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云 陳麗霞
【摘要】通過對腦梗塞患者進行心理指導、飲食指導、功能康復指導及語言恢復指導等方法,減少腦梗塞患者的傷殘程度,提高生存質量,減少患者及家屬的精神負擔。
【關鍵詞】腦梗塞;健康指導;護理
【中圖分類號】R19【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5)01-00113-01
【關鍵詞】健康指導是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tǒng)的教育活動,促使人們自愿地采納有利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減少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從而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我科根據腦梗塞病人的特點,采用了多種形式的健康指導,取得較好的效果.腦梗塞不但發(fā)病率高,死亡率高,而且致殘率亦高,常給本人及家庭成員造成心理上及生活上的負擔.在護理腦?;颊叩倪^程中實施有效的健康指導使患者消除不良的情緒刺激,積極配合治療,達到恢復健康的最佳狀態(tài)。
現(xiàn)談一下體會:
1做好住院期宣教:腦梗塞患者可出現(xiàn)腦功能障礙,肢體偏癱、面癱、舌癱和失語。定向障礙,認知力下降。治療過程比較漫長且易反復,宣教工作尤為重要
1.1首先患者入院后,應給予熱情接待。向患者介紹主管護士、醫(yī)生、科室情況、醫(yī)護工作時間、住院規(guī)則、住院環(huán)境等情況。同時向患者介紹所患疾病性質,治療方案。鼓勵患者振作精神,積極配合治療,定能康復
1.2在與患者的交談中,應尊重、同情、關心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為患者提供輕松環(huán)境,幫助患者盡快適應住院環(huán)境,安心養(yǎng)病
2進行心理指導;通過與患者的接觸和交談,掌握患者的年齡、文化程度、生活閱歷、社會背景、經濟狀況、家庭情況、以及患者心理反應和情緒狀況。根據患者的心理反應,分析患者的心理需求,做好心理護理
3給予飲食指導:腦梗塞多發(fā)于50歲以上患有動脈硬化者,常伴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因此,對患者飲食的指導十分重要
3.1給患者宣教合理膳食的重要性。采取低脂、低鹽、低膽固醇、豐富維生素的飲食。少食動物脂肪、甜食、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多食清淡食物,新鮮蔬菜、水果、豆制品、魚蝦類和含碘食物,提倡食用植物油
3.2鼓勵患者多飲水,適當喝茶。注意早晨起床后先喝一杯水后再活動,以減少血液粘稠度,有利于血液循環(huán)
3.3指導患者飲食應有規(guī)律,勿暴飲暴食或過分饑餓,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3.4告之患者應戒煙酒,以免引起血管改變,而致血壓升高,不利疾病康復。
4功能康復指導:指導患者在急性期臥床休息,取平臥位為好,以保證腦血流供給,減輕腦組織缺血狀況,并保持癱瘓肢體功能位置。
5語言恢復指導:對失語癥或語言功能障礙者,指導患者做口腔操:教患者撅嘴、鼓腮、齜牙、叩齒等每個動作訓練,避免病人懶言不語或簡單比劃,要反復訓練病人逐漸提高到能對語,要求患者大聲的讀,失語好轉后再訓練演講、朗讀等。并把聽覺、視覺畫面、文字結合起來,加強刺激,強化語言訓練。
6用藥治療指導:
6.1根據患者需要和理解能力的不同,對患者有針對性地進行合理用藥指導。
6.2用降壓藥或降糖藥時,應按醫(yī)囑定時、定量服用,不宜自作主張,以免影響治療效果或出現(xiàn)嚴重后果。
6.3使用胞二磷膽堿可促進腦功能和肢體功能的恢復。在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皮疹、血壓下降的副作用,如出現(xiàn)不適,需及時告之。
6.4長時間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藥物治療時,應告訴患者飯后服用,要注意觀察有無皮膚粘膜及消化道出血傾向,如皮膚無明原因出現(xiàn)斑點、牙齦出血或黑色便等,應立即就醫(yī),以便調整用藥。
7安全指導;建立舒適安全的環(huán)境,注意患者安全,室內采光柔和,無危險物品,物品放置以方便患者行動為宜。
8排便指導:急性期訓練病人床上排便,養(yǎng)成定時排大便的習慣。多食富含纖維素食物,預防便秘,必要時給予潤腸藥物或緩瀉劑,避免排便過度用力,以免加重病情。
9出院指導:
9.1注意保持愉快的心情,穩(wěn)定的情緒,避免過于激動和緊張焦慮。
9.2合理安排膳食,控制好體重。
9.3康復鍛煉:腦梗塞患者的肢體功能鍛煉是一個長時間堅持鍛煉的過程,應盡可能的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動作訓練。
9.4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如良好的睡眠習慣,白天除午睡外,盡量不臥床,午睡時間不宜過長。餐飲適量,晚餐不宜過飽,晚餐后不宜多飲茶水或引起興奮的飲料,入睡前溫水泡腳幫助入睡。
9.5防止感冒,注意勞逸結合。避免勞動過度特別是經常反復發(fā)作的患者,半年內不應進行過重的體力活動和鍛煉,要節(jié)制性生活,病情完全恢復后可適當進行體育活動,但要循序漸進。
10復診指導:告知患者主管醫(yī)生、責任護士的姓名,復診的時間、地點,咨詢電話,定期電話隨訪,了解患者目前的情況,有針對性地為患者提供幫助。
小結:
1.對腦梗塞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導,應根據患者在疾病不同階段的需求進行指導。而腦梗塞患者常有腦動脈硬化癥、血管性癡呆,理解力、記憶力下降,接受宣教后往往不能記住,需要護士對患者具有愛心、耐心,反復多次給予講授,強化病人記憶,循序漸進地指導,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2.護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幫助患者和家屬自愿地接納有利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消除和減少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從而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1]。
3.隨著醫(yī)療制度的改革及住院時間的縮短,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識逐漸增強,健康教育越來越顯示其重要性。它有利于提高患者和家屬的從醫(yī)行為,有效預防腦梗塞的復發(fā)。
4.做好健康教育,可以密切護患關系,提高護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消除偏見,有利于社會及患者進一步認識護理工作。此外,通過對患者的健康教育,護士的自身價值得以體現(xiàn),激發(fā)更多的學習熱情,只有不斷更新、拓寬、鞏固專業(yè)理論學科和其他方面知識的學習,積累獲得更多的臨床工作經驗,才能正確、完善的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和更好的服務于患者[2].
參考文獻
[1]郭美玲.現(xiàn)代護理與臨床.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285-310.
[2]辛少芳,李順燕,黃愛英.開展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中華護理雜志,2000,35(6):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