素質的全面提升。達爾文的回憶錄中就指出,其至少每個星期要閱讀幾首詩、傾聽幾首樂曲,“大概采取這種方法,會把我現(xiàn)已衰退的腦區(qū)恢復經(jīng)常的靈敏度”。通過認識與感知各種人生組合、人聲音色特點以及合唱作品的思想,可提高大學生的聽覺、視覺與大腦反應區(qū)的敏感性與選擇性。學生在參加合唱排練與演出時,可通過不同人聲構成的音響,喚起學生的聽覺印象、視覺印象與有關事聯(lián)想進而激發(fā)其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
合唱屬于群體藝術,需要達到的是一種平衡之美,這種美體現(xiàn)在旋律、音色與和聲的平衡中,是意志統(tǒng)一與平衡的充分體現(xiàn)。合唱能使學生感受到真正的靈魂結合,有助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
合唱追求的是集音色、力度、速度、表情、氣息、情感的高度統(tǒng)一,要達到這種統(tǒng)一需要合唱隊員間的互相配合、相互聆聽,進而形成默契,這種默契的形成需要的無疑是團隊合作精神。合唱表演需要隊員擁有細膩的情感與較強的自控力,通過長時間的訓練,團隊成員之間會逐漸認識合作的重要性。獨唱只需要歌唱者擁有良好的個人藝術修養(yǎng)即可,但合唱不僅需要隊員個人的演唱能力,還需要與其他隊員之間進行配合,需要聲音的高度融合才能凸顯合唱的多聲部效果。合唱藝術的最基本單位是聲部,每一個隊員都分別在自己所屬的聲部中承擔著藝術表現(xiàn)任務。故在合唱排練時,需要合唱隊員各司其職,更需要隊員之間的相互配合,以完成同一藝術目標,以與觀眾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梢?,合唱藝術與個體音樂活動相比,更凸顯團隊成員的責任感與協(xié)作精神。
在我國的高等教育中,綜合素質教育的地位愈發(fā)凸顯,音樂是大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而藝術修養(yǎng)是綜合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音樂的熏陶下,既能緩解學生的疲勞,又能促進思維活躍,促進大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激發(fā)。合唱形式是音樂教育的重要形式,在我國高等教育校園文化建設中具有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合唱作為一種群體藝術活動,最能體現(xiàn)出在校教職工與學生的團隊精神與合作意識,其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所起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首先,有利于豐富校園文化活動,展示學校的良好的風貌。其次,合唱藝術的開展有助于活躍校園文化氛圍,推進校園文化建設與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此外,重視大學生合唱藝術的發(fā)展,是深化、細化大學生素質教育的有效的切入點,有助于改變大學教育普遍存在的只注重專業(yè)教育的弊端,使大學生能在專業(yè)技能、人文、審美等方面得到綜合發(fā)展。
[1]杜曉鷗,汪鴻山,李蕾.等.淺談學生鑄魂合唱團對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影響[J].科技資訊,2014(27).
[2]劉秀榮,姜素錦.合唱藝術活動與高校校園文化品位的構建[J].中國成人教育,2012(09).
[3]汪毓和.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9.
[4]張寧.發(fā)展合唱藝術弘揚民族文化——簡述20世紀后期以來中國的合唱音樂[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7(15).
G641
A
1005-5312(2015)17-00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