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介紹了英語寫作教學中過程教學法的提出與主要特點,并結(jié)合相關(guān)研究,概括了過程教學法的利弊,從而進一步討論其在教學中的應用。
關(guān)鍵詞:英語寫作教學;過程教學法;教學應用
Vivian Zamel被認為是最早提倡在英語寫作教學中采用過程教學法(the process approach)的學者之一。為了更好地理解英語寫作這一復雜多變的過程,她總結(jié)出了寫作的“非線性(non-linear)、探究性(exploratory)、生成性(generative)”特點(1983;1987),并提出寫作是“發(fā)現(xiàn)意義的過程(the process of discovering meaning)”(1982)。雖然就英語寫作需要經(jīng)歷哪些階段這一問題,在過程教學法的倡導者之間也存在著分歧,但他們普遍都將寫作的階段視為是“非線性”或“循環(huán)遞進(recursive)”的,也同意寫作的各階段之間是相互作用的。過程教學法的提出,打破了成果教學法(the product approach)一直以來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壟斷地位,豐富了寫作課堂。
過程教學法的主要優(yōu)勢之一,在于其對寫作過程中觀點產(chǎn)出的重視。在學習英語寫作的初期,學生與教師容易將過多的注意力放在拼寫與語法糾正上,這是過程教學法所不贊同的。過程教學法將英語寫作視為一個不斷發(fā)現(xiàn)的過程,而不是僅僅為了完成一篇文章。過程教學法強調(diào)通過各種寫前準備活動(prewriting activities),如頭腦風暴(brainstorm)等,來激發(fā)學生去回顧、思考過往的經(jīng)歷,生成觀點,從而讓他們對于寫作的主題有更深刻的認識,進而促進寫作。另一位過程教學法的倡導者Christopher Tribble(1996)認為,通過采用過程教學法,教師能引導學生在完成一篇完整的英語文章的過程中不斷采集信息、產(chǎn)出觀點,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主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文章的質(zhì)量。
盡管受到了許多學者的追捧,過程教學法也遭受到了質(zhì)疑。針對如何運用過程教學法,Tribble(1996)提出了一個四階段的模型,即:寫前準備(prewriting)、寫作(composing/drafting)、修改(revising)與編輯(editing)。不難發(fā)現(xiàn)的是,在這四個階段中,寫作的目的性并未得以體現(xiàn),這一模型也未能充分考慮到寫作的過程會因?qū)W生英語水平的差異而不同。Badger與White(2000)指出,過程教學法的一大劣勢在于,它忽視了寫作的目的性以及作者的個體差異,也未能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輸入(input)來保證高質(zhì)量的輸出(output)。與此同時,著名學者Hyland(2003)也對過程教學法是否能大幅度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提出了質(zhì)疑。
對過程教學法的支持與質(zhì)疑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該教學法的利弊。目前,諸多研究已經(jīng)證明了過程教學法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可實施性。在實際教學應用中,作為課堂引導者與控制者的教師,一方面應結(jié)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并運用自身的知識與經(jīng)驗,將過程教學法的優(yōu)勢最大化;另一方面也要認識其不足,靈活運用,以達到提高學生英語寫作水平與文章質(zhì)量的目的;另外,也可將過程教學法與其他教學法有機結(jié)合,整合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取長補短,提高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Badger R,White G.A process genre approach to teaching writing [J].ELT journal,2000,54(02):153-160.
[2]Hyland K.Genre-based pedagogies:A social response to process[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2003,12(01):17-29.
[3]Tribble,C.Writ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4]Zamel V.Writing:The process of discovering meaning [J]. TESOL quarterly, 1982,16(02):195-209.
[5]Zamel V.The composing processes of advanced ESL students:Six case studies[J].TESOL quarterly,1983,17(02):165-188.
[6]Zamel V.Recent research on writing pedagogy[J].Tesol Quarterly,1987,21(04):697-715.
作者簡介:鄭堯,女,1988年6月出生,籍貫:重慶涪陵,碩士,就職于長江師范學院,職稱:助教,研究方向:英語口譯,英語寫作教學。
項目簡介:本論文獲得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2014年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高校英語教師進修獎學金資助。
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