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琳
摘要:由于現(xiàn)在上海市輔讀學校的學生以中重度智力障礙為主,學生的遷移能力非常有限,因此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提供更真實的生活情境,教學內容應基于學生的生活活動。這樣以往的分科教學就不太適合現(xiàn)在的學生,綜合主題課程就顯得更加重要,也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關鍵詞:綜合主題課程;美工課程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9214(2015)12-0022-01
一、綜合主題課程
隨著近年來上海市隨班就讀工作的不斷開展,輔讀學校招收中重度智力障礙兒童。在此背景下,本著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我校積極行動,借鑒國外及港臺優(yōu)秀的經驗,結合自身經驗開展課程改革,以期能夠建立起更貼近學生生活的課程體系。綜合主題課程就應運而生,試點從一年級開始。一年級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轉銜期,學生從幼兒園、訓練機構或家庭生活步入學校生活,這些環(huán)境的變化、角色的轉換對于中重度智力障礙學生來說是一個挑戰(zhàn)。因此如何讓學生順利地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培養(yǎng)學習興趣是我們在設計一年級準備期課程要考慮的重要方面。中重度智力障礙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普遍存在遷移能力弱的特點,以往的分科教學缺乏統(tǒng)整性,不利于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學以致用。因此依據(jù)我校原有的學前主題活動手冊,借鑒臺灣等地的先進經驗,一年級的綜合主題活動課程以主題為線索,將學科統(tǒng)整在主題中,課程設置包括主題學習(生活語文、生活數(shù)學)、主題實踐(生活、品社)藝術(美工、音樂)運動(體育、感知)休閑娛樂(興趣、午休)。綜合主題課程更關注學生在真實的情境去體驗、感受。
二、美工課程
美工課程屬于藝術類課程是我校的特色課程,它的核心理念:以培養(yǎng)學生發(fā)展眼、腦、手協(xié)調的實踐能力,對各種藝術形式的感受力,萌發(fā)初步的審美情趣為主,以期豐富學生的休閑娛樂生活,提高學生的生活質量。我校有校本的《生活美工課程綱要》,通過綱要我們可以了解到,低年級美工課程目標的側重點在于利用豐富的材料,讓學生感受不同材料帶來的感知覺刺激培養(yǎng)對美工課的興趣,通過美工課積累一定的“生活經驗”。如元宵節(jié),大家可以用橡皮泥搓小圓子,甚至可以使用糯米粉搓小圓子。學生最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體驗動手的樂趣,感受材料在自己手中的變化。技能不是低年段教學重點,因為技能基于學生認知發(fā)展、協(xié)調性、精細動作發(fā)展到一定程度,沒有這些基礎技能就很難熟練掌握。因此低年級美工課的重點,是對材料的感知,操作,體驗過程中的樂趣。
三、課程實施
下面以《快樂的家庭》這個主題為例,介紹美工課是如何融入主題中的?!犊鞓返募彝ァ肥且荒昙壍诙W期的一個主題,其中包括:我有一個家,我家真漂亮,親親一家人,我做小幫手這四個小單元,每個小單元中也包含幾個內容。通過本主題的學習希望學生對于自己的家有一個基本了解,如家里的主要成員,家里日常會用到的家具、電器,在家里都可以和家人做哪些事情,“我”能為家人做什么。通過一系列活動不僅讓學生對家庭建立一個初步的概念,而且引導學生嘗試表達對家人的情感,同時也指導家長在家里如何與孩子一起互動,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將美工課融入主題時,我們并不是要將美工課生搬硬套到每個單元中,而是尋找適合的切入點,讓美工課的內容自然融入到主題活動中。例如在家庭樹這個內容中,有一個全家福的介紹,給全家福照片制作一個相框,就與內容相得益彰,因此我們設計了房子形狀的相框底板,并根據(jù)學生能力進行裝飾,如,給底板涂色、搓彩泥裝飾邊框,用粘紙點綴,最后將全家福貼在相框里。過程中涉及到的技能:涂色、將橡皮泥搓搓長,貼粘紙。這些技能都是這一學年反復練習的,所以學生操作起來并不陌生。作品完成后,不僅在美工課上展示,在主題學習,主題實踐中也會用到。通過這種形式,學生們并不只將關注點落在作品上,而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還初步建立了一個家的概念,也許這個概念還并不清晰,但是這個種子已經通過這種課程形式種進了學生的心里,通過以后生活經驗的累積,這顆種子會發(fā)芽,會有質的變化,從而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生活。
四、反思
(一)美工課融于綜合主題課程中是一種真正的融合。以往美工課程內容的安排也是根據(jù)學校重要活動、節(jié)日、季節(jié)等主題進行設計,同樣是有主題,但僅限于美工課跟著主題走,其他學科也跟著這些主題走,但是彼此之間的融合卻是偶然的,可能是某個學科老師的個別行為。而在綜合主題活動課程的背景下,各學科間的融合是必然的,是有序的,也是有效的。而學科界限的淡化有利于學生整合學習經驗,并將這些技能應用與實際生活,服務自己,提高生活質量。
(二)綜合主題活動課程背景下美工課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快樂、輕松。以往的美工課教學中我們跟學生說的比較多的是作品呈現(xiàn)的效果,如前面例舉到的相框的制作,在完成過程中不僅要提醒學生如何裝飾,更會引導學生想象相框做好了,可以貼全家福的照片,學生是為了更好的裝飾照片兒去完成作品。此外,其他課上老師也會使用到學生們的作品,有利于學生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因此學習過程是非??鞓返?。
(三)將美工課程融入綜合主題課程中教師帶來了更大的挑戰(zhàn)。教師不能只像以前一樣立足于本身學科的教學中,還要時時提醒自己置身于主題活動中。作為教師必須要非常熟悉自身的學科課程體系,能夠掌握其精髓,同時還要了解綜合主題活動課程,將學科融入到活動中,與其他學科相融合,才能表現(xiàn)出綜合主題活動課程的真正優(yōu)勢。想做到這些,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學科知識,還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熟悉教學內容中對于學生的重點、難點在哪里,能夠自如的處理課堂上生成的內容。
(四)課程內容的設計應該從各個學生的能力出發(fā),內容要適切。通過教學后的反思我發(fā)現(xiàn),可能是由于年輕,教學經驗不足,在安排內容上離學生真實的發(fā)展水平有一定距離,因此造成無法讓全部學生真正參與。這點對于整個課程的發(fā)展很重要,教師可能要更進行更充分的溝通,互相學習,學科相互支持、協(xié)作,最終真的實現(xiàn)從每個學生的能力出發(fā),設計出多維度的更加立體的課程。
(作者單位:上海市徐匯區(qū)董李鳳美康健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