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斌
1 臨床資料
患者,女性,24歲,未婚,主因“反復經期咯血伴胸悶、咳嗽1年余”入院?;颊呓?年以來,反復出現經期咯血癥狀,于月經第2~3天開始咯血,色鮮紅,每天2~3次,量約10~20ml,常伴有陣發(fā)性咳嗽及胸悶,曾給予抗炎、止血及中藥治療,效果欠理想,經期結束后,癥狀自然緩解,患者咯血、咳嗽、胸悶癥狀與月經周期有關。月經史:14Y(4~5)D/30D,量中,色紅,有痛經史,孕2產0,人工流產2次?;颊呒韧鶡o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結核等病史,行全身及??撇轶w未見明顯異常,婦科B超:子宮及雙附件區(qū)均未見異常。痰涂片鏡下找到含鐵血黃素巨噬細胞[2]。胸部攝片示:右中肺野內帶見片狀稍高密度影,邊界清楚,密度均勻;CT平掃示:右肺中葉支氣管阻塞,其外側見大小約0.5cm×0.8cm軟組織密度影,CT值約25HU,邊界清楚,右肺中葉過度充氣,增強掃描病灶均勻強化。入院后給予抗炎、止血等對癥治療,至月經結束5天后,咯血等癥狀完全消失,遂出院,出院1周后復查CT:右肺中葉支氣管壁見一小結節(jié)狀軟組織密度影,右肺中葉透光度恢復正常。結合病史及輔助檢查結果,診斷考慮為支氣管子宮內膜異位癥?;颊叱鲈汉箅S訪,于外院行纖支鏡檢查治療,取活檢病理檢查可見子宮內膜樣組織,確診為支氣管子宮內膜異位癥,并予抗炎、激素抑制治療,未再出現咯血等癥狀。
2 討論
子宮內膜異位癥(內異癥)顧名思義就是指子宮內膜組織(腺體和間質)在子宮內膜以外的部分出現、生長、浸潤,隨著女性激素周期改變而引起的周期性脫落及修復,繼而表現為反復出血,可形成結節(jié)及包塊,亦可引起疼痛和不孕等。內異癥多見于生育期婦女,常因病變部位不同而出現不同的臨床癥狀,典型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有其特殊的外觀,最可靠的方法是看到病變,并取得活體標本病理的檢查。育齡婦女子宮內膜異位癥(內異癥)的發(fā)生率約10%~15%,而不孕癥的婦女子宮內膜異位癥(內異癥)發(fā)生率約30%~60%;其特點為:①疾病的嚴重性與體征及癥狀不成比例;②病變廣泛、形態(tài)多樣;③極具浸潤性,繼而形成廣泛而嚴重的粘連,有為良性病變、惡性表現的特點;④具有激素依賴性,易于復發(fā)。異位內膜組織可以侵犯全身任何部位,根據臨床侵犯部位可分為卵巢型內異癥、深部浸潤型內異癥、腹膜型內異癥、其他部分的內異癥四種臨床病理類型。病變常累及盆腔內,主要以卵巢和宮骶韌帶居多,同時也可出現在子宮、直腸子宮陷凹、陰道直腸膈、腹膜臟層等部位,更罕見的也可出現在如輸尿管、肺、膀胱、臍、腎、胸膜、乳腺、手臂、大腿等身體的其他部位。
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fā)病原理尚未完全清楚,但目前,關于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fā)病機制主要是以下幾種說法:一是種植學說,①經血逆流:月經血經輸卵管倒流,引起子宮內膜碎片異位播散而種植于盆腔組織及其他臟器;②醫(yī)源性種植:是指直接將子宮內膜帶至腹壁手術切口、或宮頸、陰道、會陰傷口等處,是醫(yī)源性種植。如剖腹取胎術后可見腹壁疤痕子宮內膜異位癥,或分娩后會陰切開處發(fā)生子宮內膜異位癥等;③淋巴及靜脈播散:是指子宮內膜碎屑通過淋巴或靜脈播散至遠離盆腔的器官如腹膜后淋巴結、輸尿管、肺、胸膜、大腿、手、臀、淋巴結等組織。二是體腔上皮化生學說,女性生殖系統(tǒng)上皮、卵巢生殖上皮及盆腔腹膜均起源于體腔上皮,當受到炎癥、創(chuàng)傷、雌激素過高等因素的影響時,可使體腔上皮化生而成子宮內膜樣組織,80%的子宮內膜異位癥發(fā)生在卵巢,與卵巢生發(fā)上皮的化生潛能有關。但目前很多學者認為腹膜刺激合并子宮內膜異位癥是果而不是因,而且腹膜刺激都發(fā)生在異位灶以外的部位。三是誘導學說,誘導形成內異癥的理論認為,種植的內膜釋放某種未知物質誘導未分化的間充質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組織,該學說實際上是體腔上皮化生學說的延伸。四是遺傳因素,子宮內膜異位癥具有一定的遺傳傾向和家族聚集性,內異癥患者一級親屬的發(fā)病率是無家族史者的7倍,可能是多基因及多遺傳因素的影響。五是免疫因素,曾報道有些免疫疾病伴有子宮內膜異位癥,由于患者免疫力低下,清除盆腔活性子宮內膜細胞能力減低,從而導致內異癥的發(fā)生發(fā)展。六是炎癥,有證據表明內異癥與亞臨床腹膜炎癥有關,表現在患者的腹腔液中白細特別是巨噬細胞、細胞分裂活動、生長因子和促血管生成物質均增加[1]。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一種良性進行性病變,早期癥狀隱匿。當子宮內膜組織(腺體和間質)異位到支氣管粘膜并繼續(xù)生長、浸潤、周期性的反復出血的情況為支氣管子宮內膜異位癥,該病發(fā)病具有規(guī)律性、周期性,每次月經來潮時發(fā)病,出現咯血等癥狀,經期結束后,癥狀自行緩解。本例病例中該者反復出現經期咯血就是本例病史較為典型的癥狀,對于育齡婦女,如果出現反復經期、周期性咯血等癥狀,而又排除特發(fā)性疾病病史,應注意該種疾病,要與肺部及支氣管其他疾病相鑒別。因此對支氣管子宮內膜異位癥,應仔細詢問病史,臨床表現及其月經周期的關系,了解發(fā)病特點,并進行有針對性的隨訪檢查??蛇M一步行纖支鏡檢查治療,最終術后病檢明確診斷,避免誤診,延誤治療。
參考文獻
[1]豐有吉,沈鏗.婦產科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368-377.
[2]田增華.支氣管子宮內膜異位癥2例[J].中華現代婦產科學雜志[J].2007,4(5).