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高峰
山西師范大學
《中國合伙人》是中國第一部創(chuàng)業(yè)傳奇巨制,由香港著名導演陳可辛執(zhí)導,講述結識于20世紀80年代的三位大學好友成東青、孟曉駿、王陽,分別屬于保守、激進、中庸3種不同的性格,一起打架、泡妞,夢想去美國。后來卻只有孟曉駿拿到簽證,然而他的美國夢除了黯然與迷失,絲毫看不到前途和希望。而赴美不成的成東青在經(jīng)歷了一系列挫折之后,與王陽下海做起培訓學校,干起了培訓學生赴美的教育事業(yè)。最后,是這項事業(yè)把他們?nèi)齻€人又綁到了一起。在時代激流中,有的美國夢圓,有的美國夢碎,有的美國夢圓了又碎——唯齊力創(chuàng)辦英語培訓學校的新夢想,將三子緊緊綁在了一起。該片場景在國內(nèi)和紐約拍攝。
影片從頭到尾都離不開中國人的美國夢。《中國合伙人》的英文譯名為American dreams in China,意為“中國的美國夢”,這不僅僅昭示出它是個時代的產(chǎn)物,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隱藏在其背后的深層內(nèi)涵,即美國對中國人的文化殖民。美國為謀求在全球的霸主地位,極力推行其所謂的“全球價值觀”,第一個理念便是“美國生活方式的優(yōu)越性”,它將美國通行的道德標準、數(shù)百年來形成的民族特性和傳統(tǒng)評價成“最為先進的”,使人們心目中萌生對美國生活方式的向往。①“土鱉”成東青在被孟曉俊問道: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的時候時回答說,天安門。遭到大家的一致鄙視,而大部分學生的心聲被孟曉俊說出:去美國。后來成東青在燕京大學英語課堂中也曾問過學生們,為什么不喜歡英語,還要去聽,學生們回答是:去美國啊,老師。由此可見,去美國的念想,已經(jīng)成為時代刮起的一場暴風。
本影片雖然不以美國為主角,但是卻處處體現(xiàn)著美國價值觀的優(yōu)越性以及對中國一代人的深刻影響。
說到孟曉俊,像孟曉俊一樣的中國人不在少數(shù),孟曉俊出生在一個留美世家,爺爺和爸爸都是海歸。去美國的夢想從小就種在他幼小的心靈里。受父輩的熏陶,在他眼里美國就是他的天堂,就是他的夢想,只有美國才是實現(xiàn)他價值的地方,所以他對去美國發(fā)展充滿自信,致力于在美國能干出自己的一番事業(yè)。
片中有一段是一位老教師在講“今日美國講座”,內(nèi)容是:美國的種族歧視永遠不會消除,如果一個白人看見三個黑人同時進入電梯,白人會在電梯關閉的最后一瞬間逃出電梯,在白人看來黑人永遠是懶惰、無知野蠻的種族。那美國的華人總該是勤快的吧,但是他們說華人破壞了當?shù)鼐用竦墓ぷ鳈C會……這時候的孟曉俊實在聽不下去了,他認為老師詆毀了他夢想中的美國,他的美國是完美的。他指責老師說:您去過美國嗎?所謂的美國夢,就是在夢想面前人人機會均等。全世界只有美國做到。我一定會去美國的,我會自己去證實。而美國則是代表了人間正義,它身負拯救全人類的神圣使命。老師只能無奈地告訴他:年輕人,你畢竟是too young too naive。美國,在像孟曉俊的年輕中國人心中已經(jīng)成了他們奮斗的目標和動力。在機場臨別時孟曉俊還說,他從生下來的第一天就在等待著這一天,他爺爺和爸爸都曾留學美國,而他就要留在美國。孟曉俊帶上了他的一片熱情飛往美國,實現(xiàn)自己的美國夢。
除了孟曉俊,片中像王陽、成東青、蘇梅這樣的大學生都在努力考托福、雅思,希望被美國接受。在簽證處門口排隊的人就像一條長龍,被拒簽的人則高呼:美國人民需要我。與他們形成對比的是孟曉俊順利取得簽證。踏出簽證處的那一刻,孟曉俊是多么的自信、自豪地喊出了:“Amerian,here I come! ”在場被拒簽的人也都為他鼓起了掌聲。所有人用羨慕的眼光看著這位強者。人們都篤信去了美國的孟曉俊會比在場的所有人有更好的發(fā)展機會。美國的文化霸權就是要以美國的價值觀作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推廣并普及到整個世界。
然而孟曉俊的美國夢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走得順利,這連他自己也不能相信。初到美國,孟曉俊在哥倫比亞大學擔任助教,他刻苦鉆研,和實驗室的學生們相處融洽,他慶幸自己有一份好工作,因為比起那些在餐館洗盤子的已經(jīng)強多了,他相信靠自己的努力幸福不久必會降臨。然而事與愿違他得到的恰恰是一場噩夢,他被解雇了。處于無奈,他在美國當上了連收小費都沒有資格的Busboy。不甘于夢想就此破滅,孟依然堅守在美國。在一次服務中,一位美國老太看到了他被分到少得可憐的小費時誠懇說道:年輕人,你還年輕,可以走得更遠,而她只能一輩子待在這兒。孟曉俊當時怔住了,也許真的該反思,夢想究竟在哪?它真是一片散發(fā)著財富和自由魅惑的土地?如果說美國老太動搖了自己的美國夢的話,孟曉俊的妻子良琴在洗衣店給別人洗衣服的場景則給了孟曉俊心頭重重一擊。原來在長島教鋼琴也是善意的謊言,良琴哭訴著:孟曉俊,當初你說來美國是干大事的,我們來美國干嘛……孟曉俊此時內(nèi)心掙扎著,美國夢難道就此結束嗎?一心想干大事,而現(xiàn)在卻連自己最愛的妻子都養(yǎng)活不了,男人的自尊丟失得無影無蹤,到底是誰欺騙了誰,難道自己心中的理想圣地美國竟是如此的殘酷,美國所謂的夢想面前人人平等呢?
美國將它的優(yōu)越性、價值觀、極富有道德觀的社會理念輸送到全球,然而事實卻一次次被證實這是荒謬的。
當孟曉俊第二次踏入美國,并且?guī)е约阂詾楹赖氖聵I(yè)來到美國時,仍然被要求進行檢查。他本以為有了自己的一片新天地之后就會得到美國的尊重和優(yōu)待,然而令他失望的是原來機會面前并不是人人平等的。美國宣言的一套童話式的民主,只為少數(shù)人服務。孟曉俊在等待波諾先生未果的時刻,他才明白,原來自己真的是too young too naive。在華爾街看到新浪網(wǎng)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孟曉俊臉上露出了那種歷經(jīng)滄桑之后仍渴望成功的表情。要想得到美國人的尊重和認可,只有站在紐交揮錘的那一刻。
孟曉俊最后回到中國,標志著中國與美國對抗的勝利。許多人認為美國是一片自由民主的樂土,又有許多人不能自已地終生抱著對美國夢的幻想而掙扎,盡管知道希望渺茫,卻依然飛蛾撲火,最終淪為這一價值的犧牲品。只要付出努力,人人都能獲取成功,以這種思想為模板而打造的一個個美國夢。然而現(xiàn)實的民主、平等完全與其宣揚的理論背道而馳。美國所灌輸給我們的美國夢已經(jīng)破滅。新夢想在華爾街成功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只市值30億美元的教育產(chǎn)業(yè)股。這標志著中國對抗美國意識的勝利。
注釋
①劉偉勝.文化霸權概論[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46.
[1]孫晶.文化霸權理論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2]劉偉勝.文化霸權概論[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3]張謹.文化霸權的表現(xiàn)形式及其應對[J].天府新論,2011(6).
[4]李震.葛蘭西的文化霸權理論[J].學海,2004(3).
[5]艷琳.中國合伙人[J].科學大觀園,2013(11).
[6]周智勇,張冀,陳可辛.中國合伙人[EB//OL].八月居小說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