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敏
(鄭州大學第四附屬醫(yī)院,河南 鄭州 450044)
熊去氧膽酸聯(lián)合鋁碳酸鎂、莫沙必利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的臨床觀察
劉 敏
(鄭州大學第四附屬醫(yī)院,河南 鄭州 450044)
目的 通過熊去氧膽酸、鋁碳酸鎂、莫沙必利合用于膽汁反流性胃炎的療效觀察,探討有效的治療方案。方法選取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11例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治療組56例、對照組55例。對照組給予鋁碳酸鎂、莫沙必利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chǔ)上加用熊去氧膽酸,兩組均治療4周。觀察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胃鏡下炎癥積分及綜合療效的變化,并進行分析評估。結(jié)果經(jīng)過4周治療后,兩組臨床癥狀積分、胃鏡積分、綜合療效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熊去氧膽酸聯(lián)合鋁碳酸鎂、莫沙必利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的臨床療效顯著,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
熊去氧膽酸;鋁碳酸鎂;莫沙必利;膽汁反流性胃炎
膽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膽汁、胰液等反流入胃,使胃黏膜屏障遭到損害,而導致的胃黏膜慢性炎癥。該疾病主要臨床癥狀為燒心、口苦、腹脹、噯氣等,具有病程遷延、易反復、臨床缺乏特效療法的特點。我院采用熊去氧膽酸聯(lián)合鋁碳酸鎂、莫沙必利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取得良好療效,現(xiàn)歸納總結(jié)如下。
1.1一般資料:研究對象為鄭州大學第四附屬醫(yī)院2010年9月至2012年2月檢出的111例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男性61例,女性50例,最大年齡69歲,最小26歲,平均年齡42歲。診斷標準符合以下2個或2個以上標準時診斷成立:①上腹和(或)胸骨后持續(xù)性燒灼痛,餐后加劇,腹脹、噯氣、口苦、嘔吐膽汁樣黃水。②內(nèi)鏡下見胃內(nèi)膽汁存在,有膽汁斑,幽門口膽汁反流。③內(nèi)鏡病理學顯示:黏膜糜爛、出血、間質(zhì)水腫、血管擴張,程度不一(一般取胃竇小彎側(cè)黏膜)。④胃液pH≥3.0(通過胃鏡活檢孔插管抽取胃液10 mL,采用精密pH試紙檢測,排除劇烈嘔吐時胃液)[1]。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其中治療組56例(含男32例,女24例),年齡26~66歲;對照組55例(含男29例,女26例),年齡28~69歲。所有病例均行胃鏡檢查并知情同意。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情等基本資料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前后的臨床癥狀評分
表2 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前后胃鏡積分比較
1.2方法:所有入組患者治療期間均忌煙酒、辛辣刺激及油膩食物,并停止使用對消化系統(tǒng)有影響作用的藥物。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治療方法,即每天服用3次莫沙必利片,每次5 mg;每天三餐后嚼服鋁碳酸鎂片1 g。治療組每晚睡前加服熊去氧膽酸膠囊250 mg。兩組患者均連續(xù)用藥4周。
1.3療效判定標準:①癥狀評估:主要依據(jù)患者上腹疼痛、腹脹、燒心、嘔吐癥狀來評估得分:患者無不適計0分;輕微不適計1分;雖有明顯不適,但可以正常工作、生活計2分;有顯著不適,無法正常工作、生活計3分。②胃鏡積分療效評定:0分為胃鏡下未見黃綠色膽汁;1分為胃鏡下見少量膽汁,黏膜散在充血、水腫,無糜爛及出血點;2分為胃鏡下見中量膽汁,部分黏膜充血、水腫明顯,但無糜爛灶;3分為胃鏡下見大量膽汁,黏膜廣泛充血、水腫伴局部糜爛。③綜合療效評定標準。近期臨床治愈:患者主要癥狀消失,癥狀積分及胃鏡積分下降超過80%;顯效:患者主要癥狀消失,癥狀積分及胃鏡積分下降60%~80%;有效:患者主要癥狀顯著改善,癥狀積分及胃鏡積分下降50%~60%;無效:癥狀積分及胃鏡積分下降<50%。近期臨床治愈、顯效及有效三者之和為總有效[2]。
1.4統(tǒng)計學處理:應用SPSS 22.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采用()的形式表示,同一組治療前后采用配對t檢驗比較差異,不同組治療后采用雙樣本t檢驗比較差異。綜合療效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統(tǒng)計學意義的顯著性差異。
2.1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比較:治療4周后,觀察組各項癥狀積分低于治療前(P<0.05),對照組各項癥狀積分也均低于治療前(P<0.05);且觀察組治療4周后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治療前后胃鏡積分比較:兩組治療后胃鏡積分較治療前均有下降(P<0.05),且觀察組治療4周后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綜合療效比較:觀察組治療4周后總有效率為100%,對照組為83.6%,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不良反應:對照組1例患者出現(xiàn)稀便,未做特殊處理自行緩解。觀察組未發(fā)現(xiàn)相關(guān)不良反應。
表3 兩組綜合療效比較[例(%)]
目前,膽汁反流性胃炎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已成為臨床一種常見疾病。該疾病發(fā)病機制、影響因素及病因等非常復雜,因而治療難度較大。尋找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尤為重要。
鋁碳酸鎂是一種黏膜保護劑,既可以中和胃酸,又可以在酸性環(huán)境下選擇性結(jié)合胃內(nèi)膽汁酸,并且有吸附膽汁的作用,因此可以減輕膽酸、胃酸對胃黏膜屏障的損害,是治療膽汁反流的有效藥物。鋁碳酸鎂具有層狀網(wǎng)絡(luò)晶格狀結(jié)構(gòu),可以沉積在消化道黏膜表面形成保護層,來阻隔膽汁對胃黏膜的損害[3]。另外,鋁碳酸鎂具有組織修復、強化抗?jié)冏饔谩D潮乩麑購娦?-HT4受體激動劑,可以促進神經(jīng)末梢釋放乙酰膽堿,增加下食道括約肌的壓力,同時加強胃腸蠕動,促進胃排空,減少胃部逆向蠕動,促進胃竇及十二指腸運動,減少膽汁反流入胃[4]。
膽汁酸是十二指腸胃反流液中主要的致病成分,可以引起組織非特異性損害,造成膽汁反流性胃炎。熊去氧膽酸是一種可以在肝臟合成的內(nèi)源性膽汁酸,在人類總膽汁中占0.1%~5%,含量很小。口服熊去氧膽酸治療后,可導致熊去氧膽酸在膽汁中所占比例明顯升高,達到43%左右,而毒性膽汁酸比例相對減少,因而可以減輕胃黏膜的損傷。并且該藥物臨床療效較滿意、不良反應少,有望成為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的良好藥物。
在本研究中,采用熊去氧膽酸、鋁碳酸鎂、莫沙必利三種藥物聯(lián)用的方法來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在臨床癥狀、胃鏡下表現(xiàn)及綜合療效評價方面,均取得明顯效果,值得臨床推廣。在臨床用藥時,如果患者經(jīng)濟條件和依從性允許,可首選三者聯(lián)合用藥,以提高臨床療效。
[1]趙振飛,高鴻亮,姚萍.熊去氧膽酸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療效的系統(tǒng)評價[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3,21(26):2708-2716.
[2]張萬岱,陳北海,危兆海,等.慢性胃炎的中西醫(yī)結(jié)合診治方案(草案)[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消化雜志,2004,12(5):314-316.
[3]Tarnawski AS,Tomikawa M,Ohta M,et al.Antacid talcid activates in gastric mucosa genes encoding for EGF and its receptor. The molecular basis for ulcer healing action[J].J Physiol Paris,2000,84(2):93-98.
[4]李勤.82例膽汁反流性胃炎臨床治療分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2,33(15):2049-2050.
R573.3
B
1671-8194(2015)23-01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