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善下
“讀書好”這件事,古今中外圣賢大師們有不少神評高論?!皶q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在西漢劉向眼里,書簡直就是藥,讀好了是可以醫(yī)療愚昧的。“讀書模范”宋太宗也有名言:“開卷有益,朕不以為勞也?!背烧Z“開卷有益”便由此而來。
然而,我以為,開卷有益,更適合過去。放在當下,便不是那么合適。
古人書寫與印刷不像今人敲擊鍵盤、激光照排、印刷機飛轉(zhuǎn)這般容易,寫作出版之艱,須惜墨如金,力求簡潔。因此,古人總是落筆千鈞,力求字字珠璣。加之史上一次次焚書,“歷經(jīng)最糟糕的野蠻攻擊而得以劫后余生的作品就是經(jīng)典”,開卷有益毫無妄言。
時下大不相同了。書以工業(yè)化方式生產(chǎn),印刷裝訂出版流水線作業(yè),全國一年出版圖書多達40多萬種,書多了不是一星半點,也粗糙了不是一星半點?!笆侨司统鰰瑹o錯不成書”雖是調(diào)侃,卻也傳神??磮D閱文伴之聽音看畫,多刺激感官而少觸及心靈,流于字表滑行而無法做深入思考的淺閱讀、微閱讀也刷新著人們的學(xué)習(xí)生活。
讀垃圾書的時間多了,讀經(jīng)典書的時間自然就少。要想讀出事半功倍,須得“寧吃飛禽四兩,不吃走獸半斤”,選書購書就得像老太太買菜那樣,非扒拉來扒拉去不可,“非名著不買,非上品不翻,非經(jīng)典不讀”。
前蘇聯(lián)著名作家、詩人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可有的書也是有些人墮落的滑梯。邪惡暴力、怪異邪說、色情污穢、奇巧淫技、滿足刺激的書畢竟丑惡難掩,眾人皆識,自不必說。倒是那些貌似慧丸、實為傻藥的書,最是坑人害人、誤人子弟。思想價值謬誤、禁錮囿束思維的書,可以讓人聰明進去,呆傻出來,是謂“讀書致愚”;反映社會良莠雜燴,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淫者見淫的書,可以讓你稀里糊涂、不辨善惡美丑;更多的書實屬雞肋、有味無肉,“無益無害加無聊”,讀來受不了害但也獲不了益,白白耽誤了黃金時光。
開卷有益也有害,不是上品不翻書。梁衡在《讀高層次的書才能改變?nèi)松分?,把讀書分為刺激需求、娛樂需求、信息需求、知識需求、審美需求、思想需求六個層次,認為刺激是心理本能的滿足,娛樂是心理休息,信息是人捕捉的事物信號,知識已進入到認識的總結(jié),但只有思想才能進入到理性,進入到規(guī)律和方法的把握,才是人們對客觀世界的更深刻的認識,才是人明心見性精神需求的最高層次。
易中天也在《我們?yōu)槭裁匆x經(jīng)典》中說:因為經(jīng)典是人類文化的精華。經(jīng)就是恒常,典就是模范,經(jīng)典就是“恒久的模范”。這樣的書不讀,讀什么?他還說要在讀經(jīng)典中讀人、讀人生、讀人生智慧,并自我體會:“讀孔得仁,讀孟得義,讀老得智,讀莊得慧,讀墨得力行,讀韓得直面,讀荀得自強?!?/p>
美國思想家、詩人愛默生在《書籍》一文中提供的讀書三準則也值得借鑒:第一,決不閱讀任何寫出來不到一年的書;第二,不是名著不讀;第三,只讀你喜歡的書。
說了半天,其實就是九個字:“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最重要的則是“讀好書”仨字。不是上品不翻書啊!
責任編輯:魏曄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