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軍
【摘要】目的:探討血清結核抗體檢測在結核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為今后提高結核病診斷準確率提供可考的依據(jù)。方法:將結核病患者歸為觀察組(120例),在同一段時間內選取80例非結核病患者歸為對照組。對所有患者進行血清結核抗體(TB-DOT)檢測,觀察并對比兩組的檢查結果。結果:觀察組120例患者中,共計78例患者結核抗體呈陽性,陽性率為65.00%。對照組共9例,陽性率為11.25%,兩組比較,P=0.000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血清結核抗體檢測可用于結核病診斷,但其診斷準確率有待提高,作為一種輔助檢測手段將有利于結核病診斷準確率提高。
【關鍵詞】血清結核抗體;結核??;診斷準確率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5)02-0260-01
結核病是多發(fā)于青年人群中的慢性和緩發(fā)性傳染病。發(fā)病無季節(jié)限制,通常潛伏4到8周,80%結核病灶位于肺部,也可發(fā)生在皮膚、腦膜、頸部淋巴、腸、及骨骼等[1]。結核病的主要傳播方式是人與人之間的呼吸道傳播,排菌肺結核患者是主要傳染源。近年來,隨環(huán)境污染加重、艾滋病患者增多,結核病的發(fā)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2]。以了解血清結核抗體檢測在結核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為目的,對100例確診為結核病的患者和80例非結核病患者進行血清結核抗體檢測,經(jīng)數(shù)據(jù)整理和分析,已形成如下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2年5月—2014年2月期間收治的120例結核病患者歸為觀察組,另將80例非結核疾病患者歸為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結核疾病分型:Ⅱ型35例(29.17%),Ⅲ型62例(51.67%),Ⅳ型13例(10.83%),Ⅴ型10例(8.33%)。結核病診斷參考《非結核分枝桿菌診斷與處理指南》。對照組患者病情:肺癌2例、肺炎35例、肺轉移瘤8例、急性氣管炎35例。對比兩組平均年齡、男女比例,發(fā)現(xiàn)差異均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分組研究可比性。
1.2方法
對所有患者取空腹靜脈血樣(3mL),待血樣自然凝固后進行離心處理,獲取血清。本次使用試劑盒由上海奧普生物醫(yī)藥有限公司提供,診斷方法為斑點免疫膠體金滲濾技術(DIGFA)。原理:將結核分枝桿菌特異性膜蛋白抗原分離純化,點樣并固化在硝酸纖維素膜上,膜上TB抗原捕獲人血清樣品中結核分枝桿菌抗體,被捕獲的結核IgG抗體可用葡萄球菌A蛋白(SPA)膠體金綴合物標記成色(SPA能與IgG特異性結合),形成紅色斑點,從而判斷結果。檢驗方法:1.在反應板的反應孔中間,加入2滴封閉液,等待薄膜吸入。2.取40微升新鮮血清樣本,加入反應孔中間,等待薄膜吸入。3.在反應孔中間加入6滴洗滌液,等待薄膜吸入。4. 在反應孔中間加入2滴金標液,等待薄膜吸入。5在反應孔中間加入6滴洗滌液,等待薄膜吸入。6.判斷結果。
1.3統(tǒng)計學分析
為保證真實性與科學性,本次實驗數(shù)據(jù)都由我院專業(yè)人員收集,并且對所得的數(shù)據(jù)采用SPSS14.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其中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t檢驗;正態(tài)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檢驗結果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TB-DOT檢查發(fā)現(xiàn)對照組假陽性率為11.25%;觀察組陽性率為65.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結核病檢查手段主要包括涂片檢測、x線檢查及結核菌素試驗。實驗室檢測是常用的診斷方法,但其靈敏度較低,其操作過程較復雜,需要消耗較長時間。隨著檢查方法的不斷進步,血清學診斷方法應用更加廣泛。因結核分支桿菌有特異性抗原,故形成使用血清抗體檢測進行結核病診斷的基礎,多種糖類、脂質及蛋白質等物質共同構成了結核分支桿菌表面,抗原物質種類較多[4-5]。膠體金法利用了斑點免疫金滲濾原理,進行血清結核抗體檢測,結果等待時間只需2.5min左右,具有重復性好、操作簡便快捷、無需特殊儀器等優(yōu)點。
研究發(fā)現(xiàn)血清結核抗體檢測共出現(xiàn)35例漏診,其漏診可能與試劑盒敏感度、保存方法、操作技術及使用的抗原有一定關系。另有研究表示:經(jīng)橫向比較發(fā)現(xiàn)血清結核抗體檢測在結核病診斷應用中,靈敏度及特異性普遍接近,雖然其特異性及敏感性偏低,但較穩(wěn)定,不可對其診斷價值進行否認。結合本次研究成果及其他學者研究成果可總結出以下結論:①血清結核抗體可對大多數(shù)結核病進行有效診斷,為結核臨床診斷提供依據(jù)。②血清結核抗體檢測診斷結核病的靈敏度及特異性有待提高,其穩(wěn)定性較好。③血清結核抗體檢測診斷結核病具有操作簡單快捷、重復性好、無需特殊儀器等優(yōu)點。④血清結核抗體檢測只能作為一種輔助診斷手段,但與結核菌素純化蛋白衍生物(TB-PPD)試驗及涂片進行聯(lián)合檢測結核,可有效提高結核病診斷正確率。
綜上所述,采用血清結核抗體檢測雖能對大多數(shù)結核病進行有效診斷,但其靈敏度及特異性較低,難免漏診。但其穩(wěn)定性好,且可為結核病診斷提供依據(jù),是可取的輔助診斷方法。
參考文獻:
[1] 黃紹梅,邱薇,許柳清等.蛋白芯片法檢測結核抗體在兒童結核病中的診斷價值[J].廣東醫(yī)學,2012,33(16):2421-2422.
[2] 林培歆,甘朝陽.血清結核抗體檢測和PPD試驗在結核病診斷中的應用[J].海南醫(yī)學,2011,22(12):133-135.
[3] 李德憲,呂江清,鄺浩斌等.聯(lián)合檢測結素試驗和血清抗結核抗體對成人肺結核診斷預測價值:Bayesian分析[J].中國防癆雜志,2005,27(1):8-12.
[4] 馮金棟,陽幼榮,吳雪瓊等.結核分枝桿菌Rv2041c重組蛋白在結核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2,28(22):3732-3735.
[5] 王龍成,魏建華,宋廣榮等.三種檢測方法在肺外結核病診斷中價值的探討[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2,11(11):881-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