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夢晴
孤寂的校園
◎秦夢晴
過年了,同學(xué)和老師都回家了,本人因為諸多偶然,被遺落在曠闊的校園內(nèi),看著過去人潮涌動的校園,此刻卻塵歸“死寂”,毫無人煙蹤跡,不禁感慨萬千,思緒涓涌!
——題記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清晨,校園在“死寂”中復(fù)活了:幾只野狗在草坪上,盡情玩耍;幾只麻雀在枝梢歡耀,迎著冉冉升起的朝陽,嘰嘰喳喳叫個不停;花草在久違的暖風(fēng)中,迎接春的到來,舒展著泛綠的新葉。此刻,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和諧,那么的讓人陶醉,唯獨我有幸可以欣賞這般恬美的“孤景”;此刻,校園早已沉浸在思考的懷抱,遠(yuǎn)離往日的喧囂,恢復(fù)其夢寐以求的寧靜,享受片刻的恬然,往日的欲望與繁雜讓其懊惱不已,似乎已經(jīng)使它忘記了自己的身份;仿佛此刻我就是它的主人,只有我才是它的主人,我儼然成為它靈魂的駐守,讓它看到自己的希望,自己存在的意義。
我的游絲彌漫在校園的每個角落,與園內(nèi)的花花草草,枝枝葉葉,甚至是這里的灰塵,進行一次深度的親密接觸,我步履輕歇著踏在往夕留下的足跡上,尋覓著我那逝去的年華與夢想,不,年華雖難再,夢想?yún)s依舊,伴我一路走來;它很慶幸自己能伴隨我一路走來,目睹這一切,目睹我的成長,也很愿意為我做一次歷史見證,見證思想的偉岸與精神的廣袤,在它的胸懷中盡情美麗地綻放,求亦無所求,而只為那片原本最簡單,最單純的求,單純到只屬于自己與我的單純,他人無法企及的單純;三年走來,我忘情地像一塊貪婪的海綿縱身奔向浩瀚的知識海洋中,想用自己原本內(nèi)存有限的大腦,吸盡它胸懷中的每粒水滴。
夙愿雖難成,但我還是在它的胸懷中找到一片屬于自己的廣闊天地,將自己的思想一步步地錘煉,一步步地提升,終顯雛形,可以自信勇敢地向太陽張展自己的翅膀,只待他日自由盡情地飛翔;此刻,我雖有些得意,卻又陷入無盡的憂傷,這里注定是我青春的最后一站,大學(xué)的最后一站,我在這里毫無保留地燃燒了自己最為寶貴的流金歲月,在無盡的迷茫求索與堅守中!
青春與大學(xué)的最后歲月將不再,但將在內(nèi)心記憶的塵封永駐,未來我將在消逝的失憶中尋找此刻的恬靜與快樂!此刻,我終于完全擁有了它的全部,它也在我心里尋到歸宿,求得片刻的安寧!不禁想,難道偌大的校園就容不下靜靜的思考與學(xué)術(shù)的堅守?不,這不僅僅是我的悲哀,或根本就不屬于我的悲哀,是大學(xué)的悲哀,時代的悲哀,社會的悲哀,與這些相比,我的悲哀簡直是微不足道!但是內(nèi)心的那份堅毅告訴我:我不僅是屬于自己,還屬于這個社會,不僅要對得起自己,還要對得起社會,要有一種擔(dān)當(dāng),時代的擔(dān)當(dāng),絕不能讓自己成為神圣校園的匆匆過客,要站好自己大學(xué)與青春的最后一班崗,書寫大學(xué)校園的無悔青春華章,做校園思想的繼承與傳遞者!
(責(zé)任編輯 張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