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成都市田家炳中學(以下簡稱“成都田中”)得到北京師范大學公民與道德研究中心檀傳寶教授團隊的專業(yè)援助,致力于“提升教師德育專業(yè)化水平”,將“道德、專業(yè)、科學、智慧”作為德育工作的新標準,積極推進德育課程化建設。學校在班集體建設中利用三股“積極”的力量,激勵引導,努力改變每個學生個體的生命樣態(tài),建設了具有良好精神風貌的班集體。
語言勵志增動力
語言本身有著強大的力量,正向的勵志語言,往往能激發(fā)學生超越消極心態(tài),以更積極和建設性的情緒來面對生活的挑戰(zhàn)。
學校特別看重學生的“精氣神”,班級值日生負責每天在黑板上書寫一則勵志名言,讓學生大聲朗讀、認真領悟,用語言激勵人心,為新一天的學習和生活定下高亢的基調(diào)。早讀課上,班主任老師還要不斷督促每個學生振作精神、放聲朗讀。每天早上的瑯瑯書聲,讓校園充滿了生機和活力??迫谓處熢谡n前,讓學生進行簡短的勵志演講,或分享成功喜悅,或發(fā)揮名人效應,既能集中學生注意力,又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年級組要求學生在每天完成作業(yè)后,都要認真填寫《家校聯(lián)系本》中“寫給自己”一欄,寫下一句積極向上的話,鼓舞和鞭策自己。
學校努力發(fā)動班主任集體智慧將班會課序列化。班主任老師圍繞每月德育主題,精心挑選一些勵志性視頻,比如央視“開講啦”“一席”“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等節(jié)目,作為班會課素材,讓班會課更豐富和生動。班主任老師還利用讀報時間,給學生選讀富有教育啟發(fā)意義的新聞材料,讓學生貼近社會生活,開闊視野。
學校德育處緊緊圍繞每月德育主題(3月“文明”、4月“友善”、5月“勵志”、6月“誠信”、9月“規(guī)則”、10月“法治”、11月“感恩”、12月“民主”),在每周升旗儀式上邀請師生精心準備“國旗下講話”,定期更換學校宣傳欄以及教室墻壁文化,從而強化“積極”狀態(tài),傳遞正能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名人名家的勵志演講勝過無數(shù)次的說教。學校曾邀請新東方創(chuàng)始人俞敏洪先生、成都電視臺主持人海光、成都七中名師黃明勇、國學專家周吉芬到校演講。語言激勵,是傳遞正能量的有效途徑,是形成良好輿論氛圍的重要載體,是組建積極班風班貌的常用手段。
主題活動掘潛力
關于積極情緒,弗雷德里克森提出了拓延——建構理論,他認為某些離散的積極情緒,包括高興、興趣、滿足、自豪和愛,都有拓延人們瞬間的知——行的能力,并能構建和增強人的個人資源,如增強人的體力、智力、社會協(xié)調(diào)性等。積極心理學主張心理學應對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條件下更好地生活和發(fā)展,具有天賦的人如何使其潛能得到充分發(fā)揮等方面進行大量的研究。學生良好的品質(zhì),寶貴的精神,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等,都需要在主題教育活動中逐步培養(yǎng)起來。成都田中的德育主題活動十分豐富:入學軍訓,在體驗中鍛煉毅力;社團活動,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興趣愛好;文明交通宣傳,讓學生懂得道法;關愛自閉癥兒童,培養(yǎng)學生愛心;愛心義賣活動,搭建幫助弱勢人群的平臺;共組履帶戰(zhàn)車,讓學生體驗到團結的重要性;分享游學經(jīng)歷,讓大家開闊視野;收看重大時事新聞,讓同學們了解窗外事;組織學生集體生日會,增強班級凝聚力;鼓勵學生參加文藝表演,展示才華贏得認可;高考百日誓師,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
正是這些豐富、有意義的體驗性活動,不斷增強了學生個體主觀幸福感,甚至彌補了比智商更為重要的情商,這才叫真正意義上的“成長”和“進步”。積極心理學認為主觀幸福感是指個體自己對于本身的快樂和生活質(zhì)量等“幸福感”指標的感覺。有了這些良好的感覺,學生的微笑多了,自信多了,自然能形成樂觀開朗的性格,這對學生積極應對困難、樂觀面對生活增添了勇氣和動力。
繽紛藝術添活力
讓學生快樂成長、身心健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成都田中教師已形成共識:整日將學生約束在教室里,讓學生滿腦子都是成績和分數(shù),這既不人道,也不科學。學校響應教育部“一小時體育鍛煉”的要求,讓學生每天沐浴陽光、戶外鍛煉。與此同時,學校特別注重開展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努力提高學生對藝術的審美、感受、鑒賞和表現(xiàn)能力。早在兩年前,學校就將學生參加各種藝術活動的情況作為《高中學生綜合素質(zhì)評價》的重要指標。
藝術,是調(diào)節(jié)情緒,獲得快樂,增強幸福感不可或缺的精神大餐。成都田中開設藝術鑒賞課,增加樂器培訓,組建藝術社團,組織藝術表演等等,努力讓學生都懂藝術,有特長,有品位,用藝術潤育心靈、豐富生活,讓學生活躍、開朗、積極向上,讓班集體充滿生機活力。學校每周都進行全校的朝會展示,給每一個班級提供展示班級才藝、彰顯班級風采的機會。為了給班集體增光添彩,同學們?nèi)翰呷毫?,虛心接受藝術老師的指導,認真排練。朝會展示在學校已經(jīng)持續(xù)了六年,成為全校師生最為期待的節(jié)目。
每年元旦,全校近40個社團都要準備節(jié)目參加”迎新”晚會表演。每年五四,學校有“藝術節(jié)”,節(jié)目形式豐富多樣:魔術、相聲、唱歌、舞蹈、武術、朗誦、樂器彈奏、書法、繪畫等,精彩紛呈。學校德育處非常重視節(jié)目質(zhì)量,就連節(jié)目主持人都要通過競選產(chǎn)生。去年招選三位“迎新”晚會的主持人,參加競選的就有22名同學。
多一些陽光可以驅(qū)除心理的霧霾,多一些歌聲可以排遣心理的壓力,多一些藝術自然能潤育心靈,緩解不良情緒,調(diào)動積極狀態(tài),增添校園活力。成都田中注重“全民”“全面”“全程”德育,尤其鼓勵教師用“積極”的手段去建設具有良好精神風貌的班集體,不斷增動力,掘潛力,添活力,注入正能量,激發(fā)學生上進心,培養(yǎng)出了良好的校風和學風。
【趙純直,四川省成都市田家炳中學德育主任】
責任編輯/邱 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