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高考真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近年來社會上流行一個詞——“范兒”,并派生出“中國范兒”“文藝范兒”“潮范兒”“有范兒”等一系列詞語?!胺秲骸倍嘀负玫摹帮L格”“做派”,近似于“有氣質(zhì)”“有情調(diào)”“有品位”的意思。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范兒”,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范兒”,不同職業(yè)有不同職業(yè)的“范兒”,一個人也可能有一個人的“范兒”……
請根據(jù)上面的材料,結(jié)合你的生活體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②文體不限(除詩歌外),文體特征鮮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名師真題解析
一、審題解析
百度百科這樣解釋“范兒”:北京話“范兒”就是“勁頭”“派頭”的意思,就是指在外貌、行為或是在某種風格中特別不錯,有點相近于“氣質(zhì)”“有情調(diào)”,用別的詞來形容還真有點費勁,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用方言命名的作文題,被譽為今年“最接地氣”、被點贊頻率最高的題目。近年來,作文審題難度逐漸減小,這個現(xiàn)代感超強的網(wǎng)絡多用語不會讓人感到捉襟見肘,誰都有話可說,甚至有話想說。
“范兒”是一個模糊的概念,給它不同的定語,便成就了不同的“范兒”。既可以從外在角度著筆,刻畫其形貌,也可以從精神高度著意,探究其精神。既可以從個人生活入手,尋找素材,也可以從民族國家角度切入,回顧歷史。應該說,這個題目極大地激活了考生的思維,便于閃現(xiàn)火花,創(chuàng)新佳作。
二、鎖定立意角度
1.從外貌角度立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這些特點就可以看作一種“范兒”。諸如“嘻哈范兒”“搖滾范兒”“街拍范兒”,新時代,我有我的“范兒”。再如:“范兒”無關顏值,與眾不同便是我獨有的風格。
2.從精神品質(zhì)角度立意。
堅守、追求、嚴謹、清廉等都可以自成一“范兒”,古今中外的人物素材俯拾即是??梢圆⒘惺浇榻B幾種“范兒”,也可以全文著筆于一種“范兒”,后者為佳,因為中心集中且容易探究得深入。例如:抓住歷史的衣襟,追隨時光的腳步,我重又看到了那些清廉的影像。站在濃云濁霧中,他們的“清廉范兒”自成一股清風。再如:生活中的迷茫與自我的渺小,龐雜的社交和奔波的宿命,形形色色的洪水猛獸麻木了逐路的人。而有些人卻能在這紛繁中用“堅守范兒”,站出自己的風景。
3.從城市角度立意。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各自成“范兒”,可以從城市飲食文化入手,亦可從城市名人入手,究其共性,進而探討城市的“范兒”。
4.從文化角度立意。
不同時代的文化有不同的“范兒”,好入手的是唐宋,學生積累的素材較多,比如唐代文化開放,外傾,色調(diào)熱烈,氣勢雄渾;宋代文化相對封閉,內(nèi)傾,細膩淡雅,充滿憂患;甚至可以更遠地追溯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棄經(jīng)典而尚老莊,蔑禮法而崇放達”的范兒。
5.從國家角度立意。
可以從大師云集的民國起筆,寫到銳意進取的新中國,直至擎起“中國夢”的當今中國,時光的背后,是不同時代國人的“范兒”?;蛘邌渭儚囊粋€小的角度寫中國特有的“范兒”,比如寫在抗震救災時,政府及時的舉措,各方全力以赴的精神,這只是小愛,我們的大愛體現(xiàn)在,即便是國外發(fā)生災情,我們也會及時伸出援手,體現(xiàn)大國風范。
突圍角度一 名人精神,名人格調(diào)
淡泊寡欲,獨樂長吟
□一考生
“范兒”是一種格調(diào),一種精神。包龍圖打坐開封,那是肅穆的范兒;呂布小宴,那是風流的范兒;關老爺一步一頓,那是威嚴的范兒。在眾多的格調(diào)中,我獨賞那源自于內(nèi)心,濫觴于精神的“淡泊范兒”。
“志從淡泊明,節(jié)從肥甘喪”,古人教誨,言猶在耳。不圖功利,不慕虛名,歷史長河中,他們給“淡泊范兒”做了完美的注腳。
無論多么落寂和蒼茫,那個身影總會過目不忘。詩文俱佳,金石精通,李叔同,揮斥方遒書生志,意氣風發(fā)少年郎。本是巨富公子,醲肥辛甘,卻在人們不解的嘆息中毅然擺脫野馬塵埃,皈依青燈古佛。晚晴山房,你自四季交替,我自研經(jīng)作歌。站在長亭外古道邊,弘一法師用送別的歌聲,告訴世人,沒有財富傍身,不入官門宦檻,以一種淡泊的范兒立于天地,也可自成一種風格,站成永恒的姿勢。生活安逸了,便會牽累理想,人之常情??墒牵胍环◣焻s逆常情而為,正如豐子愷所言“李先生有深大的心靈”?!叭A枝春滿,天心月圓”,李叔同活出了自己的淡泊范兒。
“名利地位都不要去追逐,年輕人需要的是充實思想”,這是他的言傳;把稿費捐給國家,拒絕普林斯頓大學的高薪聘請,這是他的身教。淡泊自守,不求聞達,坐在文界的門檻上,錢鍾書活出了文人自持的淡泊范兒。安如泰山,鍥而不舍,只問耕耘,不問收獲。
“立業(yè)建功,若慕虛名,便成偽果;講道修德,若計功效,便落塵俗?!北S械吹姆秲翰攀浅烧鎸W問、修凈心智的圭臬。淡泊的范兒是范蠡功成名就,急流勇退,西出姑蘇,泛舟五湖,三成巨富,三散家財;淡泊的范兒是曾任國民黨要職的關麟征,隱居香港,不受訪,斷故舊,讀書為樂,寫字寄情,寡欲閑情,寵辱不驚;淡泊的范兒是昭和棋圣吳清源“無欲,無我,無求”,純粹求道,超越博弈,熔鑄棋局背后的精神與境界。
現(xiàn)代社會中,“搖滾范兒”“嘻哈范兒”形成了“亂花漸欲迷人眼”之勢,各種標新立異的扮相,令人不解其意。而這種外表上的另類“范兒”終是膚淺,我更追求那“幾卷好書消永夏,一窗江水送流年”的精神蘊蓄。絢麗魅惑的物質(zhì)世界中,喧囂蕪雜的精神世界里,秉持淡泊的范兒方能靜觀花落云舒,體悟澄明智慧。
【高分權威解讀】
1.立意集中,材料豐富。從立意角度講,破題準確,文章中心突出,立意集中。從精神高度入手,而不是單純描摹外表的“范兒”,境界比較高。材料上,選用了李叔同、錢鍾書、范蠡、關麟征、吳清源為論據(jù),準確且豐富,內(nèi)容充實。在敘例時,利用鏡頭感很強的畫面,直指文章中心,擺脫了鋪陳其事的平淡。其中有些材料不落俗套,與眾不同。
2.層次清晰,結(jié)構(gòu)嚴謹。結(jié)構(gòu)是并列式,先重點論述了兩個論據(jù),然后使用了一個排比,豐富文章內(nèi)容。首尾點題,層次清晰,結(jié)構(gòu)嚴謹。
3.表達靈活,文采斐然。語言是文章的一大亮點。題目便化用了曹植的名句“實淡泊而寡欲兮,獨樂而長吟”,能夠在眾多人云亦云的題目中脫穎而出,激發(fā)老師的閱讀興趣。開頭段以京劇術語中的“范兒”起筆,破題的同時增加了文章的文化氣息,也表現(xiàn)出了學生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與眾不同。“志從淡泊明,節(jié)從肥甘喪?!薄傲I(yè)建功,若慕虛名,便成偽果;講道修德,若計功效,便落塵俗。”這些《菜根譚》中的名句增加了文采,使得表達靈活,意蘊深刻。好用四字短語或?qū)φ叹涫?,表現(xiàn)出很強的語言表達能力。
突圍角度二 盛大文明,大國風范
巍巍中華,大國范兒
□一考生
他有撥開歷史風塵的睫毛,他有看透歲月篇章的瞳孔,他有承擔大國重任的脊梁,他有引領時代潮流的步伐。他是屹立于時代巔峰的巨人,亦是亦步亦趨的躬行者。他在翻滾的歲月車輪旁抖落滿身灰塵,在不息的時光長河岸洗凈風雨疲憊。他是泱泱大國千年傳承,他是巍巍中華大國范兒。
他束起凌亂的長發(fā),披上遮體裘衣;結(jié)繩以記事,刻骨以銘文,鑄鼎而銘記。終有那世襲替代禪讓,高低貴賤始有分別,贏得大國“禮儀之邦”的贊譽。鐵犁牛耕種下文明的種子,耬車筒車播撒勤勞的瓊漿,造紙印刷記錄踽踽獨行的步伐,司南火藥打開新的時代——那是遠古時期的大國范兒——是開天辟地的勇氣和開創(chuàng)家園的智慧。
江山代改,人才輩出。前有唐太宗勵精圖治開創(chuàng)貞觀之治,后有唐玄宗政治清明開啟開元盛世。屈己而納諫,任賢而使能,恭儉而節(jié)用,寬厚而愛民?!吧w恩澤洽,則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疑,則骨肉不免仇敵?!薄鞘翘扑问⑹赖拇髧秲骸情_放包容的氣度和繁榮富強的姿態(tài)。
在自大與固執(zhí)中,槍炮聲響徹耳畔。富饒瑰麗的土地竟已滿目瘡痍,開天辟地的時代巨人今卻遍體鱗傷。痛苦的呻吟中,雄獅覺醒。洋務運動學習先進科學技術,戊戌變法引進先進制度,新文化運動舉起馬克思主義大旗?;蛟S這有些殘酷,但只有看著前方的人漸行漸遠的身影,跌倒的巨人才會不甘地爬起來,跌跌撞撞地前行——那是屈辱時代的大國范兒——是不甘落后的拼勁和奮起直追的毅力。
歲月蹉跎,時光流轉(zhuǎn)。如今的他國力強盛、黎民安康,卻更不忘承擔時代責任。亞丁灣護航打擊恐怖勢力,不畏強權放飛和平白鴿;積極應對全球變暖,承擔責任不學戚戚小人。國內(nèi)改革全面起航,一蠅一虎難逃法律之眼;引領國際溝通交流,亞投行共建發(fā)展平臺。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那是逐夢年華的大國范兒——是不怕陣痛的勇氣和承擔責任的胸襟。
我們躺在他的懷中,分擔寒潮風雷霹靂,共享霧靄流嵐虹霓,仿佛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不僅愛他偉岸的身軀,也愛他堅持的位置,腳下的土地,愛他巍巍中華,大國范兒。
【高分權威解讀】
1.中心突出,脈絡清晰。本文的中心也是將“范兒”理解為“風范”,破題和點題意識較強。按照時間順序,將幾個有典型意義的歷史階段串聯(lián)成文,不同階段,體現(xiàn)不同的國家風范,談古論今,脈絡清晰嚴謹,內(nèi)涵豐富大氣。
2.選材典型,鏡頭感強。在材料的運用上收放自如。鏡頭感敘例的手法突出,如“他束起凌亂的長發(fā),披上遮體裘衣”“痛苦的呻吟中,雄獅覺醒”“看著前方的人漸行漸遠的身影,跌倒的巨人才會不甘地爬起來”,生動形象,引發(fā)讀者聯(lián)想,也使語言表述靈活多變。每個時代選用典型的例證,豐富而有說服力,最后,涉及“亞丁灣護航”“亞投行”等時代特色鮮明的熱點事件,體現(xiàn)出學生對時政的關注,有敏銳、深刻的觀點。
3.表達出眾,文采斐然。學生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很出眾,又善于化用詩句,如“蓋恩澤洽,則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疑,則骨肉不免仇敵”(《資治通鑒》),“他有撥開歷史風塵的睫毛,他有看透歲月篇章的瞳孔”(食指《相信未來》),“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汪國真《熱愛生命》),“分擔寒潮風雷霹靂,共享霧靄流嵐虹霓,仿佛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舒婷《致橡樹》),“不僅愛他偉岸的身軀,也愛他堅持的位置,腳下的土地”(舒婷《致橡樹》),這些詩句恰如其分地散落在文章各處,為諸多段落增加了亮點,升格了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