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風飛
草原上的天籟
——子彥墨翡《呼倫貝爾草原組章》賞析
◎隨風飛
擁有一套自己的語言系統(tǒng)是一個寫作者走向成熟的標志。通過對子彥墨翡的辨認和對辨認的多次確認,我完全可以肯定她已是一個成熟的,具有一定層次的詩人。她對語言的高度自覺,強大扭力,使得語言決不受控于潮流,走在時代的背后,卻又超出時代。不得不說她得益于傳統(tǒng)和基于傳統(tǒng)的反芻,在雙向的推動中讓其語言系統(tǒng)形成了新古典氣質(zhì)。首先,語言是對文言文極簡主義的響應。其次,語言在對傳統(tǒng)意象和象征的汲取中,打磨出新的意義,產(chǎn)生了若即若離的神秘感。再次,其語言的水功能自行產(chǎn)生了容器適配,于主題中自發(fā)衍生出相應氣質(zhì),寫草原就有了草原的蒼茫遼闊滄桑,寫少女心思就有了少女委婉纏綿悱惻的細膩心思,甚至當她的矛盾指向社會的病灶時,便產(chǎn)生了凌厲的劍氣。一個成熟詩人就像偉大的演員。她總是能及時地回到“劇本”并深入,挖掘出其中潛藏的無限可能。也可以說,子彥墨翡正通過語言的時空機器,進入“無我”,這個境界在她的作品中若隱若現(xiàn),仿佛一線曙光,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站在未來的制高點上的獨立詩人。
子彥墨翡的第二個顯著特點是她在意識流、敘事、意象象征詩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界點。在詩中,她的意識像風一般“自由”。這讓意識流具有了更加清新靈動的可能。比如《素描》中作者如是寫道:“戰(zhàn)栗若絲絲清風 那一片流云/那一朵小黃花 它們撥去我發(fā)上的蒼老/積雪旁 歸路漸漸清晰 天邊布滿祥云”。作者將“戰(zhàn)栗”與“清風”“流云”以及“小黃花”通感。瞬間打通了意識與環(huán)境間的任督二脈。使得鏡頭的變動飄忽著,從平行視覺的風轉(zhuǎn)到仰視角的云緊接著轉(zhuǎn)向俯視角的花。這樣的運轉(zhuǎn),迅速果斷,并在意識的支配下向內(nèi)心通感。通過“拔”這個橋梁,完成了對“蒼老”的一次意識撫摸。鏡頭接著回撥向身外——“歸路”和“天邊”。這樣的精彩轉(zhuǎn)換尚有多處,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列舉。
子彥墨翡對“敘事”自覺靠攏,其實屬于對純意識流詩和深度意象的修正。詩歌必須是自我的藝術,這沒有錯。問題在于我們該如何提煉出自我的共性,達到普遍的意義。一個完全人格的潛意識,也應該是自我系統(tǒng)之于外界投射的發(fā)酵過程,絕非一些詩人隨意拎出詞語進行的隨機組合。這點上子彥墨翡做得很好,她在意識抽象與現(xiàn)實具象間找到連接點并加以利用,使詩歌具有“陌生感”與“熟常性”的雙重功效。比如《狐仙》組詩中“狐仙”“神鹿”“牧場”“星空”“額爾古納河”等等意象和象征符號的選擇,全部就地取材,決不是簡單硬拉來一個天外隕石符號,將和諧的鏡像系統(tǒng)砸碎,破壞。這些游離于具象與抽象之間的意象,被她籠罩全詩的敘事曲線有機地串接起來,形成了清晰肌理的全息詩歌宇宙。
另外,子彥墨翡意象的擷取并非零碎,而是基于大意象樹干下的小意象枝條抽出。意象呈樹狀輻射。在《月圓》中,月圓(夜)作為大意象根札于詩歌空間;狼作為月圓的借代意象,貫穿全詩,構成樹干的內(nèi)脈?!扒嗖?,嫩芽,牧人,以及作者在意象拖拽下的敘事慣性,像是從樹干上抽出的枝條,豐滿著樹的形象和精神狀態(tài),從而讓整個意象的擺布具有體態(tài)和靈魂。
子彥詩的第三個顯著特怔是靜動轉(zhuǎn)換的鏡頭感。比如“銅陵忽閃忽閃”“生長原上草的青天”(《狐仙》)中,銅陵與青天被時間這個隱匿之手緩緩拉開,形成縱向的運動。并由此產(chǎn)生了流動之美。而在“撫摸這無數(shù)眾人傾慕的日出”“一抹不散的長歌”中,則利用了空間之手,將時間上的運動轉(zhuǎn)為瞬間的靜止。形成了鏡頭的滑翔與鏡頭的斷層放大的兩重效果。鏡頭感被鍛造得極富節(jié)奏與彈性,極具詩意。
除此以外,作者在《呼倫貝爾草原組章》中,不著痕跡地染色了遼闊的人生觀、世界觀。其一,天人命題被提到信仰的高度?!逗伞芬韵赏ㄟ_了人狐的心靈,并以“若死去,也像它一般自由”,將物之靈魂與自然之風形成內(nèi)在的呼應。在《日出》中,作者則以“村莊靜默如謎”與“它如一抹不散的長歌?伴我”將“梵音”統(tǒng)攝于“日出”這個意象的照耀下,形成謎般融合的畫面。作者更借助《前世》與《忘記塵世》展開時空的對話,以今世為界點,隨“夢的獵者”而來的前世,借用“愛的手語”覆蓋“來時的疼痛”?;蛘摺霸嵯?安息的靈魂”以完成來世的“殊途”。在心理層面上,完成了前世今生的內(nèi)宇宙描摹。
其二,在宏大抒情中完成對歷史及心靈的洗禮。在《狐仙》中作者用恢宏的草原風景作為謠曲,長眠“凈土”和作為歷史符號的“成吉思汗”。用“額爾古納河”洗禮“呼倫貝爾”。在《日出》中更用我的心靈之手,撫摸日出。再比如《前世》中愛的手語?!恫菰檎Z》中的牧人“捻亮”明眸。在《白樺林(組詩)》中,讓光影滌蕩白樺林。“滌蕩”的能量很足,甚至是質(zhì)變的。而在作者唯一一首以人物為主體意象的詩歌《套娃》中,更是讓她“合攏十指”,步向原野。鏡頭中,意識如一抹光帶,輕輕灑向套娃。
另外詩歌中,基于歷史當下的時間對比,以及人、物、自然的空間對比無處不在。比如《無極》中“跑馬漢子”、“煮茶老人”與游客的我們相對。人與自然相對。生與死相對。對比加大了空間變形以及時間的流速。這與佛家的“四念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在“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心如心、觀法如法”的基礎上,抵達“住時知住,坐時知坐,臥時知臥,心中了了分明”澄明境界。關于這點,作者在“四面悲歌起伏/任由枝葉吹向大野失散添作新愁”突出一個愁字。在“幽蘭嘆息”中突出嘆息。在“在水一方的笑顏”突出笑。最終在詩的結尾處用一句“積雪旁/歸路漸漸清晰/天邊布滿祥云”,抵達了體悟的境界(歸路變得清晰,天邊布滿的是祥云)。
《呼倫貝爾草原組章》的節(jié)奏和結構也是可圈可點。節(jié)奏是文本攜帶信息的行進速度在行進過程的變化。它有兩個可能:一是書寫中自身情感變化而自然體現(xiàn)的速度變化;二是為了達到所需效果,對讀者在閱讀時閱讀速度的控制。節(jié)奏有兩種類型,一是復現(xiàn)節(jié)奏,一是語意節(jié)奏。其中后者要比前者意義更重要。本詩主要采用的正是語意節(jié)奏。她“把或長或短的意象單元攝入曲折迂回的感受過程之內(nèi)”(林順夫語),以《雨笛》為例,為更好說明現(xiàn)將全詩摘錄如下:
1.1拂曉相遇/或絲絲/或傾城
繞著七月/繞著白云/白晝
一路飄搖到呼倫貝爾大草原
1.2長長淺淺/聲聲泣泣/不別離
一如漫延的小黃花點點
開遍額爾古納河畔/滋潤著
2.1人類不能繁衍的天際/銀河上
2.2月牙兒/群星的曙光被掩埋
2.3太空流過一闕長歌/慢慢向
巍峨。向濕地/向白樺林
2.4升起最華麗的旗幟/斷崖洶涌
3.無夢的歌者/若有耳/有輪廓
欣欣生長神土的蒼涼/五千年
或更長久
4.有大興安嶺的神木
有雄風/凄愴的天馬/照著
長安的繁華/威震邦國
語意節(jié)奏通過建行來實現(xiàn)對文本行進速度的控制。建行直接表現(xiàn)為文本字面的空間,以獲得以空間換取時間的速度效果,這就是空間語意節(jié)奏。本詩在建行時盡量采用等數(shù)量的建行,使得空間密度幾乎是勻稱的,從而使其音調(diào)因?qū)挾榷兊眯蹨営辛?。同時小差別的建行,使得音調(diào)形成緩節(jié)奏的波動,與蒙古風的格調(diào)完全貼合,并協(xié)助它產(chǎn)生草原意蘊的漫形輻射,這是其一。其二是抽象語意節(jié)奏的使用。抽象語意節(jié)奏,是指在線性狀態(tài)下若干個完整的意群共同產(chǎn)生的節(jié)奏效果。1.1和1.2屬于實景描寫,兩個意象單元共同構成一個復合意象單元。2.1屬于敘事慣性的一個小規(guī)模游離,陌生了閱讀習慣,形成了斷層。2.2到2.4是在這個斷層上進行放大。3和4再構成一個復合的意象單元,其中無夢的歌者與后面的假設產(chǎn)生了變異,這又是一個斷層。作者進入新的斷層繼續(xù)放大,整體形成了兩個斷層兩次放大。從而有效地保持了語言的陌生性,同時控制了語言節(jié)奏。
子彥墨翡的詩歌從單元來看,是慣性敘述中的中斷放大轉(zhuǎn)折后再中斷放大的手法,就其組詩結構來說也有規(guī)律可循。以《草原碎語》為例,分別是《草原碎語》《忘記塵世》《月圓》和《雨笛》《白色的歌》幾個單元。從致意你去草原到與你同行,到可有遇見它,再深入濕地、白樺林,最后抵達一片虛無的思念蕩漾,這是其一。其二是情感在單元與單元之間跳躍形成起伏,依次是帶上向往,再深情性(感情起)到起舞(再起),再到我愿此候它千年(感情伏),最后到太空流過一闕長歌(再起)。當然每個單元內(nèi)部的情感在音階的基礎上仍然存在細小的起伏,不再一一細表。
子彥墨翡這一組詩是最貼近草原氣質(zhì)的詩歌之一,同時也是最有個人風格的詩歌。也因它極其清澈的辨識度,必將在草原頌詩系列顯要位置,必將成為草原上空一首天籟般的牧歌。
(責任編輯 徐文)
吉林大學文學院青年作家輔導中心招生簡章
參花雜志社與吉林大學文學院聯(lián)合創(chuàng)辦“青年作家輔導中心”,由著名作家、資深編輯進行一對一輔導授課,采取網(wǎng)絡授課形式,學制一年,畢業(yè)后由吉林大學文學院頒發(fā)《青年作家進修班結業(yè)證書》,編號官網(wǎng)可查,學員優(yōu)秀作品由《參花》雜志予以發(fā)表,結業(yè)后由雜志社推薦給當?shù)刈骷覅f(xié)會,讓您成為當之無愧的青年作家!
凡參加本班學習學員,每個月交一次作業(yè)(一篇或多篇),由輔導老師提出具體修改意見,優(yōu)秀作品推薦到《參花》文學版發(fā)表,付給稿酬,年度成績突出作者將聘請為《參花》雜志簽約作家;報名學習即贈送一年的《參花》文學版雜志一套。
QQ:1144754872 292418346 電子信箱:shenhua617617@163.com
網(wǎng)址:http://www.shenhua1957.com
通信地址:吉林省長春市明德路郵局2009號信箱
參花雜志社文學輔導中心收
郵編:130021
電話:0431—81686158 0431—81686948
隨風飛,真名朱鋒。籍貫江蘇淮安?,F(xiàn)定居江蘇鹽城。為某中學物理教師。擔任《燕趙文學》雜志散文編輯。燕趙文學西部作家論壇散文、詩歌編輯。中國文學論壇散文首席。有多首詩歌散文分別發(fā)表于《中國詩歌》《西部作家》《中國電影報》《朔風》《柏風》《天涯詩刊》《第四代詩刊》《鹽阜大眾報》等刊物報紙。并獲得由朔州市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朔州市人民政府信息中心、《朔風》編輯部聯(lián)合舉辦的“中國夢·美麗朔州”網(wǎng)絡征文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