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
【摘要】 目的 比較利用鎖定鋼板與使用外固定架在治療C型橈骨遠端骨折的效果。 方法 分析從2009年2月至2010年10月分別采用鎖定鋼板和外固定架治療C型橈骨遠端骨折的病例,其中使用鎖定鋼板19例,男7例,女12例;年齡25-67歲,平均47.6歲;按AO/OTA分型:C1型8例,C2型10例,C3型1例。外固定組28例,男12例,女性16例,年齡27-63歲,平均45.6歲;按AO/OTA分型:C1型16例,C2型9例,C3型3例;術后通過X片影像學指標,功能指標,并采用Gartland-werley功能評分標準對術后療效進行評估。 結果 所有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鎖定鋼板組12-18個月,平均14.7個月;外固定架組10-18個月,平均14.1個月,X線片均顯示兩組骨折全部愈合,患者尺偏角,橈骨高度,腕關節(jié)背伸,掌屈,尺偏,橈偏,旋前旋后及Gartland-werley評分無顯著差異,但使用鎖定鋼板治療足略優(yōu)于使用外固定架組。 結論 用鎖定鋼板和外固定架方式治療C型橈骨遠端骨折均可達到臨床滿意效果,而使用鎖定鋼板治療時效果更好。
【關鍵詞】橈骨遠端骨折,鎖定鋼板內固定,外固定架
【中圖分類號】R687.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2-0051-01
隨著鎖定鋼板在臨床中的廣泛使用,為橈骨遠端嚴重骨折治療提供了又一選擇。臨床中采用在AO分型對橈骨遠端在高能量損傷中出現(xiàn)粉碎性骨折并伴有節(jié)面塌陷和移位的不穩(wěn)定的完全關節(jié)內的骨折C型橈骨遠端骨折。此類型骨折行手法復位,效果差,常會留下許多
遺憾,而在采用鎖定鋼板切開復位內固定和使用外固定架治療后卻取得了很好的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2009年2月至2010年10月分別采用鎖定鋼板和外固定架治療C型橈骨遠端骨折。鎖定鋼板組19例,男7例,女12例;年齡25-67歲,平均47.6歲;按AO/OTA分型[1]。C1型8例,C2型10例,C3型1例;外固定組28例,男12例,女16例,年齡27-63歲,平均45.3歲;按AO/OTA分型,C1型16例,C2型9例,C3型3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分型等資料對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兩組患者均為閉合性橈骨遠端骨折,病程1-3天,
所有患者通過X線片確診為C型橈骨遠端骨折,手術時間均在傷后5天內進行。
1.2 方法
患者仰臥位,在臂叢麻醉或全麻下進行.鎖定鋼板組:采用前臂遠端掌側切口,于橈側腕曲肌與掌長肌間分開,從橈側切開深層旋前方肌向尺側牽開,完全顯露骨折斷端,清除骨折端積血及軟組織,牽引復位骨折塊,恢復關節(jié)面平整,橈骨高度及掌傾角,尺偏角,術中可輔以克氏針對移位分離嚴重的折塊固定,如骨折處骨缺損多,則引植骨,傷口處置橡皮引流條,手術后24小時內拔出,術后即開始引手指功 鍛煉,2周后引腕關節(jié)功能鍛煉。
(二).外固定架組:使用超腕關節(jié)外固定支架,分別在橈骨背側和第二掌骨背側做約1.0cm小切口,避開指伸肌腱,鉆孔,旋入外固定針穿過對側骨皮質,安裝外固定架,在C臂X線機透視下牽引復位,恢復橈骨長度,調整掌傾角,尺偏角,盡力使關節(jié)平整,復位時可適當用克氏針對移位分離明顯的骨碎塊引撬拔,復位滿意后,將外固定架各關節(jié)鎖緊固定。定期復查X線片。
1.3 療效評價
通過術后X線片顯示,測量腕關節(jié)背伸,掌屈,尺偏,橈偏,旋前旋后角度,以及尺偏角,掌傾角及橈骨高度,采用Gartland-Werley[2]功能評分評估腕關節(jié)功能恢復情況以0-2分為優(yōu),3-8分為良,9-20分為可,21分以上為差。
2 結果
所有患者均獲隨訪,以末次隨訪為難,X線顯示兩組骨折全部愈合,關節(jié)面平整度均滿足<2mm。鎖定鋼板組掌傾角恢復情況優(yōu)于外固定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尺偏角及橈骨高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術后8-16周根據(jù)骨折臨床愈合標準證實骨折愈合后拆除外固定架。術后兩組患者腕關節(jié)背伸,掌屈,尺偏,橈偏,旋前,旋后及Gantland-Werley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對于C型橈骨遠端骨折是采取鎖定鋼板切開復位內固定還是用外固定架,學者們一直都在進行討論,Knede]對外固定架固定88例和鋼板固定91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的術后治療分析后認為:外固定相對于鋼板治療患者能更快地恢復功能,最終治療結果優(yōu)于內固定組。而Jeud]對75例橈骨遠端C型骨折隨機對比分析認為外固定架治療術后6個月時功能較鎖定鋼板差,一年后功能基本一致,而鎖定鋼板治療時恢復情況更好,Wright]認為橈骨遠端C型骨折鋼板內固定,可提供穩(wěn)定固定無復位丟失,并發(fā)癥少,在關節(jié)面復位,掌傾角,橈骨長度恢復等方面明顯好于外固定架。從本研究結果,體會到因鎖定鋼板切開復位內固定,能夠直接對骨折斷端進行精細整復,并對一些分離骨塊復位結合克氏針固定,可使橈骨的高度,掌傾角及尺偏角得到滿意恢復,而外固定架對于治療因局部軟組織損傷嚴重,避免了因切開復位對骨折局部血供造成進一步損傷,有利于骨折早期愈合,尤其是對于開放性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的患者,不適合選用內固定材料治療而要求獲得滿意或比較滿意的骨折治療效果,采用外固定支架更符合目前推行的BO原則要求的關節(jié)內骨折治療原則,即達到了維持復位,又兼顧了軟組織不再損傷及微創(chuàng)技術與骨折復位固定,近年亦有廣泛報道和使用。
而兩組顯示兩種治療手段無顯著性差異,因此,臨床醫(yī)生可根據(jù)具體情況適時選擇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