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洪書
德育是各學科教學的綜合目標。因此,把德育滲透到英語教學中是育人的根本目的。
康德說過,在這個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深深地震撼著我們的心靈:一是我們頭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必須滲透德育,提高全民素質,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缎抡n程標準》也明確指出,學科教育中應把德育放在首位,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因此,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遵循“教書育人”的原則,把語言能力,智力發(fā)展和德育三個方面有機聯(lián)系起來,真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一、從英語教材中挖掘德育因素
英語教材中,具有廣泛的內容題材,蘊含著豐富的德育素材,有明禮誠信的育人故事、激人奮進的勵志故事、開闊視野的趣味故事、動人心弦的感恩故事、啟迪智慧的科學故事等等。例如,In the story, “Big Panda” helps his friends, never feels tired. 從這個故事中,英語教師應該從幫助他人,解決難題,使別人脫離陷阱,同時自己也得到了快樂,互助互愛,團結友好,共同建構和諧家園。教師也應該充分挖掘德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語言教學之中,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熱愛人民的情感,養(yǎng)成講文明、講禮貌的行為道德風尚,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良好的學風、頑強的意志品質等,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
二、利用德育因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
中學生正處在長知識,長身體,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英語教師應抓住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充分挖掘與利用英語學科中的德育因素,有效開展思想品德教育,努力提高中學生的思想品質,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道德操行,而且能為學好英語奠定基礎。例如,Jack, I can't go to your grandpa's place. You go there by yourself. 其中,這位父親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叫他自己去爺爺家,并且在途中男孩通過向別人問路,學會了如何與別人溝通,達到了鍛煉男孩意志品格的目的。英語教師可以從這個出發(fā)點,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獨立意識,以此作為品格形成的一個方面,其他方法的品質可以以此類推,從而為中學生的良好性格養(yǎng)成奠定基礎。
三、使用英語中日常文明禮貌用語
英語教材中出現(xiàn)次數(shù)最多的就是文明禮貌用語,從見面到分開如“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Sit down, please!”“Hello!”“Hi!”“How are you?”“Excuse me!”“Thank you!”“That's all right!”“Good bye!”等等表示問候禮貌的日常用語的教學和使用,促使學生養(yǎng)成文明行為習慣;教師要利用學生初學英語時的興趣,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情境,在學生進行語言操練的過程中,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文明教育。
還有一種情況是對一些特定情景的禮貌用語的運用,如Excuse me, where is the post office等等,教育學生在購物、問路、借物等場合如何使用禮貌用語。平時對學生要嚴格要求,讓他們自覺運用文明用語,逐漸形成文明的行為習慣,提高學生的修養(yǎng)。
四、教師要注意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
“言傳”使學生心中有準則;“身教”使學生有榜樣。教師是學生的學習榜樣,英語教師必須不斷提高業(yè)務水平和政治覺悟,使自己有較高的業(yè)務素質和思想覺悟,同時,在教學時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學生樹立榜樣。教師要不斷地豐富自己的學識,具有淵博學識和智慧育人能力的老師不但在教育教學上游刃有余,而且善于處理、協(xié)調跟學生以及同事之間的關系,創(chuàng)造融洽和諧的工作氛圍,以利于獲得事業(yè)的成功。平時要尊重學生,愛護學生,關心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坝H其師,信其道”是有深刻道理的。一個受學生愛戴的老師,他的教學要求才會為學生接受,其行為才能被學生模仿。
除了以上提到的幾個方面的德育滲透,英語學習中處處都存在著德育的影子,英語教師要善于捕捉,把英語教學和德育工作緊緊地結合起來,為培育高素質的全能人才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