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松君 柳婷
【摘? 要】[目的]觀察自擬愈瘍湯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療效。[方法]隨機分治療組、對照組。治療組采用自擬愈瘍湯,每日一劑,一個月為一個療程;對照組采用健胃愈瘍顆粒,一次一袋,一日3次,溫開水沖服,一個月為一個療程。[結果]治療組治愈12例,好轉14例,無效4例。對照組治愈9例,好轉12例,無效9例。[結論]治療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關鍵詞】消化性潰瘍;愈瘍湯
消化性潰瘍是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隨著人們生活節(jié)奏加快,工作緊張,飲食不規(guī)律和飲酒等因素,消化性潰瘍發(fā)病率有增加的趨勢。消化性潰瘍主要與胃酸的增多和幽門螺桿菌感染密切相關,??刹l(fā)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及癌變。筆者自2010年以來,自擬愈瘍湯治療消化性潰瘍30例,取得滿意療效。現(xiàn)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所有60例患者均為門診病例,將其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30例中,男19例,女11例;年齡19—65歲,平均45歲;胃潰瘍18例,十二指腸潰瘍12例;病程3個月—5年。對照組30例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20—60歲,平均年齡45歲;胃潰瘍16例,十二指腸潰瘍14例;病程2個月—4年。
1.2? 診斷標準:消化性潰瘍按《實用內科學》標準,凡具有慢性病程、周期性發(fā)作、節(jié)律性上腹部疼痛,并有腹脹、反酸、噯氣、納差等,經胃鏡證實有胃或十二指腸潰瘍,潰瘍均在活動期為陽性。
1.3? 納入及排除標準?? 符合《實用內科學》消化性潰瘍診斷標準納入,排除非活動性潰瘍、潰瘍穿孔及惡變、膽囊炎、膽石癥。
2? 治療方法
2.1? 治療組?? 方用自擬愈瘍湯治療。藥用黃芪30g,白芍30g,海螵蛸30g,白芨15g,蒲公英15g,三七粉6g(沖服),地榆15g,雞內金15g,白術15g,蒲黃10g,甘草10g,佛手10g,半夏12g。每日一劑,水煎早晚分服,一個月為一個療程。胃脘脹悶加厚樸10g,噯氣加代赭石30g(先煎),納差加焦三仙各15g,陰虛加石斛20g。
2.2? 對照組?? 健胃愈瘍顆粒(湖南湘雅制藥有限公司,9袋/盒),一次一袋,一日3次,溫開水沖服,一個月為一個療程。兩組病例治療期間,同時囑患者停服其他藥物,生活規(guī)律,并忌食辛辣、油膩食物及煙酒等物,清淡飲食,調暢情志。
3? 治療結果
3.1? 療效判定標準? 治愈:胃脘痛及其它癥狀消失,X線鋇餐造影或胃鏡檢查正常。好轉:胃脘痛緩解,發(fā)作次數(shù)減少,其他癥狀減輕,X線鋇餐造影或胃鏡檢查有好轉。未愈:癥狀無改善,X線鋇餐造影或胃鏡檢查無變化。
3.2? 結果?? 治療組30例,治愈12例,好轉14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86.67%。對照組30例,治愈9例,好轉12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70%。經統(tǒng)計學處理(p<0.05),說明治療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4? 病例介紹
孫某,男,42歲。2010年3月12日初診,3年前因胃痛、反酸,曾在某醫(yī)院門診診治,當時診斷為胃潰瘍,經4個周治療后,疼痛減輕。3年來患者因飲食不節(jié)、情志不暢等因素,病情時有反復。近10天來,因飲食不當而出現(xiàn)胃脘脹痛,反酸加重,噯氣頻作,餐后加重,隨來我院診治,癥見面色萎黃,時有腹脹,全身乏力,口苦,噯氣、舌苔薄黃,脈弦。體溫36.3℃,脈搏75次/分,血壓130/80mmhg。心電圖及腹部彩超檢查均未見異常。胃鏡示:胃潰瘍,HP陽性。診斷:胃潰瘍(胃脘痛)。證屬肝胃氣滯,脾虛不運。治宜疏肝解郁,健脾和胃。藥用黃芪30g,白芍30g,白術15g,海螵蛸30g,蒲公英15g,地榆15g,雞內金15g,白芨15g,蒲黃10g,佛手10g,代赭石30g(先煎),甘草10g。每日一劑,水煎早晚分服。以上方為主,辨證用藥一個月后,諸癥消失,胃鏡復查見:胃潰瘍愈合,HP陰性。
5? 討論
消化性潰瘍是一種常見病,發(fā)病率較高?,F(xiàn)代醫(yī)學認為,主要原因是與胃酸增多和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西藥治療主要是抑制胃酸和抗幽門螺桿菌,保護胃黏膜。根據(jù)患者表現(xiàn)為胃脘部脹痛、反酸等癥侯而歸屬于中醫(yī)“胃脘痛”范疇,按胃痛進行辨證治療。方中選用黃芪、白術補氣健脾,其中黃芪有促進潰瘍愈合的作用;海螵蛸、白芨消腫生肌,制酸止痛;蒲黃、地榆、雞內金、蒲公英解毒斂瘡,生肌止痛;佛手舒肝理氣止痛;代赭石降胃止逆;白芍、甘草和中緩急止痛。本方既調理脾胃,又斂瘡生肌止痛,標本兼顧,從而促進潰瘍愈合。由于消化性潰瘍具有反復發(fā)作的特點,在合理用藥的同時,必須調暢情志、合理飲食、起居有常,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及對胃腸道有刺激作用的藥物。
參考文獻:
[1]陳灝珠,林果為.實用內科學.第1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1981-1989.
[2]田德祿.中醫(yī)內科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177-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