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云
[摘要]在漢語拼音教學中,教師充分利用課本插圖、多媒體課件、講故事、學兒歌、表演等手段,把學生帶入快樂的學習情境,能使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課堂氣氛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重要條件。在漢語拼音教學中,教師充分利用課本插圖、多媒體課件、簡筆畫、講故事、學兒歌或語言、動作、表演等手段,把學生帶入快樂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使枯燥的漢語拼音學習變得生動有趣,能使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通過表演創(chuàng)設情境
漢語拼音是一串枯燥無味的抽象字符,要想讓學生想學、樂學,就要變無味為有趣。比如在教學字母時我設計了“摘蘋果,猜猜看”的游戲,用硬紙片做許多紅蘋果,在蘋果后面粘上字母卡片,在黑板上畫一棵蘋果樹,然后把蘋果掛在樹上,讓學生去摘蘋果,翻過來看看后面是什么,把看到的字母讀給大家聽一聽,如果讀對了大家就跟著讀一遍,如果讀錯了就說:“讀錯了,讀錯了,請你再想一想?!边@個游戲激發(fā)了學生興趣,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記住了字母的發(fā)音,而且照顧到了全體學生。
在教學音節(jié)時我設計了找朋友的游戲,把字母卡片發(fā)給學生。讓學生自由組合,讀讀看和誰能在一起拼出什么音,并用拼出的音節(jié)組一個詞,這個游戲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動性,提高了學生的拼音能力,并且擴大了學生的詞匯量。找朋友游戲的另一種方法是,把字母發(fā)給大家后,聽老師讀音節(jié),誰拿的字母里有老師讀的音節(jié)里的聲母或是韻母誰就站起來,把手里的字母舉起來給大家看,所有學生再拼讀一下音節(jié)。這個游戲鍛煉了學生的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更能全神貫注的學習拼音知識。
二、利用形象直觀的畫面、實物激趣、創(chuàng)設情境
小學生的思維主要是形象思維,容易在直接的視覺刺激下引起注意。在教學中,色彩鮮艷的插圖,形象活潑的卡通人物,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和關注。例如,第一課拼音“a o e”的整幅圖,從一開始就把學生吸引住了。我們先讓學生自己看、說圖上的事物,在他們已有感受的基礎上,結合他們的認識,再引導他們學習單韻母aoe的音、形和四聲,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就進行了漢語拼音的學習。又如在gkh的教學中,教材插圖中有兩只蝌蚪游到一條水草旁休息,組成了聲母k的樣子,學生觀察到這一畫面時,特別有興趣,他們很快就記住了“k”的樣子,借助“蝌蚪”中“蝌”的讀音,又順利掌握了“k”的發(fā)音。
在拼讀音節(jié)的訓練中,我借助實物展示,例如拼讀“文具盒、圓珠筆、鉛筆”的音節(jié)時,我們讓學生邊拿起相應的實物拼讀,使他們手動、口動,學得專心,投入。
我還借助多媒體的動畫效果,突出教學的重點。例如:在比較平翹舌的聲母z—zh的發(fā)音時,我設計了讓“zh”的 h閃動或者變色,并提醒學生拼讀時注意翹舌,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如 j q x 和ü相拼的規(guī)則,除了借助兒歌幫助記憶外,還設計成動畫──ü 戴了一頂帽子,帽子上有兩點,看到jqx走過來,他就脫帽敬禮,學生看了覺得十分有趣,這個拼音教學中的難點在他們的笑聲中就被牢牢地記住了。
三、通過兒歌創(chuàng)設情境
一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宜接受直觀生動的事物。教學中,教師可結合課文內容講一些趣味故事或教一些帶童趣的兒歌,也可讓學生自編順口溜,營造一種愉悅的氛圍,幫助學生熟記拼音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如教學字母“a、o、e”時,可利用兒歌“張大嘴巴a a a,圓圓嘴巴o o o,扁扁嘴巴e e e,a、o、e,a、o、e,我們一起學唱歌。”引導學生掌握發(fā)音方法。也可鼓勵引導學生試著創(chuàng)編兒歌、順口溜來記住字母的形,如“左下半圓d d d,傘柄彎彎ttt,一個門洞n n n,兩個門洞m m m”,學生能夠參與教學的設計,在自編自悟中享受學習的快樂,自然就學得輕松快樂。
四、利用實物或圖片創(chuàng)設情境
拼音字母是一種抽象的表音符號,教學時利用實物或圖片創(chuàng)設直觀形象的情境,將抽象字母具體化、形象化,枯燥學習生動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趣。例如:字母“f”“t”的形有不少學生容易混淆,教學時可把“f”畫成一根拐棍,突出拐棍的上面部分,記“t”的形時,畫一把傘來突出傘把,幫助學生記憶字母的形。區(qū)別字母“p”和“q”的形是拼音教學中的一個難點,教師要充分利用課本插圖或實物引導學生區(qū)別:“q”像數字“9”,“p”像右耳朵。學習了兩拼音節(jié)和三拼音節(jié)后,常有學生弄不清兩拼音節(jié)和三拼音節(jié)的實質,混淆二者的拼讀方法,總以為兩拼就是兩個字母相拼,三拼則是三個字母相拼,教學時畫兩枝樹杈,一枝樹杈上兩個桃,另一枝樹杈上三個桃,各表示兩拼音節(jié)和三拼音節(jié),分別把聲母、韻母和介母貼上去,如:聲母、韻母、聲母、介母韻母,兩拼音節(jié)、三拼音節(jié),同時指出:一個桃子表示一個讀音,而這一個桃子里可以是一個字母、兩個字母或三個字母(最多三個字母)。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很清楚地明白:兩拼音節(jié)指的是兩個音相拼,三拼音節(jié)就是三個音相拼。
五、聯系實際生活再現情境
在設計拼音練習時我經常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完成拼音練習。如在學完所有的字母時,我讓學生拼出自己的名字,并寫下來。如果不會寫就去翻查字母表。每個學生都十分認真地去完成這個作業(yè),做得對的學生都不禁喜形于色。覺得很有成就感。很多時候我都會在早讀課前趕到教室,在教室的黑板上用拼音寫下一些話。如:孩子們,早上好。老師很喜歡你們。希望大家今天過得快樂等等。學生習慣了一進教室就拼讀黑板上的音節(jié)。常常有意想不到的驚喜。放學留作業(yè)時我也用拼音寫在黑板上讓學生獨立拼讀,慢慢的學生對一些常用的字母音節(jié)就熟悉起來了,拼音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總之,讓學生動起來,參與教學過程,使他們享受到成功的樂趣,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作者單位:廣西來賓市興賓區(qū)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