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龍+劉靜
一、習誦、踐行《弟子規(guī)》的緣由
1.學生的異?,F象
七年級新生入學的第二天上午,校保衛(wèi)科長給我打電話:“請你到保衛(wèi)科來一趟,把你班的學生某某領回班,他因下課在廁所吸煙被保衛(wèi)人員抓到,給這位同學記警告處分,扣你班積分兩分。”開學第十天的上午大課間,校廣播響起:某班同學某某因帶頭打架,被勒令退學,扣除該班積分三分,班主任某某受批評,這還是我的學生;時間過得飛快,一轉眼半個月過去了,一天下午下課鈴聲剛響過,班干部飛快地跑向辦公室:“老師,咱班某某同學因把另一位同學的書弄掉地上了,他們倆打起來了……”唉,這屆的學生是怎么了?太令人頭痛!
我們學校地處城鄉(xiāng)接合處,因是新校區(qū)距城區(qū)遠,城里成績較好的學生少,招收的學生大多是留守兒童。他們不懂禮儀,不敬師長,不會與人合作,學習不努力,任性、自私,一不高興就發(fā)脾氣,真是爹不管,娘不問,在家跟著爺爺、奶奶敢翻天。面對一群這樣的學生,真是讓人日夜焦慮、坐臥難安,怎么辦?怎么辦?
最后,還是上海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在“百家講壇”講的《錢文忠解讀<弟子規(guī)>》讓我深受啟發(fā)。
2.什么是《弟子規(guī)》
《弟子規(guī)》主旨是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尊敬師長。文中列出了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等應有的禮儀與規(guī)范,是教育孩子敦倫盡分,閑邪存誠,養(yǎng)成忠厚家風的最佳童蒙養(yǎng)正讀物,堪稱“人生第一步,天下第一規(guī)”。《弟子規(guī)》是以孔孟學說為代表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根,教育學生學好《弟子規(guī)》,就是從小給他們打好做人做事做學問的基礎,這對人一生的發(fā)展是極為重要的。因此,我決定引導學生習誦、踐行《弟子規(guī)》,用《弟子規(guī)》的內容來規(guī)范學生,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二、習誦、踐行《弟子規(guī)》,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要想用好《弟子規(guī)》,首先得讓學生們時時處處受到《弟子規(guī)》的熏染,所以做好班級文化建設非常重要。
1.班級文化建設
在教室的前墻黑板的正上方左側張貼“先師孔子行教像”,右側張貼對先師孔子的感恩詞:“一鞠躬,感謝您杜惡克奸,論著經典;二鞠躬,感謝您言傳身教,長善救失;三鞠躬,感謝您學成古今,立范后世。”班訓、教室左右兩面墻上所掛條幅內容大多是取自《弟子規(guī)》里面的句子。每天早晨來到教室,在值日生的主持下,學生們一起向大成至圣先師孔子行三鞠躬禮,并大聲地朗誦著感恩詞、班訓及條幅上的內容,讓學生懷著感恩心、恭敬心開始一天的學習。搜集一些孝親、立志、尊師的故事、格言,讓學生時刻得到《弟子規(guī)》的洗禮?!兜茏右?guī)》像春風化雨一樣潤物無聲,而學生的德行則像春草一樣“不見其長,日見其增”。
2.習誦、踐行《弟子規(guī)》,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1)習誦、踐行《弟子規(guī)》,使學生恭敬、孝順父母
學習《弟子規(guī)》,重在踐行。我們按照《弟子規(guī)》里面的內容一條一條去落實。在學習“入則孝”這節(jié)內容時,為學生布置家庭作業(yè),要求學生每周做一兩件讓父母高興的事情,關注、體悟父母做事的辛苦;讓住校生主動給父母打電話、寫信,表達對父母的牽掛和感恩之情。要求學生周末在家中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為父母端盆洗腳水等。我們不定期地讓學生在班內分享學習《弟子規(guī)》的感悟與變化。多次召開以《弟子規(guī)》為主題的班會,如在召開以“孝”為內容的主題班會時,其中李晨晨同學在講述自己的變化時竟然泣不成聲,她為以前對媽媽的不恭敬而羞愧、而傷心,她覺得她以前太對不起自己的媽媽了,學了《弟子規(guī)》才知道自己真的是錯了。
讓學生寫《〈弟子規(guī)〉學后感》,選出優(yōu)秀的在班內范讀,其中有位叫夏楠的同學這樣寫道:
我讀完《弟子規(guī)》后,反思自己在孝的方面,雖然沒有做過對不住父母的大事,但對他們也沒有盡過多少孝心,反而是他們對我百依百順、照顧有加,我想要的東西,他們就想方設法地滿足我。有時,父母過于關心我,啰唆了幾句,我反而責怪他們、討厭他們,那多不應該??!現在自己為人子女,該做些什么呢?作為子女,應按《弟子規(guī)》所講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最起碼做到這些,才能對得起生養(yǎng)自己的父母。
父母為我付出的實在太多太多了。當我生病時,是他們將我擁入他們溫暖的懷抱;當我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是他們?yōu)槲夷托牡刂v解,一切的一切,都是他們?yōu)槲覠o私地付出。漸漸長大的我也應該學著為父母做些什么了。
今后,我還會深入地反復誦讀《弟子規(guī)》,從中學會做人處事的道理,更好地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
另一位同學劉文豪寫道:
學了《弟子規(guī)》后,我感到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化。我認識到了自己的缺點,以前我見了老師和同學不會主動問好,而且在做事上還有點懶惰,但現在不會這樣了。以前媽媽叫我去做事,比如取東西,倒垃圾,每次都沒有及時去做,現在媽媽要我去做,我就會立即行動?,F在父母教導我時我都很認真聽,責備我做錯時,我都能虛心接受,不再強詞奪理,無理取鬧,使父母生氣、傷心了。
在“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時,我讓學生為父母親做點事,或自制賀卡,寫上真誠的祝福語,表達對父母親的感激之情。慢慢地,孩子對父母的恭敬心、孝順心生起了,也知道體諒父母的不容易,不再忤逆父母,也懂得愛惜物品了,花錢上也會計劃節(jié)約了。很多家長打電話夸贊自己的孩子好像是猛然間長大了,懂事了,言談話語中流露出自豪感、幸福感。
(2)習誦、踐行《弟子規(guī)》,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
《弟子規(guī)》不僅僅是教學生孝敬父母,尊敬師長,也教學生如何去學習。如“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兜茏右?guī)》還告訴我們其他的學習方法:“寬為限,緊用功,功夫到,滯塞通”……指導學生把這些方法應用到學習中去,果然收到很好的效果。一個學期下來,學生各科成績大幅度提高,月考成績名次一次比一提升。同時還出現了奇跡:孫璐瑤是一名“學困生”,剛入學時,讓她讀《憶讀書》中的“多讀書,讀好書,讀書好”三句話竟讀不成句,全班同學無語,我也深深地倒吸了口涼氣。但我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為了提高全班同學的朗讀能力,每星期都舉行一次朗讀比賽,并設一、二、三等獎。一次,她居然報名參加比賽,令全班驚訝,我和同學都拭目以待。她上場了,讀的是朱自清的《春》,還沒讀完,教室內雷鳴般的掌聲響起,經久不息,我激動得當場流下了熱淚。真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她居然拿了二等獎。事后有學生告訴我,孫璐瑤為了參加這次比賽,練習朗讀《春》半個月,這不正是“功夫到,滯塞通”的具體印證嗎?
為了讓《弟子規(guī)》在學生們的心中深深扎下根,除每天讓學生誦讀、觀看有關《弟子規(guī)》的內容外,還不定期開展以《弟子規(guī)》為內容的書法、手抄報比賽活動,并評選出優(yōu)秀作品在班內展覽,大力表揚并頒發(fā)獎品,這既提升了學生的德行,也鍛煉了學生們的古文閱讀、寫作、設計以及審美能力。
(3)習誦、踐行《弟子規(guī)》,提高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增強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通過學習《弟子規(guī)》,學生們養(yǎng)成了尊重師長、友愛兄弟、團結同學、誠實守信的好習慣。班級之內不但不再出現打架、斗毆的現象,反而出現了互幫互助的新局面。班級集體榮譽感增強了,凝聚力提高了,懂得愛惜公物了,班內的衛(wèi)生爭著打掃,臟活累活搶著干,紀律、衛(wèi)生流動紅旗掛的次數也增多了。更重要的是,部分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記得有這樣一件事:放學后一個學生要進網吧去玩,同行的同學對他說:“‘斗鬧場,絕勿進,邪僻事,絕勿問。網吧只會害了你,還是干點有意義的事吧,省得你爸媽操心。”我得知這件事后,問這名學生,為什么要勸同伴,學生順口說:“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guī),道兩虧。”聽完學生的話,我很激動。還有一次,午飯后我到班級查看,聽見兩個學生因一點小事吵起來,旁邊的學生說:“都少說兩句,‘言語忍,忿自泯,忘啦!”這兩個學生互相看看,相對一笑?,F在,學生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學生間有了辨別是非的能力,矛盾少了,相處融洽了。如果同學犯了錯,違了紀,讓他(她)們自己對照《弟子規(guī)》里的內容,糾正錯誤,促使學生漸漸養(yǎng)成了自覺遵守紀律的好習慣。
通過習誦、踐行《弟子規(guī)》,學生的內心世界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班風、班貌煥然一新,班級各項積分名列前茅,這引起了校領導極大的關注,決定在全校掀起習誦、踐行《弟子規(guī)》的高潮。當然我很清楚,學習《弟子規(guī)》我們才剛剛開始,所以還需“吾將上下而求索”。
(作者單位:河南省鹿邑縣老君臺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