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祖皇
【摘要】目的 探討臨床檢驗中血液分離膠采血試管的應用效果。方法 筆者對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間收治的200例血液檢查患者為觀察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觀察對象應用真空玻璃采血試管采血,實驗組觀察對象應用血液分離膠采血試管采血,對比分析兩組觀察對象生化指標檢查結果。結果 兩組觀察對象CO2CP、Glu、CRE、UA等生化指標對比具有明顯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論 本次醫(yī)學研究結果證實,在患者臨床檢驗中應用血液分離膠采血試管,有助于臨床檢查準確性的提高,因而推廣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臨床檢驗;血液分離膠采血試管;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46.1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2-0209-01
臨床檢驗是各種疾病患者臨床治療的關鍵,也是臨床醫(yī)師治療方案選擇和實施的基礎,全面準確的臨床檢查結果,有助于患者治療有效率的提高。隨著近年來我國臨床醫(yī)學檢驗技術的逐步發(fā)展完善,以及臨床檢驗設備自動化水平的逐步提高,臨床檢驗工作也逐步向著流水線化、條碼化和無紙化的方向逐步發(fā)展。在實際的臨床檢驗操作過程中,標本的分離和采集是影響檢測結果的最主要指標,隨著近年來我國分離膠采血管臨床應用范圍的逐步擴大,這一檢驗設備已經逐步取代真空玻璃采血試管,成為了臨床首選。本次醫(yī)學研究就對臨床檢驗中血液分離膠采血試管的應用效果進行了分析,現將本次醫(yī)學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筆者對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間收治的200例血液檢查患者為觀察對象,男性120例,女性80例,患者年齡范圍在18歲至78歲之間,平均(56.6±11.3)歲。通過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其中,對照組100例,男性60例,女性40例,患者年齡范圍在18歲至70歲之間,平均(52.5±12.1)歲;實驗組100例,男性60例,女性40例,患者年齡范圍在21歲至78歲之間,平均(60.1±11.4)歲,由此可見,兩組觀察對象基本臨床資料對比無明顯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兩組觀察對象均于清晨空腹情況下,抽取血液樣本。對照組觀察對象應用真空玻璃采血試管進行采血,實驗組觀察對象應用分離膠采血試管進行采血。兩組觀察對象完成血液采集后1h內,將其置于離心機中,以3000 r/min 的速度實施連續(xù)10min的離心處理,在充分分離血清后,對相關結果進行準確記錄,并進行上機檢測。完成檢測后,在2~8 ℃的冰箱中連續(xù)24h保留血液分離膠采血試管,實施相應的分子生物學、免疫生物學和生化檢測。
1.3 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兩組觀察對象血液檢測結果中CO2CP、Glu、CRE、UA等生化指標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醫(yī)學研究通過SPSS17.0軟件分析和處理所得數據。計數資料通過X2檢驗方法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通過(X±s)方法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和表示,其他數據資料通過單因素方差分析法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如果所得分析結果P<0.05,可以證實兩組數據資料對比具有明顯的統(tǒng)計學差異。
2 結果
兩組觀察對象CO2CP、Glu、CRE、UA等生化指標對比具有明顯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如表1所示。
3 討論
因為傳統(tǒng)的干燥試管在血清分離質量和速度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血液標本采集后需要放置較長時間,且一次離心處理效果不理想,標本中容易出現血液凝塊或是纖維凝塊,只有經過多次離心處理才能給獲得較為理想的血液標本,因而其臨床應用價值有限[1]。為了獲得更加理想的離心效果,擴大干燥試管應用范圍,血液分離膠試管在臨床檢驗過程中逐步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為血液標本的臨床檢驗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上。由理論角度來看,分離膠屬于高分子聚合物的一種,不溶于水,具有穩(wěn)定性高、抗低溫、耐高溫、抗氧化等優(yōu)勢,將分離膠加入血液分離膠采血試管中,會呈現為一種惰性的具有觸變性的膠體,其密度在1.04~1.05mmol/L之間,氣密性良好,且血細胞比密在1.090~1.095之間,血清密度在1.026~1.031mmol/L之間,因而分離膠能夠將血細胞和血清徹底分離,并將血清中的雜質迅速分離,提高了血清內化學成分的穩(wěn)定性[2]。血液分離膠管壁內有一層促凝劑,能夠快速凝固血液,并將血清分離出。由本次醫(yī)學研究結果可知,應用分離膠采血試管和真空玻璃采血試管進行血液標本的臨床檢查,在CO2CP、Glu、CRE、UA等生化指標方面存在明顯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由此可見,分離膠能夠將血細胞和血清完全分離開,進而縮短細胞和血清的接觸時間,防止血液離體后細胞內外某些成分因濃度差而發(fā)生相互滲透,并由此形成誤差[3]。血液分離膠采血試管能夠在分析儀、血清分析、采血管內注入血液標本,從而在同一支試管中完成血樣和血清的保存,以及廢棄物的處理,防止血液標本受到污染,從而提高臨床檢驗效率,減少醫(yī)療廢棄物的形成,降低血液病毒感染發(fā)生率。另一方面,還能夠在血液分離膠采血試管原管中直接保存和冷凍血清標本,進而延長標本的保存時間,由此可見,現代醫(yī)學檢驗的一項重要發(fā)展則是應用血清分離膠[4]。
參考文獻
[1]韓秋青,王愛玲,韓鳳杰.血液分離膠采血試管在臨床檢驗中的應用[J].吉林醫(yī)學,2010,31(15):2245-2246.
[2]高鳳蘭.臨床檢驗中血液分離膠采血試管的應用研究[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1,24(21):2595-2596.
[3] 代碧珍,杭永倫.血常規(guī)標本的采集對檢驗結果的影響[J].瀘州醫(yī)學院學報,2010,11(1):119-120.
[4] 謝中建 , 孔祥雷 . 血液分離膠采血試管在臨床檢驗中的應用研究 [J]. 中外醫(yī)療 ,2011,30(33):96-98.
[5]李福軍.研究探討血液分離膠采血試管在臨床檢驗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3,21(11):117-118.
[6]謝忠建.血液分離膠采血試管在臨床檢驗中的應用研究[J].中外醫(yī)療,2011,1(33):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