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倩
【摘要】目的:探析舒適護理在艾滋病護理中的運用效果。方法:選擇我院收治的艾滋病患者3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其中給予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而觀察組則運用舒適護理,對比分析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的恐懼焦慮評分為(40.6±0.8)分;而對照組的恐懼焦慮評分為(81.2±1.9)分,并且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較高,組間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上將舒適護理運用在艾滋病護理中,不僅可以讓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積極配合治療,還能增強護理滿意度,緩解緊張的護患關系。
【關鍵詞】艾滋病、舒適護理、病房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2-0496-02
艾滋病是一種具有較大危害性的傳染病,在臨床上表現(xiàn)為持續(xù)發(fā)燒、呼吸困難、食欲下降、頭痛、單純皰疹以及全身淋巴結腫大等癥狀,好發(fā)于青壯年[1],由于該病尚無法治愈,不僅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還嚴重威脅患者的身體健康。臨床上在治療艾滋病時,護理作為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與治療效果的提高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因此,本文重點探討了舒適護理在艾滋病護理中的運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我院收治的艾滋病患者30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15例。對照組中10例為男性,5例為女性,年齡24~70歲,平均年齡為(46.7±10.4)歲,其中1人存在吸毒史,4例經(jīng)血液傳播,10例經(jīng)性傳播;觀察組中11例為男性,4例為女性,年齡23~69歲,平均年齡為(46.1±10.2)歲,其中1人存在吸毒史,5例經(jīng)血液傳播,9例經(jīng)性傳播。兩組患者在病情、年齡以及性別等基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臨床上主要給予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其中包括飲食護理、用藥指導以及病房護理等多個方面內容,而觀察組則給予舒適護理,一般來說,護理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心理護理。由于患者大多年齡較輕,再加上該病尚不能治愈,入院后,往往因為擔心自身病情而產(chǎn)生極度恐懼、焦躁、害怕不安等負面心理,不利于治療。醫(yī)護人員一定要多與患者進行交流和溝通,耐心給患者講解治療方法、目的以及效果等,保持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多鼓勵和支持患者,消除患者疑慮,緩解患者緊張的情緒,并且通過看書、聽音樂等方式,轉移患者注意力,對神經(jīng)內分泌系統(tǒng)進行調節(jié),讓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積極配合治療;(2)舒適護理:①患者入院后,醫(yī)護人員要加強與患者家屬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以及生活習慣等,根據(jù)患者的實際病情,制定針對性護理方案,有目的性的進行護理;②病房護理。單獨為患者安排房間,每間病房設有空調、電視等,調節(jié)好房間內的濕度和溫度,通常情況下,濕度控制在50%~60%左右,而溫度則控制在21~25°C左右,定期將窗戶打開透氣,每次通風時間為20~30min,確保房間內空氣流通[1]。此外要定時打掃病房衛(wèi)生,注意消毒,并且護理的過程中,醫(yī)護人員要盡量做到“三輕”,即走路輕,說話輕,動作輕,盡量給患者營造一個良好、安靜、干凈、舒適的病房環(huán)境,有助于患者更好地休息;③針對性護理。由于患者的病情存在著個體差異性,所以護理方法也有所區(qū)別。對于年齡較大的患者,應該認真做好床褥護理,定時幫助患者翻身,并且?guī)椭颊弑3质孢m的體位,避免壓瘡;對于合并肺炎者,應該讓患者保持半坐臥位,并且指導患者正確咳痰;對于發(fā)熱者,應該對患者進行物理降溫或藥物降溫;④由于艾滋病患者是比較特殊的一個群體,一方面因為疾病不敢接觸正常人群,另一方面也渴望獲得社會家庭認可。所以,護理期間,醫(yī)護人員要保持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微笑對待患者,并且多與患者家屬溝通和交流,讓患者家屬正確認識艾滋病,多關心和鼓勵患者,讓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保持樂觀心態(tài)。
1.3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次實驗數(shù)據(jù)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其中組間數(shù)據(jù)資料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對比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的恐懼焦慮評分為(40.6±0.8)分;而對照組的恐懼焦慮評分為(81.2±1.9)分,并且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較高,組間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下表1所示。
3.討論
近年來,隨著人們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的不斷轉變,我國艾滋病患者的人數(shù)呈現(xiàn)出逐年上升的趨勢,不僅影響患者身體健康,也給家庭社會帶來沉重的壓力和負擔[2]。艾滋病患者作為比較特殊的一個群體,渴望得到家庭和社會的支持與認可,給予患者舒適護理,將患者的實際病情作為基本依據(jù),制定針對性治療措施,多鼓勵和支持患者,增強患者戰(zhàn)勝病魔的信心,并且創(chuàng)造良好的護理條件,可以滿足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降低患者的不舒適感,在確保治療效果的同時,也從根本上提高了護理質量[3]。
綜上所述,臨床上將舒適護理運用在艾滋病護理中,不僅可以讓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積極配合治療,還能增強護理滿意度,緩解緊張的護患關系,具有一定的推廣和運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李曉霞. 舒適護理在艾滋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 內蒙古中醫(yī)藥,2014,22(2):165-166.
[2]莫秋梅. 舒適護理在艾滋病患者應用分析[J]. 現(xiàn)代養(yǎng)生,2014,22(9):229-230.
[3]陸怡辛. 舒適護理在艾滋病護理中的應用[J]. 醫(yī)學信息(上旬刊),2011,18(2):770-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