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華勇 李燕藍
僧人四方游歷,或寺內論禪,既為傳承佛法普度眾生,也為修行自我。很多時候,教師與僧人在職業(yè)性質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教師傳遞知識與文化,教會一代又一代的人如何學習、如何思考、如何去愛,這更是大善大德的事業(yè)。教育的魅力與佛法的魅力異曲同工,教育者既是知識傳授者,也是潛身修行者。
韓愈在《師說》中曾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倍艺J為,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也進行著自我修行,“師者,亦為悟道修身養(yǎng)性也。”
一、教育是教師學識功底的修行
誰都知道燃油對于汽車的重要性,燃油足夠的汽車可以放心大膽向前推進,燃油不足則提心吊膽、缺乏到達目標的信心。學識功底對于教師,就如同汽車有了燃油。教書育人,首先要擁有學問和知識。教師都追求豐富的學識,以具備輕車駕熟、信手拈來、揮灑如意、娓娓道來的教育資本。現買現賣、照本宣科、俯仰由書(教參)、畫地為牢的知識傳授,即便不會使學生的考分有多大懸殊,也不可能獲得學生欣羨的目光。所以,完美的教育首先要求教師具備扎實的專業(yè)功底,其次要求教師具備廣泛的非專業(yè)功底。與學生交流時,天文地理、人文政治、醫(yī)法科技……什么都能“略懂”,張張嘴滴滴都是知識清泉,揮揮手處處皆為知識海洋,這樣的老師怎能不受學生歡迎?
所以,為師者,必須擁有淵博的學識水平和扎實的教學功底,才能站穩(wěn)講臺、立足課堂。教育的過程,必然是教師學識功底自我修行的過程。
二、教育是教師品德人格的修行
自古有訓,“孝悌忠信禮儀廉恥”是為人之“八德”。育人首先應育德,教育行業(yè)最大的特點就是師德對于人的影響的潛移默化?!暗赂邽閹?,身正為范?!薄捌渖碚?,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睘閹熣?,若不能正自身,如何去教化他人?社會對教師群體的師德規(guī)范有非常高的要求,這也促使教師必須按最高的品德要求自己。教師的職業(yè)特點不僅在于傳授知識,而且在于為人師表、行為世范?!吧茷閹熣?,既美其道,又慎其行?!苯處煹牡赖缕焚|、知識才干、言談舉止都會成為學生學習和模仿的榜樣。
從教者,須擁有淵博的學識和扎實的功底;從師者,須具備高尚的品德與人格。所以,身為教師,要經常從“八德”方面對照檢查自己。教育的過程,必然是教師品德人格自我修行的過程。
三、教育是教師愛與情感的修行
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學生不聽老師,是因為我們老師沒有對孩子付出真心。雖然要發(fā)自內心地去愛每一位學生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有價值的教育,要求老師必須培養(yǎng)自己的這種情感。陶行知曾說:“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師生之間,愛的付出不是為了愛的回報,卻能換來愛的回報。用飽含情感的教育來培養(yǎng)孩子,孩子們必將把這種教育轉化為對愛的理解,進而明白如何去付出愛,這是一種多么美妙的循環(huán)。
師生情感的表達不需要甜言蜜語、蕩氣回腸,只要坦誠與樸實的傳遞。教師真誠的微笑,會心的點頭,談話時拍拍肩膀,邂逅時一個擁抱,學生都能感受得到。善于情感表達的老師,即使是批評和斥責,也能照樣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給予愛的溫暖,從而熱愛老師,信服老師。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關心是愛,批評也是愛,為師者,能夠給予學生滿滿的愛,也就能充實自己的情感。教育的過程,必然是教師愛與情感自我修行的過程。
四、教育是教師人生態(tài)度的修行
教師的人生態(tài)度是細心卻不小氣、執(zhí)著卻不較真、寬容卻不回避、嚴格卻不暴躁。教師的修行到了一定境界,必然會轉化為人生態(tài)度的思考和體會。
教師在教育實踐中,會形成自身對教育目的和意義的根本思考,它決定著教師教育活動的目標和方向,也決定著教師為人處世的價值取向和對待教學的態(tài)度,這就是身為教師的人生觀。教育的本質是讓學生學會思考人生目的,學會體驗人生價值,學會選擇人生道路,學會處理生命歷程中個人與社會、現實與理想、付出與獲得等一系列矛盾,從而使自己的認識和實踐達到自我覺醒,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教師是教育的引領者,要讓學生思考人生,自己首先要有一定的思考。擁有一位具備樂觀向上、積極上進的人生態(tài)度的引領者作為自己的老師,對學生來講彌足珍貴。
所以,教育的過程,更是教師人生態(tài)度自我修行的過程。
教育之道,需要用思想做航標,用自己做底蘊,用行動做底盤,只有這樣,教師才真正配得上“靈魂工程師”的稱號。人生離不開教育,教師在接受學生祝福與贊美之際,也不停地思考教育的本質和真諦。教育既是“度化”他人,也是思考自己,在思考中修行。教育是一種修養(yǎng),且養(yǎng)且成;教育是一種領悟,且悟且正;教育是一種修行,且修且行。
參考文獻:
[1]陳軍.明志·踐行·深思:與成長中的青年語文教師談心.中華活頁文選,2014(2).
[2]馮友余.教育者的修行.師資建設,2011.
[3]劉晨飛.專業(yè)化視野下中小學教師自我教育探究.河南師范大學,2011.
?誗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